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变革之路,媒体行业科技…
浙江良渚遗址和长兴合溪…
诺贝尔奖十大争议事件:…
湖北省公布2009年度湖北…
重庆法院发布十大知识产…
2009年度江苏知识产权十…
国民阅读调查:金庸位居…
知识产权诉讼十大案例:…
广东评选“岭南文化十大…
江油李白专家提出十大史…
最新热门    
 
十大“装”行为:小资精髓“蓝色忧郁”排行第一

时间:2010-5-10 12:21:01  来源:成都晚报

  最近,一个名为《装小资速成手册》的贴子被网友们炒得火热,随着各大网站、论坛、贴吧纷纷对此文的转载,“装”文化大有继年初的“杯具”、“洗具”之后,再次成为大众网络风向标之势。在该贴中,作者不但悉数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人们那些爱装小资、装有情调、装有品味的千奇百怪的行为,还煞有其事地为大家介绍起了如何速装小资的各种方法,如“装可爱、装处女就是把眼睛往死里睁,能睁多大睁多大;装忧郁就是大家正玩得尽兴时,跑到大树底下仰望天空,思考人生。”通篇文章都充满了反讽的意味,让人在大笑之后,不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思:既然已活得如此劳累,为什么还想尽办法、挖空心思去伪装自己,难道我们就不能活得真一点吗?

  A 其实“装”也是一种境界

  如何装有文化爱读书?

  唐代,非著名诗人章碣曾很感慨地说“刘项原来不读书”,如果你能像刘邦、项羽那样,是不需要装读书的。装读书,可以装出一个人的深度。首先,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卜伽丘的《十日谈》,弄几本来撑撑书架,甭管自己喜不喜欢,也甭考虑是否同意作者观点,这年头真正读懂这些书的人,你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千万别买一大套《莎士比亚全集》精装本,这是暴发户级的装,还不如不装。什么《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种连扫地大妈都知道的书就别买了,要专拣那些别人连听都没听过的书买。另外,在这种书上,你一定得想办法积一点小灰,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厚度”,至少说明这本书不是刚买来装样子的,但灰尘也不宜太厚。关于书的新旧也一定要把握个度,全新的肯定不行,那是暴发户的书架。

  好了,大功告成,品味自然也就有了。试想,某天,一个毛头小子跑你家来,看到书架上有几本莎士比亚,正想装一把文学青年和你探讨探讨,可他拿下来一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傻了眼,然后假装翻了几页,看到你不经意间夹在里面的书签—— 一张上世纪某天的歌剧门票,还不把他震撼得一败涂地?就这么几下,啥也不用说,你已经是一个成功的“装者”。

  如何装潮,玩转“星巴克”

  想玩行为艺术,必然就少不了道具。想去星巴克装把牛人,你就得先舍得花钱。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啥?《读者》? 呸!你丫就只配去成都火车站买杯豆浆蹲着喝。中文的杂志一律PASS!必须得英文原版的! 什么?《Reader’s digest》? 我说你丫有完没完啊?按照小资的标准,连《国家地理》、《TIME》之类的杂志都只会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产阶级格调,起码得拿本《Economist》吧。

  手机的话怎么也得带个Iphone,甭管多不好用,版本一律破解成阿拉伯语或者希伯莱语,倍儿有面子;电话响了先说:Bonjour! 再说Guten tag!你要说hello,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咖啡杯决不能用店里的,不就一大瓷杯子么,上爱玛仕去,一千元一个,到了店里,付了钱,把杯子递过去,跟小姐特客气地说,麻烦您用这个杯子装咖啡,别的杯子我喝不惯。去之前你还得去银行换几十张一美元的零钞,走的时候扔在桌上,穿过大厅的时候就听后面服务员喊:先生,您的钱忘记拿了!要的就是这效果,你此时就缓缓回头,冲她回眸一笑,说:哎呀,我在美国喝咖啡,给小费给习惯了,你就收着吧!

  于是你就可以在万众仰慕的目光中走出“星巴克”。天那么蓝,空气那么清新,这是一次多么完美的“装行为”啊!

  为什么我们不能活得真一点?

  其实很多人对“装”都做出过总结,非常形象:“装就是把耍酷、比贱、装嫩,发挥到一个极不要脸的境界。”

  这年头爱装的人都是成批的,男的装主要就是装酷,装成熟,装深沉,装有品位,只要能装的就都装。装深沉就是赶大伙儿都玩得尽兴呢,自己一人找棵大树,坐树底下仰头看蓝天,要不就看大海,目的就是为了引人注意。再说装成熟,装酷的,到哪儿都叫嚣,拽的跟什么似的。自以为多风流倜傥,多了解女人,一提到感情就一副没了爱的感觉,看破红尘的样子。

  女的装可爱装处女的就是把眼睛往死里睁,能睁多大睁多大,然后凑你脸旁边,歪着个头,眨着死鱼一样的眼睛问些白痴问题,比如说,是不是男生吻了女生,女生就会怀孕之类的。其口音还必须得学台湾腔,每句话后面都得带个“啦”。你问她句, “吃饭了么”,人家跟你说 “我吃完啦”!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