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国“非遗”保护让更多…
莫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山西将举办…
文化遗产日:“非遗”保…
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
“非遗”不是唐僧肉
中国青年报:风水申遗谁…
文化部:加强法规建设 …
相亲节目,“非诚勿挠”…
“非遗”产业化是把双刃…
最新热门    
 
警惕“非遗”申报走上功利路 学者:建退出机制

时间:2010-6-13 12:31: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热衷政绩和商业利益

  警惕“非遗”申报走上功利路

  学者:建立退出机制,申遗成功不能一劳永逸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成为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大量“非遗”正从我们的生活里悄然消失。

  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非遗”的传承链条正在中断:60年间,传统剧种损失了三分之一;消失的舞蹈类遗产超过20多年前统计总量的三成,其中河北、山西两省近三分之二的传统舞蹈失传。

  亮家底、抢申报是每年文化遗产日的两个传统项目,但今年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热闹中的反思意味儿却越来越浓。

  “非遗”陷入物质化困局

  “‘非遗’保护热潮掀起的20年,也正是‘非遗’消失最快的20年。”一位文物保护专家痛心地说,在过去20年间,我国民间小戏种从386种减少到目前的200多种。

  “一些地方政府把劲儿都使到申报前,一旦申遗成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就又是庆祝会,又是文化节的,具体的保护工作却被扔到一边。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指出,重申报、轻保护,甚至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如今在全国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申遗成功后,将其视为广告招牌,专注于挖掘“非遗”的含金量,而非保护。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对此也感慨颇多:“一些地方的申报工作轰轰烈烈,具体保护工作却难以落到实处。这说明地方政府并不清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也是缺乏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目前,正致力于申遗的地方政府数不胜数,但客观地看,当前排队申遗的,有多少牌“打”在文化传承上,又有多少牌“打”在经济效益或地方政绩上?

  冯骥才发现,进入名录的食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有媒体报道说,某个凉茶上了“非遗”名录之后,利润增长了100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应该是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很多食品类‘非遗’和商家利益结合得过于紧密。”冯骥才一再提醒社会注意目前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

  “非遗”申报亟需去“功利化”

  申报“非遗”,既可以提升当地的形象,又可以创造绿色GDP,因而对地方政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现有的文化遗产竞相申报“非遗”不说,甚至还会极力创造“非遗”。近年来,各地纷纷争夺名人故里,就是一个侧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区原本很有价值的“非遗”项目却无人申报。

  对此,有专家分析说,申报大热的项目,往往是工艺类、饮食类,申遗效果胜过花钱打广告,艺术类如戏曲和民间文学类的申报却往往无人问津,一来因为它们的种类较少,二来因为其物质载体不明显,难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人们热情不起来。

  “申报‘非遗’,如果和政绩或商业利益结合在一起,一定是过热的,而且热得不正常。”冯骥才说,文化遗产的第一保护人应该是政府,企业申报容易让“非遗”申报商品化,这样就会服从商业规律,而不是文化规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如果没有现代商业元素的渗入,我们很难想象某种文化遗产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与发展。但是,商业元素过度地渗入,也往往会让目的迷失在手段之中。

  令冯骥才忧虑的另一个问题是“非遗”保护缺乏专家参与。冯骥才指出:“我国虽然目前有1400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其中一半都是没有专家参与管理的。这就使得很多项目的保护处于混乱无序之中。”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

  申报成功不能一劳永逸

  “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来加以匡正。”近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在申报方面要按照有关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