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论威廉•福克纳和神秘侦探小说

时间:2009-8-8 16:54:12  来源:不详
尽管这部小说的情节、人物和写作手法都很接近侦探小说的手法,尽管作家本人也承认它是侦探推理小说,然而它毕竟不是的通俗神秘侦探小说,但离侦探小说的模式还是有很大距离。小说中的谜团和侦察过程并不没有构成主要的行为,它只是服务于另一个中心主题的。年轻的查尔斯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责任、道德勇气和荣誉。尽管所有是事情的发生都是围绕着查尔斯如何寻找证据证明路喀斯的清白,但作家叙述故事的重点实际是调查过程的一系列发现使查尔斯意识到他和社会及传统的关系。侦察和调查过程实际是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而这是通俗侦探小说所没有的。

 

《圣殿》是福克纳的第一部畅销书,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直到1955年他在日本发现他的作品中“最被人广为阅读”的仍然是《圣殿》。1933年这部小说被译成法文时,著名作家马尔罗在前文里给予了高度评价,说福克纳将希腊悲剧引进侦探小说。小说的主角坦波儿是个大学生,他伴随弗吉尼亚大学的学生高温 · 史蒂文斯到藏身在杰弗逊附近的酒贩子那儿去。史蒂文斯代表了没落的南方贵族,虚荣而又一无是处。他喝得酩酊大醉,被人打得死去活来,将坦波儿丢给了心理有些变态的金鱼眼。金鱼眼性无能,却想诱奸坦波儿。而来自南方的白人李 · 戈德温和他的仆人汤米试图保护坦波儿免受伤害。金鱼眼枪杀汤米后用玉米棒强奸了坦波儿。之后将其劫持到了孟菲斯城,藏匿到妓院里。与此同时戈德温被控谋杀了汤米。戈德温的妻子鲁碧向贺拉斯 · 班鲍律师求救。贺拉斯是个善良而又容易被迷惑的人,受到他小姨子的阻挠、恐吓和出卖。所以他虽然最后弄清了真相,但在法庭上却失败了。

在孟菲斯,坦波儿竟然疯狂地爱上了蹂躏过她的瑞德。金鱼眼恼羞成怒枪杀了瑞德。 坦波儿有权势的父亲雇佣人,救出了坦波儿。为了掩盖她在孟菲斯所发生的一切,她出庭作伪证指控戈德温。致使戈德温被暴民纵火烧死。而金鱼眼被控谋杀警察(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罪行累累,却并未干过这件)。他和戈德温一样地被错判,执行了枪决。整个故事的情节都围绕着犯罪、暴力、凶杀、法庭等,尽管它并没有完全遵循一般通俗小说的模式,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吸收通俗神秘侦探小说中表现罪与恶的艺术手法和效果,并将其广泛用于创作中,十分有力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八月之光》和《圣殿》非常相似。小说的背景无例外地设在福克纳的杰弗逊镇。中心人物是克里斯莫斯是一个酒贩子,《圣殿》的最后一章用倒叙的方式概括了金鱼眼的故事,《八月之光》中的七个中心环节都在叙述克里斯莫斯的不幸生活。他住在离群索居的老处女,伯顿房子里,在那里经营他的非法生意。《八月之光》中也有年轻的弃妇,莉娜不顾一切地跑到杰弗逊寻找她未出生的孩子的父亲。她抵达时一栋宅子还在燃烧,凶杀案发生了。克里斯莫斯用胡子刀谋杀了伯顿,逃跑了。但是案子涉及两个住在现场附近的嫌疑犯——伯奇和克里斯莫斯为了获得一笔抓获凶手的赏金,伯奇露面来帮助警方捕捉凶手。克里斯莫斯最后被枪杀。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海托华扮演的相当于《圣殿》中的贺拉斯的角色。他是敏感、睿智的观察者,试图从他所目睹的悲剧中寻找到意义。

《押沙龙,押沙龙》是被批评家认为是福克纳小说中最好的一部,也带有浓厚的神秘侦探小说成分。这部小说是关于塞得潘的故事。他1833年来到杰弗逊镇,到内战前就拥有了规模庞大的种植园,赢得了绅士的名声。他的故事如同南方历史本身一样,有真实的成分,更多的是传奇和神话,涉及异族通婚、乱伦和两起谋杀案。故事使用了纷繁复杂的叙述结构,从罗莎、康普生先生和昆丁三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因为塞得潘已死去几十年,关于他的故事每个人从自己立场和感情出发,说法都不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昆丁就像一个聪明绝顶的大侦探,在他的哈佛室友的帮助下,将各种关于塞得潘过去生活和经历叙述的不同碎片拼凑成关于塞得潘生活经历的真实故事。

