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占卜 >> 占卜 >> 正文
历史的逆向思维:得天下…
英国和日本相对于欧亚大…
最新热门    
 
桃李得天下之大兴土木

时间:2009-9-8 19:52:21  来源:风水网
,皇帝下令,他的旅游费用,由运河两岸的人民买单。所以皇帝的这一次豪华、昂贵的扬州之行,惊动了大半个中国,与隋炀帝的扬州之行相比,后来的泰坦尼克号之旅,就算不得什么了,从经济角度,不是小巫见大巫问题,而是小巫的毛,见大巫P的问题。

三、    举世罕见移运宫殿。

在扬州也没有呆多长时间,皇帝也开始有点烦了,他想到榆林一带边境上去看看。但天子出巡,又是敌国的边境线上去,自然非比寻常。但当时,隋王朝已没有人敢对皇帝的行为进谏言了,基本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想到哪儿,就到哪儿。
所有相关人员为杨广出巡,迅速地准备起来。在几个月之前,杨广就下令宇文恺为他出巡榆林,“筹造观风行殿”。按杨广的意愿,宇文恺得为他造一座可以行走,可以移动的宫殿。
接到命令后,宇文恺不敢怠慢,征天下能工巧匠,以木材为主要原料,造成了一座周长2000步,高数十米的移动宫殿。这座大型的移动皇宫,由若干可以拆御的零件组装而成,在宫殿底部设置了许多轮轴,可让宫殿能前后左右移动。宫殿四周外墙体上,围以布幔,令画师画上了许多精美的图画。宫殿之上,可以容纳数百人。
《资治通鉴》记载:“宇文恺造观风行殿,上容待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倏忽推行,又作行城,周二千步。”
古三步相当于现在两米,两千步合今1300米左右,而金字塔周长也不过500余米。宇文恺所制的这个“行城”,比金字塔可要大多了,如果保留到现在,说不定也是世界一大奇迹。
杨广巡行到边境后,在榆林的大草原上,迅速地组装起了一座高大,壮观的城市。这座行城,耸立在北方胡人的眼前。“胡人惊以为神,每观之,十里之外,屈膝稽首,无敢剩马。”(《资治通鉴》)一些原来还不甘心臣服的胡人,一个个赶紧“奉帐以待驾”。隋炀帝大悦。赋诗一首:“呼韩顿桑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杨广是把自个儿与汉高祖刘邦比了。确实,杨广只是造了一个移动宫殿,就让胡人屈膝。他认为自己可是比刘邦强多了,所以意洋洋地说:“我与汉天子相比如何?”
汉天子来到大漠后,差点被人家活捉了。而杨广到达榆林,胡人各部落都跪服他面前,在胡人面前,杨广可比汉高祖刘邦面子大多了!只是他的下场,比刘邦差多了,而且比所有汉朝的天子都差,因为汉王朝死后谥号为““炀帝”的皇帝,只是有一个两岁的刘隆。

四,开凿运河。

公元584年,隋文帝因谓水多沙,航道不通畅,所以下令开通广济运河,广济运河西起长安,东可至洛阳。这是隋文帝杨坚,为了勾通大隋王朝东西交通,开凿的第一条人工运河。
公元604年,杨广称帝后,传说杨广是想到他的第二故乡扬州看看,所以他下令征调河南、河北民夫一百余万人,开通通济渠。通济渠北起洛阳,南至江苏盱眙。这是一条勾通黄河、淮河的人工运河。征调淮南民夫十余万人,开通刊沟,连接淮河与长江。又征调江南民夫若干,开通了北起京口(镇江)南至余杭的余杭运河,连接钱塘江与长江。在杨广之世,中国终于有了一条可以勾通东西南北的水上运输线。
国人喜欢把长城看作是中国的象征,而实际长城是死物,建成之后,就呆在那儿,只有在战争时期,或多或少会发挥一点作用。可到了近现代战争,长城已经不能给中国人多少安全感了。
运河就不一样了,终隋王朝一世,开凿运河,累死、病死在运河里的民夫,不知道几千几万。
可运河一开通,它带给我们的福泽,每时每刻都存在!杨广是恶意地给我们办成了一件好事,因为运河,我们还是应对杨广这个昏君,说声谢谢。

五、其它工程。

据《资治通鉴》里说:帝无日不治宫室,两都(长安、洛阳)、江都,苑囿亭殿繁多。
可皇帝还是觉得自个没有地方可住。隋大业四年的有一天,他下令管理图册的官员找来,翻出大隋王朝国家地图。他亲自对大隋王朝天下山水名胜之地,一一过目,想给自个儿修建一座最可意的行宫。结果,还真让他看中了一处风水宝地,汾水之北。几天之后,汾阳宫开始修建。
当皇帝又开始大张旗鼓地修建汾阳宫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御史大夫张衡,向皇帝进言说:“我国连年以来,劳役繁多,百姓疲惫,能否请陛下缩小汾阳宫的营建规模?”
皇帝的脸盘子当时就挂不住了,他对张衡的忠言发表任何意见。几天之后,他下令贬张衡到榆林做地方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