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论施耐庵、施伯雨与《水…
最新热门    
 
论施绍莘借《秋水庵花影集》留名的心态

时间:2009-8-8 16:52:49  来源:不详
寄托于桔槔灌园,才不致成为全无用处的“腐草”。虽学出世法却并未出世,儒家之“用世”思想在子野身上便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在子野学佛放逸的外表之下,其实仍然深埋着一颗儒心。
  在《秋水庵花影集》卷二《先君百日感怀》套曲中,子野叹道:“空留下乡邦令名,却受用一生贫病。”施绍莘是宋代良吏华亭令施退翁的十二世孙,其伯父施大经为万历十三年举人,为官刚正,父亲施大谏则是万历十六年举人。家族的传统使子野饱受儒家思想之浸染,使他于少时便有“鞭箠四方之志”。尽管人生失意、壮志难酬使子野最终选择了避世隐居,然儒家思想之烙印在子野心头终究还是难以磨灭。
  在《秋水庵花影集》卷二《舟中端午》的自跋之中,施绍莘有这样一段话:“乃《西楼记》成,而于鹃身黜名辱。殊色诚可怜,美才亦可惜。为一妇人,身为逐客,呜呼,悲夫!……今于鹃身隐,而《西楼记》传矣。才名不朽,差可无憾。乃知天之眷才人,养情脉,未始不宽其途耳。”⑥在这则自跋中,子野流露出了对《西楼记》作者的惺惺相惜之感,在为其“身为逐客”而惋惜的同时,亦因其“才名不朽”而觉“无憾”。在前面,我已经论述过子野有着强烈的留名之心,于此我们亦可以看到其重名之心。自负才高的施子野同样也希望自己的才名能像《西楼记》的作者那样不朽。在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文人一生要努力达到“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对施绍莘这个身处末世、入世不得、隐居山林却又希望留名后世的下层文人而言,通过“立德”、“立功”以受知于后世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通过“立言”以留名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散曲这种文学样式自产生起就一直被视作末技小道。元初专作小令的曲家王恽就在其[正宫·黑漆奴]《游金山寺》的序言中表达了此类观点:“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侠耳!渠辈少年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⑦明代的徐复祚在《花当阁丛谈》中亦说道:“词曲,金元小技耳,上不能博高名,次复不能图显利,拾文人唾弃之余,供酒间谑浪之具,不过无聊之计,借以此磨岁耳,何关世事!”⑧在前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在施绍莘之前的曲家们皆不欲借散曲和曲集以沽名,多是借此道聊供消遣而已,而施绍莘编订《秋水庵花影集》却是要借此以留名。
  《秋水庵花影集》虽然是一部词曲集,但其主体部分是散曲,且大量的跋语、评语和其他作品亦是融合、穿插在第一卷到第四卷的散曲部分中的。施绍莘之所以选择通过《秋水庵花影集》来留名,首先是由于他擅长作曲、所作甚为丰富。此外,在晚明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新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文人们得以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施绍莘就曾说过“谑浪俱是文章,演唱亦是说法”⑨。因而,一生爱曲并以曲才自负的施绍莘最终便对所作之曲进行了精心编订,附之跋评、融入其他作品,与自己的一卷词合编成了《秋水庵花影集》,希望自己的才名不仅于当时通过《秋水庵花影集》远播四方,且能于身死之后流传百代。
  综合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少时英英遒上、有鞭箠四方之志的施绍莘因为身处末世、壮志难酬,终将一腔热情付之于作曲编集,以求通过《秋水庵花影集》来名垂后世。施绍莘的这种借《秋水庵花影集》留名的心态正是在晚明这一特殊时代中、其心理经历了复杂而痛苦的变化之后而形成的。
  通过《秋水庵花影集》的流传使自己受知于后人、才名永传于人世,这对于施绍莘个人来说或许只是痛苦挣扎后所做出的无奈选择。然而就现存可见的资料而言,施绍莘的抉择在散曲史上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这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烙印于新思潮涌动、创见创举迭出的晚明时期在文人身上的特殊表现。它既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士人才子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又显示出了文人于晚明这一新的特殊环境中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的变化和突破,这一变通的举动正是文人恪守儒家思想与寻求突破之间碰撞融合的产物。施绍莘做出这一选择的整个过程虽然仍体现着旧的思想对文人的束缚和羁绊,但于其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对文人强有力的影响;更为可贵的是,我们亦可以从中欣慰地看到新思潮的光芒和施绍莘勇于突破创新的精神。

  
  ① 吴梅撰《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② 任讷编《散曲丛刊》,中华书局仿宋铅印本1930年,第十一种《花影集》之《〈花影集〉提要》,第1页。
  ③ 任讷编,《散曲丛刊》,北京,中华书局仿宋铅印本,1930年;第十四种《散曲概论》卷一“作家第六”,第39页。
  ④ (明)顾胤光撰,《〈秋水庵花影集〉序》。
  ⑤ (明)陈继儒撰,《〈秋水庵花影集〉叙》。
  ⑥ 《西楼记》作者为袁于令,曾因为与人争妓而被黜。后来袁于令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西楼记》, 其名与其作共传于世。这里施绍莘将《西楼记》的主人公于鹃误记为《西楼记》的作者袁于令。
  ⑦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96页。
  ⑧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四册之(明)徐复祚著,《曲论》,第244页。
  ⑨ (明)陈继儒撰,《〈秋水庵花影集〉叙》。
  
  参考文献:
  [1] 施绍莘.秋水庵花影集[O].明末刻本.
  [2] 谢伯阳.全明散曲[M].济南:齐鲁书社,1994.
  [3] 顾晓宇.花影月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