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男模成上世纪男色启蒙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西方画家笔下的几个世纪…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房产八卦:普通商品房最…
我们中国成最大经济体需…
求测:2009年后半年运势
最新热门    
 
20世纪的罗贯中交游研究 ——《三国演义》文献学研究之一

时间:2009-8-8 16:56:11  来源:不详
贯中“有志图王者”辨》(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7月版)一文中不同意多年来流行的“罗贯中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的说法。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辨析:其一,根据元徐显《稗史集传》、《十药神书》、同治《苏州府志》、《明史》等资料考察,王圻《稗史汇编》中与罗贯中相提并论的葛可久(1305-1353),“其政治立场是为元帝效命”,并曾直接参与对抗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元王朝亦曾发出征聘葛可久的诏令,因其病死而未成。罗贯中的思想似不当例外。其二,曾罗致罗贯中入幕府的张士诚,在起义过程中反复无常,并于至正十七年(1357)八月正式投降元朝,授太尉职。“一些地主士大夫投奔他,并不因为他是起义军领袖,倒是由于他是元朝的开府太尉”,因此,“即使罗贯中曾经参与张士诚政权,也与农民起义无涉”。更何况罗贯中作《水浒》以劝谏讽谕,是因为他“看到张士诚‘阳为元将,阴欲自图’,对元朝并不忠心”,故而“希望他不要做第二个‘跳梁’宋江”,这显然更谈不上与农民起义有什么关系了。其三,以赵宝峰为代表的浙东地主阶级士大夫是反对农民起义的,而“综观罗贯中现存的作品,没有一部不是否定农民武装斗争的”,“鼓吹匡济之志,宣传封建正统,讨伐乱臣贼子,正是罗贯中作品的政治倾向”,显然“罗贯中与其师友并没什么不同”。因此,所谓罗贯中“有志图王”,“其涵义不一定特指自立为王,而是在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下,在国家‘多事之秋’‘奋臂而起’,涤荡海内,为朝廷建立功勋,以取得封王赠侯”。文章最后认为“罗贯中与元末农民起义没有什么联系,也不曾参加反元斗争”。结论自有可商榷之处,但文章在文献材料的寻绎考辨、时贤成果的去芜存菁、研究思路的不落窠臼等方面对学术界均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四、和赵宝峰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书店于1959年收购到的《赵宝峰先生集》进入《三国演义》研究者的视野,关于罗贯中的师承及交游又有了新说。
  《赵宝峰先生集》卷首有《门人祭宝峰先生文》,写道:“至正二十六年(1366),岁次丙午,十二月戊申朔,越十二月己未,门人:乌本良、郑原殷、冯文荣、罗拱、方原、向寿、李善、乌斯道、王真、顾宁、罗本(表按: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翁旭、王桓、洪璋、徐君道、方观、裘善缉、李恒、翁昉、岑仁、王慎、童惠、王权、高克柔、顾勋、王直、叶心、裘重、周士枢、郑慎、茅甫生等致祭于故宝峰先生赵公之柩曰……”。这个名单,后来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相继纂修的《宋元学案》卷九十三“静明宝峰学案”即本之,另加“陈文昭”、“桂彦良”二人名。
  周楞伽、王利器二先生根据上述记载,认为罗贯中就是宋末理学家赵宝峰的门人罗本。王利器结合《水浒全传》描写陈文昭的内证,作了更为确定的论证(《(水浒传)是怎样纂修的?》,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周楞伽继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对该集的研究提出罗贯中为赵宝峰门人后(《小说札记·罗贯中的生卒年新证》,载《文学遗产》1981年第4期),于80年代末,又结合黄宗羲《宋元学案》卷23《静明宝峰学案》的记载和清人王梓材增补《宋元学案》时在“罗本”条下加的小字按“《戴九灵集》《书画肪宴集诗序》言:沈师程之友罗彦直氏。罗先生拱,字彦威,则彦直盖先生之字也”,考定罗本“字彦直,贯中乃是他作杂剧和小说时所用的别号,等于今人的笔名,他还有一个哥哥拱字彦威,早已拜赵宝峰为师,研究理学。”(《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巴蜀书社1992年版)周文所引材料皆确凿无疑,只是周文没能更进一步举出罗本以贯中为别号的实证材料或线索,这不能不影响他的结论的精准性,因此而为有的学者所诟病,认为不能排除同名同姓之可能(详下),亦未尝没有道理。
  李灵年针对“赵宝峰的学生罗本是否即罗贯中”的问题,提出:“关键在于作为小说家的罗贯中,他与理学家赵宝峰是否会有相同的旨趣”。文章考察了赵宝峰的思想,指出:“作为理学家的赵宝峰,在政治上有他落后反动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始终忠于元帝的立场上;同时,他在认识问题和处世态度上又有开明随时的一面,不愧为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赵宝峰这种复杂的思路性格,对罗贯中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李灵年还指出:“综观赵、罗二氏作品之间的血缘关系,最为鲜明的是民本思想和贤人政治思想。”“赵、罗二人都立足于元末动乱的现实……用不同的文字形式总结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其政治目的完全相同。”因此,“他们之间的师生之谊似无容怀疑”(《罗贯中为赵偕门人辨略》,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章培恒则对“罗贯中为赵宝峰门人”的观点提出怀疑,他认为“这篇祭文虽列有罗本之名,但既无字号,又无籍贯,安知这个罗本不是跟罗贯中同姓名的另一个人?先兄斯通《先兄春风先生行状》,这位赵宝峰先生是个理学家,并非一般的塾师。罗本若非服膺理学,是不会师事赵宝峰的。而罗贯中则大写通俗小说和杂剧,‘乐府隐语极为清新’,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又对曹操有所肯定,这都是跟理学家异趣的。因此,赵宝峰的学生罗本是否即罗贯中,实在也还是一个问题”(《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答周楞伽同志》,载《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应该说这样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若据此而否定罗贯中与赵宝峰的师生关系,论据也是不充分的。
  

