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潘家园下周开古玩跳蚤市…
38档算盘古玩令人费解 …
横店开拍艺术品 南宋花…
逛古玩城顺手牵羊 30万…
最新热门    
 
横店古玩“开槌”世博会 拍卖王国月月举槌

时间:2010-4-4 14:03: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金华4月3日电(记者 柴燕菲 赵晔娇)浙江横店古玩拍卖或将再次引发文博界的大地震。今年5月,青铜器、瓷器、玉器等横店古玩将移师上海,配合世博会再度开槌。这次的预期成交额更将一飞冲天,超过5亿。

  “盛世收藏”热弥漫中国大地。首场拍卖会逾6千万的成交额,让世人对浙江横店的民间古玩津津乐道。专家认为,这场起源于浙中小镇的拍卖高调转战国际大都市,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亿元时代”提供了现实可能。

  然而,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并不打算固步自封,他说:横店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具有一级资质的拍卖行向横店抛来橄榄枝。“一个拍卖王国已经初具雏形。在不久的将来,横店月月都有拍卖会。”

  民间收藏酝酿改革开放 文物拍卖惠及百姓

  “战国时期的鸡骨剑,是国宝级的珍品,太漂亮了,难得一见啊!”“这是龙泉窑的梅瓶,好东西!” “千年的琥珀万年的密蜡,这么大块的密蜡从没见过,非常珍贵!”……走在徐文荣一手打造的中国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时不时就能听到这样的赞美声。

  这里有古陶瓷、古铜器、古银器、古玉器、古木器、古书画等各种珍藏品20余万件,是一个行家走不动道、观众啧啧称奇的“宝”地。

  尽管年逾70,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趣无限依旧让徐文荣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每天得空,他就会到古玩艺术品集散中心反复把玩。

  “人生不同的阶段要做不同的事,是3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徐文荣说,青少年时是取,像小孩一样,什么东西都想占有,到了中年时代还是取,但是这时候是取之有道。而人到老年,就是舍了,要做好事。“我做的是大文化,古玩展示以及后续的拍卖交易都是惠及百姓的。”

  说起现在的古玩拍卖市场,徐文荣不尽满意,他说:“大拍卖行垄断文物拍卖,将文物的价格非理性地抬高,从而打压民间收藏。”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许多民间收藏家都是倾家荡产搞收藏的,然而过不了拍卖行这个门槛,东西就卖不出去,以致许多人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中国的收藏家,既是世上最富的人,又是世上最穷的人。这种状况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徐文荣认为,文物收藏界必须改革开放。只有建立起规范有效的文物管理制度,只有搞活文物、古玩市场,只有放开文物、古玩交流限制,才能迎来民间收藏的春天。

  为此,徐文荣成立了浙江横店拍卖有限公司,在今年,将相继与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浙江皓翰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公益源拍卖有限公司、长江拍卖(香港)有限公司等具有一级资质的拍卖行联手,举办近10场拍卖会。

  此外,为了打响横店收藏在海内外的名气。浙江横店文化发展基金会还会和长江拍卖(香港)有限公司,一同制作精装收藏大全,向世界发布;而在香港第五届亚洲艺术品展览会上,也会有横店古玩的身影。

  科学仪器验明古玩正身 古玩城聚拢收藏家

  横店古玩的名气逐渐蜚声海内,一个个拍卖会也被提上日程。这时,关于古玩真假的质疑声接踵而至。

  尽管算不上收藏界的老行家,但徐文荣经常挂在嘴边的有两句话。一句是“好东西多得很”, 一句是“很难”。

  “文博界的鉴定专家不说真话。少数眼学家对民间收藏的珍宝,动不动就闭着眼睛说,假的,仿的,一文不值。这是对世界上最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否定,也是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否定。他们控制着话语权,对仪器全然不信。”徐文荣说。

  “艺术品鉴定要以仪器检测与专家目测相结合。仪器检测定年代,专家目测辨真伪。”徐文荣认为,“用仪器检测古玩艺术品,是国外的通行做法,就像是医生为病人确诊需要仪器检测结果一样。”

  现如今,一台从德国引进的世界最先进的频谱检测仪已经落户横店,一批批古玩“验明正身”,走上万众瞩目的拍卖台。

  记者遇到了从深圳慕名而来的收藏家张俊国,他告诉记者:“横店虽然是一个镇,但经过多年建设,文化产业已经有相当规模。古玩是文化产业中的一块,两者珠联璧合。在古建筑里陈列古玩,给人一种很厚重的历史感。古玩使古建筑更加有历史感、庄严感,而古建筑比起现代钢筋水泥建筑更能映衬体现古玩的价值。”

  “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没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是很糟糕的。我有许多收藏,但根本没有展示的空间,我常常自责,觉得愧对于这些灿烂的文化。希望我的收藏也能到横店来,并且通过这里走上拍卖台,让社会共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