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周谷城《中国通史》在历…
梁启超春秋战国史编纂的…
最新热门    
 
谈迁编纂思想刍议

时间:2009-8-8 16:53:37  来源:不详
玉为口实,而《实录》辄采其说,冤矣。”[25]这样不仅纠正了《明实录》记载的失实,而且为一起冤案昭了雪。
  明末监军张春出关与后金军队作战被俘,不屈而死。开始时谈迁根据传闻在《枣林杂俎·智集》中把张春记载成变节人物:“庚午三月(应为辛未八月),永平道参政同州张春出关,陷穹庐中,误闻殉难,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居无何,春从塞外求款,始追削。春妾□氏年二十一,自经官舍。春愧其妾多矣,盖洪承畴之前茅也。”[26]在北京期间,谈迁和吴伟业谈起此事,才知道张春并没有变节,《北游录》中记载道:“(八月)丁卯,……过吴太史所,语崇祯初蓟州道张春陷于建州,抗节不屈,以羁死,清史甚称之。余因曰,往时谓张春降敌,追削其秩,夺赠阴,流闻之误如此。”[27]后来,谈迁把这件事的原委都记录到《国榷》中:“崇祯四年八月戊辰,是日遇敌于长山,襄营先乱,我师败绩,监军太仆寺少卿参政张春被执,……春被执不屈,愿求一死。……因幽之某寺中,日给馔,春终不屈。……后数年,以疾卒,至今东人言之无不叹服。”[28]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襄城伯李国桢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在北京拷掠致死。关于这件事,坊间流传李国桢是个忠臣,等谈迁到京师后,访寻了李国桢的门客,始知其是个变节投降之辈。在《北游录·纪邮上》甲午(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庚戌条,谈迁记载道:“(门)客严氏故游诸彻侯,云襄城伯李国桢任京营。甲申三月,都城陷,贼刘友□之曰:君侯散重兵以归,此元功也,行冠诸臣之右矣。因留其营,尝同食寝。一日纵归,令检橐,因尽录其家。国桢败时,跨马,面如死灰,其舅金华潘某退曰:吾甥事至此,不即死,尚何待乎!此严氏目睹者。今刻本称国桢求葬先帝,刘诚意孔昭上章以明之,其说不知何所始也。”[29]在修订《国榷》时,谈迁这样记载了此事:“国变时,留都(南京)坊刻数种,有言襄城伯李国桢见贼愿触死于阶前,争三大事:葬先帝(崇祯),护山陵,全太子、定、永二王。李自成一一从之。后以问北来诸人,绝无闻也。予游燕,值其门客,有言襄城伯事甚详者。又其舅金华某氏,尝叹其不能死国,彼犹觊归命之赏,甘心事仇。南人不察其实,为流闻之所误,或刘孔昭等浮薄相煽耶。”[30]
  
  四、详今略远,突出重点
  
  重视近现代史的史料搜集,在图书编撰中突出近现代的地位,是我国古代史书编纂学家的一个传统。司马迁《史记》记载了三千年的历史,130篇,汉代历史占了62篇。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294卷,而唐五代就有118卷,占全书的40%。谈迁的《国榷》虽然是有明一代的编年史,但万历以后的历史占了全书篇幅的1/3,天启、崇祯两朝二十多年的历史则占全书篇幅的1/6,崇祯至弘光朝的历史尤为详尽,对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都有详细记录。朱彝尊说谈迁:“考证累朝实录宝训,博稽诸家撰述,于万历后尤详,号为《国榷》。”[31]《国榷》为何“于万历后尤详”?原因有两个:一是谈迁认为,明朝历史在万历时期是个转折点,万历初期,张居正改革,国势强盛,“中外静谧”;中期以后,内外交困,“北慑虏,东慴倭,西南北再枭叛镇”,“采木以病滇蜀,矿税以瘵商氓”[32],明朝统治走向衰落。再一个原因是崇祯、弘光两朝没有实录,但是其他史料很多,容易搜集。为了保存崇祯、弘光两朝信史,谈迁尽力搜集史料,包括邸报、方志、当事人口述和其他著述,补编了崇祯、弘光朝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有明一代的历史记载。
  综上所述,谈迁著作中蕴含的图书编纂思想相当丰富,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他对历史记录的忠实和详今略古、对史事的考证求真及不畏挫折的执着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参考文献]
  [1][14][16][清]黄宗羲.谈孺木墓表[A].黄宗羲全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p261.
  [2][明]谈迁.补寿赵退庵序[A].谈迁诗文集[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p85.
  [3][明]喻应益.国榷序[A].谈迁.国榷·附录[C].北京:中华书局,1988.p6228.
  [4][清]邵廷采.明遗民所知传[A].思复堂文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p230.
  [5][汉]扬雄.法言·重黎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p413.
  [6][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直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p193~194.
  [7][17][明]谈迁.国榷·义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8.p7.
  [8][9][10][11][12][13][25][28][30][32]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88.p740,p752,p918,p924,p1050,p6058,p3157,p5571,p6063,p5155.
  [15][清]吴骞.枣林诗集序[A].谈迁.谈迁诗文集[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p1.
  [18][明]谈迁.北游录·纪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0.p275.
  [19]朱之锡:北游录序[A].谈迁.北游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0][明]谈迁.北游录:纪咏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0.p206.
  [21][22][清]钱球.谈孺木先生传[A].谈迁.谈迁诗文集[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p70.
  [23][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44)[M].清乾隆写刻本.
  [24]明实录(卷165)[Z].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1.
  [26][明]谈迁.枣林杂俎·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p85.
  [27][29][明]谈迁.北游录·纪邮[M].北京:中华书局,1960.p116,p85.
  [31][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A].谈迁.国榷·附录[C].北京:中华书局,1988.p6227.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