 

 

福克纳在小说中使用侦探小说的手法和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创作理念,更好地将自己的人生,对世事,对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种种思考、忧虑探索诉诸笔端,表现善与恶的斗争,揭示社会罪恶,从而在更深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与读者的心灵沟通。福克纳生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被称之为西方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侦探小说。阅读侦探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闲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这时,早期这类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消失,谋杀案成了每一部小说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这些作品中被谋杀者大部分只是一个符号,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恶的斗争,而是怎样把疑案侦破。“黄金时代”的大多数作家只是把他们的创作当作娱乐读者的猜谜游戏,或者说是读者和作家(通过他虚构的侦探)的一种智力竞赛。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闲解闷的迷宫游戏,既没有探索社会问题,也没有反映社会现实。不同于通俗小说侦探小说的作家,福克纳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成功吸收了神秘侦探小说的手法,运用了这种通俗小说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深刻、严肃的主题。福克纳在这点上的成功也是被事实所证明了的。《圣殿》之前曾出版过五部小说,虽然这些小说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却未得到大众的认可。《圣殿》是福克纳的第一畅销书,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八月之光》和另一部《押沙龙,押沙龙》都是公认的经典之作。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的承认这种做法有媚俗的一面,即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获取更高的报酬。福克纳在《坟墓的闯入者》稿子交给出版社一直希望能被哪个杂志选中与于连载,以获取更多稿酬。他甚至一反惯常的做法,主动表示可以把小说做某些删节或修改,以迎合通俗小说杂志读者群的需要。1932年他为《圣殿》的现代文库版写了篇序言,强调他写书出自于 “庸俗想法”,创作动机纯粹为了赚钱,手法是用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来制造轰动的效应。这番话虽然评论界一致认为是福克纳先发制人,是针对那些批评他的人而说的,但也不排除作家本身对自己的艺术不够满意的微妙心理。事实上福克纳也不是完全不考虑市场因素的。作为作家他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写作维持生计。他在1932年给编辑要求预支稿费的信中说,要是他得不到这笔钱,他就只好“放下手中的长篇小说去再一次卖淫了”,确实为了生计,他常常写一些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短篇侦探小说给杂志社,来换取比较高的稿费。因为1929年以来福克纳的家庭开支十分庞大。和刚刚离婚的老情人弗兰克林结婚后,要抚养她和前夫生的两个孩子;1932年他的父亲去世,作为长子他有义务赡养他的母亲;1933年他和弗兰克林的女儿出世;1935年他的兄弟去世,其遗孀和孩子也需要福克纳照顾。1948年他将长篇小说《坟墓的闯入者》的版权以$50,000的高价卖给了米高电影公司,他的收支才得以平衡。事实上福克纳自己也经常挣扎在矛盾中,一方面他试图保持自己作为作家的完整性、艺术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他又要面临种种金钱的压力和诱惑。1944年在好莱坞间断性地写了十几年脚本的他抱怨说:“有时我在想,我再多写些电影和电视脚本的话,我就会失去作家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Mitchell, Clark Lee. “Naturalism and the Languages of Determinism.”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M]s. Ed. Emory Elliot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2]顾黎敏,驰骋在侦探文坛上的经典小说家— — 探析狄更斯《德鲁德疑案》的侦探小说特征,《解放军外国与学报》[ J ],2005年第六期

[3]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4]李文俊:《福克纳传》[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124-12

[5]袁洪庚:《欧美侦探小说之叙事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 J ]2001年5月

[6]福克纳:《坟墓闯入者》[M].陶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月

[7]福克纳:《圣殿》[M].陶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月

[8]福克纳:《掠夺者》[M].王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月

[9]福克纳:《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

[10]福克纳:《八月之光》[M].蓝仁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月

[11]福克纳:《八月之光》[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月

[12]朱刚、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4]Spiller, Robert E. The Cycl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An Essay in Historical Critic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5

[15]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16]Rubinstein, Annette T. American Literature Root and Flower Volume I、II.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

[17]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上海: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04

[18]朱振武:《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9]The William Faulkner Society Home Page. Ed. Mortimer, Gail. 16 Sept. 2004. William Faulkner Soc. 1 Oct. 1999 <http://www.acad.swarthmore.edu/faulkner>.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