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中苏破镜重圆亲历记:谈判中的“文斗”令人难忘

时间:2010-6-11 11:43:53  来源:解放日报

  周晓沛,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随后进入外交部,1998-2005年间先后任中国驻乌克兰、波兰和哈萨克斯坦大使。

  1973年,周晓沛进入外交部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有着“马拉松式谈判”之称的中苏边界谈判,成为周晓沛外交生涯的起点,从那时起到1991年苏联解体,周晓沛见证了中苏外交破镜重圆的一幕幕。

  马拉松式的边界谈判

  中苏(中俄)边界谈判,谈了断,断了谈,断断续续,先后历经40个年头,算得上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马拉松式谈判。

  两国边界谈判总共举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64年2月至8月;第二次是1969年10月至1978年7月;第三次是1987年2月开始恢复。苏联解体后,原中苏边界变成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边界,边界谈判也改成了“五国两方”的新模式继续进行。直至2004年,中俄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关于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双方最终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所有边界问题。

  1964年那次谈判,本是为了缓和1960年以后出现的中苏边境紧张局势和具体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但谈判一开始,中苏双方对边界领土问题立场的差异就凸显出来,分歧主要集中在两国边界条约性质、谈判目的和基础等问题。

  据亲历谈判的老同志讲,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历史上第一次边界谈判,堪称是政治大辩论。我们说,尽管有关边界条约是沙俄在两国人民处于无权情况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考虑到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中方仍准备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没有料到,苏方一听就暴跳如雷,称中苏之间没有领土问题,不承认存在不平等条约,还不同意以条约为唯一基础解决边界问题。这样,我们就反驳,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谴责沙俄侵略掠夺中国领土的论断,还有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曾经宣布要归还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你知道苏联方面怎么反驳?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说什么中苏边界是历史形成的,两国封建皇帝都是侵略者,也是彼此彼此啊……双方唇枪舌剑,谈判无果而终。

  有趣的是,中方在一次发言评论中用过“作茧自缚”、“得陇望蜀”的成语,苏方硬说这是对他们的“污蔑”,将其比喻成什么“虫子”,什么对甘肃和四川提出“领土要求”。这是哪儿跟哪儿呀?双方对这次谈判的名称叫法也不一致。中方称之为“边界谈判”,而苏方则叫“关于核定个别地段边界线走向的磋商”。这本身也反映了两国对解决边界问题的不同态度。

  谈判本身就有意义

  说来也巧,第一次边界谈判时,我刚刚考上北大;在我大学毕业那年,第二次谈判刚好开始,而最后的六年谈判我则全程跟进了。

  1969年3月,中苏双方在珍宝岛地区爆发震惊中外的边境武装冲突,两国关系空前紧张。应苏方倡议,同年9月11日,周恩来与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会晤,达成“不应为边界问题打仗、应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两国总理谅解,从而举行了第二次边界谈判。

  这一开谈,就是10年。谈判前期,双方开会频率较高,一连谈好几个月;到后期,间歇越来越久,最长的一次达1年7个月,成了“没有谈判的谈判”。尽管第二次中苏边界谈判没有达成什么协议,甚至根本就没有讨论边界走向问题,但开始谈判以后,两国关系剑拔弩张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双方有了较前次正常的对话接触渠道,双边经贸关系等也有所发展。另一个效应是,中苏之间一宣布举行谈判,美方也急于与我恢复两国大使级谈判。

  “谈判本身就有意义。 ”这是苏方团长伊利切夫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套话,细细琢磨,似也不无道理。在评价双方谈判成果时,伊利切夫还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干”。在一次宴会上,他先说了前半句,意思是我们的工作徒劳了,然后故意打住。接着,他加重语气,慢吞吞地补了后半句“不是白白地”,逗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

  一场不折不扣的“文斗”

  在会谈中,我方强调,中苏关系的关键是边界问题,边界问题不解决,其他关系都谈不上。为缓和中苏边境局势,谈判中双方主要讨论维持边界现状问题,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争议地区问题。但是,苏方矢口否认存在争议地区,称两国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争议地区”的概念是中国人发明的,实际上是向苏方提出了“先决条件”。中方则反驳说,存在争议地区是客观事实,这是沙俄和苏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