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八卦 >> 正文
含泪的笑 忧戚的悲——…
最新热门    
 
“含泪”的尊严

时间:2009-9-8 20:33:33  来源:风水网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大师”这个称号。应当说,能获得这个称号、广为人认可的文化人,活着被封的不多;即便活着被封,怕也都是髦耋之身、垂垂暮年。可见,人们对“文化大师”这个称号,是严肃的、慎重的、崇奉的,类似于可以供奉、膜拜的神明。再者,“文化大师”即已将天年之身,留待世人不朽之思想、灵魂,自身是不讲究、不在意什么待遇、身阶的,换言之,“文化大师”和享受国务院津贴者不一样,不以“贴”论价、以米等身,只是一种类似于“荣誉称号”、口口相传的尊崇。

不过,也不都是这样的情况。余秋雨,就是一位正当壮年而非暮年、正当天命而非耄耋、喘气活着而非就墓的“文化大师”,且这位“文化大师”,是正儿八经地由组织牵头,举行过谥封仪式的——去年9月,余秋雨大师在上海隆重诞生!对应的机构是“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余大师(为行文简捷,以下简称)在自己的诞生受洗仪式上,不是呱呱坠地一声啼哭,而是谈笑风生、亲自讲话:“这十七年来,我的目标已经全部达到。中华文化果然成为时代的精神坐标,世界的关注对象。我很高兴自己曾经历尽磨难守护了它那么多年,现在,‘苦旅’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可以回来了。”看看,不愧是大师,张口“中华”、闭口“世界”,都是些大话。不过,末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句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闲言少叙,转回来接着说大师。

按照我先前的厘析,艾青,无疑当算一位值得后人永远尊崇的“文化大师”。他写下了那么多流芳的诗歌、那么细腻地品味着起伏跌宕、却不失迷人的生活;他说真话,说实话,不装腔作势,由此而受到了不同政府、不同权势的拘押、惩罚、流放。

艾青的一生,动荡、悲苦而艰难——他打小即被贫穷的农妇抱养,大堰河的奶水,令他终生热血激荡;他曾在北中国的漠野、雪原跋涉,在撕心裂腹的悲怆中,感受民族的脉搏;他决绝地与旧政权抗衡,不惜忍受系狱之灾;他也曾试图与新生的政府力量和谐相处,却因“小骂大帮忙”而遭冷宫之苦,在东北的土地耗费了20年徒然时光!

嗓音嘶哑,烈士暮年,艾青却依然在悲鸣、歌唱。依然故我地热爱着美,热爱着生活,慈润、安详、充满爱心、又不乏满腔憎恶地打量着世界、打量着世人,直至离开这个世界。

这就是一代“文化大师”!

艾青有一首著名的诗:《我爱这土地》。如下: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相信,每一个有血性、有良知、有爱情的中国人,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无不会哽咽无语,热泪盈眶。她勾起的,是千年的文化沧桑,百年的荣辱情怀,以及人之为人的健康、无私、坦荡的内心感受与饱满情感。民族的沦亡,国家的悲怆,家国的流离,民众的苦难,一切尽在不言中。

艾青的这首诗写于1938年,时光流转,不知感动了几代多少中国人。

近70年后的今天,这首诗启发了前面我们提到的“故里自封”的余大师,他灵感突发,活学活用地现炒现卖——不过,他炒糊了!

去年,适逢大地震撕裂亿万民众心灵的当口,余大师抛出了著名的、今天看来无不令人发指的《含泪劝告请愿灾民》!由此,余大师激怒了善良、愤怒且已不再如“文革”时一样易受“石一歌”之社论愚弄、哄骗的中国人。

现在回味余大师的“含泪劝告”,或许能更明晰些。文章起始,是这样写的:“昨天从海外一些媒体看到,灾区一些家长捧着遇难子女的照片请愿……由此,那些已经很长时间找不到反华借口的媒体又开始进行反华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