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女性造型:理想寄托与诗…
最新热门    
 
婴宁:理想女性的代表

时间:2009-8-8 16:52:56  来源:不详
那年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政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名藉藉诸生间”,这一次的成功使蒲松龄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期望,然而此后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科举的失意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缺乏公正廉明,他的理想难以实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他对人生,对世界充满了悲愤,在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文字释放自己。”⑧《婴宁》篇从头到尾其实都是在写人,作者只是给它罩上一件狐的外衣,作者创造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婴宁,她集中了女子所有美好的品性。作者又深刻地意识到,这类人是无法在那样的社会中存在的,她们只能生活在虚幻的、“世外桃源”式的环境中,永远只能像“水中月,镜中花”般漂浮在人们的想象中。
  我们由《婴宁》篇可以看出:婴宁是当时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更可以观照蒲松龄的理想人生状态,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完全自然的人的存在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作者渴望的,同时也是当时的社会所无法容忍、竭力要扼杀的。列宁说过“文学表现什么,就是社会上在呼唤什么”。处在封建专制集权压抑下的人们的心灵已经被扭曲,他们天性在这种压制中不断生出许多腐朽丑恶的东西,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不会容忍自己对这种丑恶保持沉默的,这也正是蒲松龄写《婴宁》篇的用意所在,即对理想生存状态下美好人性回归的呼唤,同时反衬现实世界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不仅《婴宁》篇如此,整个《聊斋志异》其实体现的就是蒲松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

  
  ① 马瑞芳. 蒲松龄评传[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②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 蒲松龄. 聊斋志异[M].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0.
  ④ 冷成金. 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⑤ 庄子. 庄子[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⑥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⑦ 薄子涛. 聊斋志异艺术谈[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⑧ 张德瑞.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美[J]. 蒲松龄研究,2005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