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到东非找寻郑和沉船 2000万元项目结果会如何

时间:2010-4-2 14:22:27  来源:科学网
专家的秦大树也同样见到了那个著名的“双龙坛”,但他认为,虽然产地还不敢肯定,但很可能是印尼产的、元代的瓷器,和郑和没有任何关系。

  “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都生产这样的罐子,上面有很粗的贴错的龙纹,和皇家没有任何联系。元代以后,龙纹在民间也很普遍的出现,只不过分爪。五爪龙是皇家用的,三爪、四爪都是民间用的。”他说。

  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一个代表,瓷器一直以来可以当作文化交流的有效证明。遗憾的是,尽管当地现藏的中国瓷器,覆盖了宋元明清,但属于郑和时代的却几乎没有。

  “在当地的许多博物馆,收藏有过去几十年间出土的许多瓷器,英国的东非研究院曾进行了30多年的考古工作,所有的我看到的资料,属于永乐和宣德时期的东西几乎没有。”曾在当地调查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陈国栋告诉《科学新闻》。秦大树进一步指出,连号称是“中国女孩”的家中收藏的那个青花小碗,“虽然声称是郑和时期的,其实就是晚清的东西”。

  除了实物,要从文化礼俗上断定和中国的关联也非常困难。

  当地的语言是斯华希里语,曾为英国殖民地,但宗教上属于伊斯兰世界,学校使用英文课本,清真寺则每周也有1~2天施予可兰经的教育。况且经过了六百年,真有中国文化的痕迹也很难辨识。

  对于当地人讲述的种种与中国人有关的传说,陈国栋提醒道:“当地的人把外国参访者都叫做banker,随时愿意讲参访者想听的话,若有一些道听途说的话,也许重新加工一下就讲给外人听,所以,寻找准确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找寻沉船

  但是,郑和的船队究竟是否到过东非呢?打捞“沉船”,究竟有几分把握呢?

  陈国栋表示,郑和本人没有去过东非,但他的手下的确去过。证据至少有二:其一,郑和下西洋时代的文献,如《瀛涯胜览》《明实录》等,密集记载的许多非洲的地名在现在的东非都能找到对应。

  其二,官方的(意味着较为权威)的文献《明英宗实录》中记载,在1448年,三个下西洋遭遇船难的人在18年后归来到了南京,那么推算其离开的时间为1431年,正好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时间。这些归来的人的带队太监是郑和重要的副手洪保,那艘船在海外失事,其地点是在今日的索马里,同时记载说当时有300人,有100人被救起。

  “那么沉船就不会离开海岸很远,这就有可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搜索。但是由于这一带海底都是珊瑚礁,而波浪的力量又很大,那么那艘沉船是否现在还能保存下来是一个疑问,我认为找到的机会不大。”陈国栋说。

  而在之前的调研中,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对于当地的环境条件、区域状况做了考察,在经过主动式声纳的搜索后,却无功而返。对于是否有沉船,也只是停留在推测阶段,并没有确实的证据。

  “在拉穆群岛一直有中国的瓷器被发现,因为海里有瓷片的密集分布,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沉船的存在。整个的区域也不是很大,这么大的数量,如果仅仅是个人使用,不是船货的一部分,也不可能。肯尼亚的东海岸一直以来都是海上的贸易点,至于说沉船和郑和的关系,是我们开展工作后才能说明的。”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赵嘉斌告诉《科学新闻》。

  秦大树则猜测说,当时肯定是有一条船在这个海域沉了,但除非找到船,看到东西,才能断代。“这是好几百年之前的事情,也许不知道怎么就说是六百年以前了,正好就和郑和的航海事件有了联系,也许根本就没什么联系。”他说。

  更多目标

  虽然整个项目的立项是因郑和而起,但经过科学家严谨的调查后,现有的项目方案将不仅仅关注于郑和或者只是和中国相关的考古挖掘。整个项目的设计基于东非海岸一直以来是海上重要的贸易地而进行考古发掘,期待这些实物的证据能丰富人们对于航海史、贸易史以及中非交流史的认识。

  对于传说中和郑和后裔有密切关系的上加遗址,原本肯尼亚方面提议挖掘传说中的中国人的墓地,看能否做进一步的DNA检验。但秦大树在阅读了剑桥大学Mark Houton教授的挖掘报告后意识到,如果继续挖掘上加遗址,将是“拾人牙慧”。

  在长达4年的挖掘工作中,Mark Houton调查了1800座墓葬,在上加遗址、拉穆沿海地区以及帕泰岛上最大的聚落中,把宫殿、贵族区、商店、平民区都发掘了,就剩下墓地没有发掘。“为什么不发掘呢?实际上,他也清理到了这些墓葬,但是因为都是穆斯林墓葬,并没有什么随葬品,只有一副白骨,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秦大树说。

  最后方案确定为放弃挖掘上加,转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