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产业开发如何避免山寨化?
凉茶销量超可口可乐、广东的香云纱要挑战巴黎的T型台……各种各样的非遗项目在一股方兴未艾的开发大潮中,变得更加鲜活还是走样变型?昨日是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首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高峰会”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非遗保护专家、企业代表和政府负责人首次汇聚到一起,对广东非遗产业化开发中的诸多难题,进行了碰撞、交锋,激起不少火花。
据了解,目前非遗开发热席卷全国,但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以“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为核心议题的高峰会议,非遗产业化进程生动丰富的实践迫切呼唤一个各界交流的高端平台。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主办了这次高峰会,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轻工业协会、广东省博物馆承办,首次把非遗保护、开发中的三方主体———政府、企业和专家邀请到一起共同论剑,一起为非遗在产业化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难关,寻求解药。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志容,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丽文,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海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王春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培楠,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章建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以及梁弘健等10位来自肇庆的端砚制作大师等一起,出席了昨日的高峰会。
问题
1 山寨化非遗产业化鱼龙混杂,亟待立法
“一件莨绸时装最少要卖到千元以上,而我在一些批发市场上看到,一些打着莨绸旗号的衣服只要200多元,结果用的都是最劣质的丝绸,完全不是香云纱。”从事香云纱产业开发的深圳创业者黄志华说起莨绸市场鱼龙混杂的乱象时,颇感无奈。
无奈的并不只是黄志华一人。端砚、刺绣、广式家具……几乎所有已经进行产业化尝试并取得盈利的“非遗”项目,都曾遭遇“山寨版”的苦恼。“这些劣质丝绸充斥着市场,感觉就像洪水来袭,我只能抱着香云纱拼命向山上走。”黄志华说。
谁来保护这些“非遗”项目免受“山寨版”的冲击?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维护是关键。他认为,非遗与现代新科技发明不同,是经过历史长河的一种集体记忆的结果,并不是单属于哪一个人或某一群体。因此,很难使用现代知识产权的办法去保护,可是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又很容易过度开发,鱼龙混杂,降低非遗的文化含量。
如今,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停留在观念中,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现实。近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发言时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是立法保护。他指出,现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包括文化部在内,都在推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
问题
2 泛滥化因项目制宜,将非遗种子由盆栽移植大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并非绝缘的,如果今天我们仅仅把它们供养在博物馆,也许并非一种明智和可持续的手段。”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章建刚说。
宋俊华认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自身的生产中,这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今年文化部公布的资料,目前全国非遗资源有近87万项,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遗保护。这样折合下来,每一项只有不到3万元的保护经费,所以依靠政府财政保护它们是不可能的,要保存下来,就必然要进行生产性保护。”
黄志华说,目前不少企业对非遗的开发,将古老的非遗项目种子,从封闭的盆栽移植到广袤的现代产业田野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但在这种繁华的背后,也有人担心,非遗变成了“一次性消费”,打着“生产性保护”的旗号竭泽而渔。比如贵州省雷山县的苗族鼓藏节每 12年才举办一次,但在商业开发的冲击下,一些地方但凡有游客,必时时盛装,夜夜宴饮,日日歌舞,美其名曰拉动经济,失去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也消解了遗产的神圣与庄严。
对此,宋俊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因此要因项目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他举例说,广东的端砚、牙雕都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有个共同的限制:原料不可再生。“在面临这种限制时,我们就要将重心从生产性保护转为记录性保护,限制资源开发,或是将这种技艺转移到其他材料中去。”宋俊华指出,这种“嫁接”已有成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