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中国“非遗”保护让更多…
莫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山西将举办…
文化遗产日:“非遗”保…
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
“非遗”不是唐僧肉
中国青年报:风水申遗谁…
文化部:加强法规建设 …
相亲节目,“非诚勿挠”…
“非遗”产业化是把双刃…
最新热门    
 
警惕“非遗”申报走上功利路 学者:建退出机制

时间:2010-6-13 12:31: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规定严格评审,进一步控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完善市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形成一个更为合理的金字塔结构,把保护和传承的重点放在基层。

  在王文章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方式,但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方式是立法保护。他表示,下一步,中国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法律规范保护行为,并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监督、退出机制,对保护不力的项目和单位予以警告和摘牌。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王文章说。

  而“非遗”保护中的“科学”两字,也是很多文物保护专家的共识。

  针对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存在的“重申遗轻保护”的现象,冯骥才今年两会提案建议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立黄牌警告与红牌除名机制,使进入“非遗”名录中的项目置于专家委员长期不间断的监督之下。

  在田青看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握好度,如果一味迎合市场,追求效益,无疑是自寻死路。他建议对已入选“非遗”名录的项目进行定期检查,不能让申报成功成为一劳永逸的事情。

  王文章说,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个全国性、系统性的科学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推进“非遗”立法保护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本报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吴晓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