五、和高明的关系
  “罗贯中和高明是同学”的观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倡者是王利器。王氏认为《赵宝峰先生集》卷首《门人祭宝峰先生文》名单中的“高克柔,当作高柔克”,即作《琵琶记》的高明高则诚。并进而认定罗贯中和高明是同学(《〈水浒传〉是怎样纂修的?》,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罗贯中高则诚两位大文学家是同学》,《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胡雪冈在此基础上对此说作了进一步补证。作者据《慈溪县志》、《温州府志》等材料中的相关记载,认为高明曾两次在四明(元时曾下领慈溪等四县)任过事,并且晚年也是在四明度过的。因此,两人成为同学应该是有根据的(《高则诚生平及其作品考略——高则诚与罗贯中是同学的一点补证》,载《温州师专学报》1984年第1期)。王氏学问精微博洽,向以文献考据见长,但在这一问题上显然思虑欠周,失之臆断。胡文的补证也仅能说明高明在四明任事、生活过而已。因此,此论一出,驳难即起。金宁芬、欧阳健等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金宁芬从版本及《宋元学案》的记载体例出发对此作了详细考证。她首先查阅了四种版本的《赵宝峰先生集》(《四明丛书》本、两种知不足斋钞本及清潍高氏钞本),发现其中所收《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中“高柔克”均作“高克柔”。再查《四部备要》本、光绪五年长沙重刊本、上海文瑞楼石印本《宋元学案》,其中卷九十三“静明宝峰学案表”及正文,也一律是“高克柔”、“高先生克柔”。这说明赵宝峰的门人是“高克柔”,而不是“高柔克”。另外,同一部《宋元学案》卷六十九——七十“沧州诸儒学案”黄溍门下,录有“高明”其人并小传一篇。《宋元学案》中所录人物凡二见者,均注“别见”、“别为”、“并见”等。而“高克柔”和“高明”名下,均无此等字样,由此可见确系二人(《罗贯中和高则诚不是同学》,刊1983年4月19日《光明日报》)。行文细密谨严,考证笃实有据。
  欧阳健则从古人尊师通例的角度提出异议:“按照尊师的通例,门人对师长应一律称名,如乌本良字性善,乌斯道字继善,向寿字乐中,王桓字彦贞,罗本字贯中,但祭文中一律署名。高明,字则诚,著有《柔克斋集》。如果他也是门人,在祭文中居然不署名,甚至不署字,却用一个别号,就实在太出格了。所以高克柔为高明之说,可以基本排除”(《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金宁芬、欧阳健二氏的反驳是有据且有力的。罗贯中与高明的同学关系可以排除。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