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到东非找寻郑和沉船 2000万元项目结果会如何

时间:2010-4-2 14:22:27  来源:科学网

  在没有明显线索表明郑和沉船真实存在的情况下,这项投入达到2000万元的考古项目能否顺利结题,其结果并不乐观

  “很久以前,一艘中国船只因迷失方向驶入帕泰岛沿岸,在上加村附近不幸触礁下沉。慌忙之中,船上的数百人纷纷抛出载运的小船逃命,并从大船上快速搬下瓷器和丝绸等贵重物品。他们当中,有400名划向帕泰岛,沿着杂草丛生的海岸在上加村登陆,用随身携带的中国瓷器和丝绸与当地人交换食物和钱财。后来,除40人留在上加村外,其余的人分两路走了,100人向西来到了帕泰村,260人北上去了西游村……”

  2002年的3月,帕泰村村长这样向探访者李新烽讲述当年郑和船队遇难的经过。

  帕泰村、上加村、西游村是位于帕泰岛上的三个村落。帕泰岛、拉穆岛、恩多岛、基瓦尤岛、曼达岛,这五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拉穆群岛,隶属于东非的肯尼亚。如今,当地的很多人相信,拉穆群岛海域埋藏有郑和的沉船。

  虽然之前在当地见过不少的中国瓷器,但2003年5月,李新烽在拉穆城见到附近渔民从海里打捞出来的一只“双龙坛”,这让他相信“作为在拉穆群岛打捞出来的第一个完整的中国文物,为中国古代宝船沉没在帕泰岛附近海域提供了最有力的物证”。

  这年的11月,在朋友和潜水员的陪同下,冒着烈日与风浪,李新烽驾着一叶扁舟,在帕泰岛附近的海域中来回巡视。整整4天的搜索,结果却一无所获。

  “我们的搜索手段未免有些落后,每小时20千米的船速,即使整整四天,行驶的航程也非常有限。”李新烽告诉《科学新闻》。如今,一项由中国商务部出资2000万元人民币资助的中国与肯尼亚合作的考古项目可能会弥补这一缺憾。

  虽然项目中包括了对于肯尼亚几个地区的陆上考古工作,但在肯尼亚拉穆群岛及其周边水域的水下考古工作则更加引发外界的好奇——有可能在600年后,找到郑和的沉船么?

  缘起郑和

  项目的启动与恰逢其时的“郑和热”有着直接的关联。

  1994年,美国女作家雷瓦西出版郑和传——《当中国称霸海上》,其中描述了她在肯尼亚遇到了一名自称是数百年前帕泰岛上中国海船幸存者的后裔;此人向她讲述了当时沉船的经过。其后,1999年2月《纽约时报》的记者纪思道前往肯尼亚,亲自探访帕泰岛,接触到了外貌带有亚裔特征的当地人。而当时还是记者的李新烽则在2002年第一次深入肯尼亚,探访这些“中国人”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一切事物,期待能追寻郑和的遗迹。

  由于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原始资料很不完整,而有关郑和访问非洲的史料就更少,因此李新烽的探访不仅能引起一般公众的兴致,也被相关研究的专家所认可。怀着强烈的好奇,李新烽在耶稣堡博物馆看到了展出中国瓷器;在上加村,见到了中国按摩的传人;在西游村,听到了当地的“中国人”讲述自己祖先的故事;在拉穆城,看到了类似于玉米面粥的“五加里粥”和双面饼,甚至在索马里看到了“麻将”。

  一面探访,李新烽将所见所闻及时在报刊发表,引发了公众的无尽兴趣。2005年,随着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再加之针对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孟席斯关于郑和船队环球航行之说引发的争论,公众对于郑和的兴趣达到了顶点。

  此时,一名被冠以肯尼亚“中国女孩”称呼的非洲姑娘自称是郑和所率领船队船员的后裔,并和肯尼亚马林迪市的市长来到南京寻根,应邀参加了当时的纪念活动。根据史料记载,马林迪国曾向明朝皇帝进献过麒麟,即长颈鹿。

  一位高层领导为此指示文物局官员,希望学者也参与进来,不要仅仅是媒体在关注。

  2005年,作为陶瓷考古专家,北大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和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的有关人员赴肯尼亚进行前期的调查。之前,肯尼亚国立博物馆滨海考古部也曾与国家文物局联络,询问能否合作:其一是挖掘郑和沉船;其二是发掘上加遗址。

  文化关联?

  随着考察的深入,秦大树逐渐意识到,当地的文化和习俗与中国的关系并不紧密;而对于许多与中国相关的事物,其实都似是而非。

  第一次的考察,即使在村长的带领下,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带中国字的墓碑;看到的三个珊瑚岩墓碑由于严重风化,只能在墓碑上看到文字,而且是阿拉伯文。对于穹顶的墓葬,秦大树表示,郑和时期已经不兴这样的墓葬了,而伊斯兰地区都有这样的穹顶墓葬。

  作为陶瓷考古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