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追逐暴利的“暴力”
追逐原始文明的“逆行精…
试论“被看”的女人—《…
最新热门    
 
追逐那故乡的牵念——论析作家的故乡.情结与文学创作

时间:2010-11-17 11:38:36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故乡情结;精神栖息之地;故乡的记忆
  【论文摘要】一个作家成功的作品,往往和他们的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一个作家的文字里,我们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文章从心理学、时间和空间、作家的情感经验及作家的生命历程等角度来阐述了这一点。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沉淀下来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和民风民俗等文化精髓。故乡是深厚、广博、凝重的,同时故乡也是淳朴、亲切、温润的,她饱含了人们最真挚的情感和眷恋,寄托了人们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对于许许多多中国历代文人学者来说,故乡应该有一种更深沉的、更复杂的含义。“故乡”别称“桑梓”、“故园”、“扮榆”、“梓里”、“故里”、“乡关”等。“故乡”从来就和文人学者结下难舍难离的不解之缘。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江淹《别赋》中:“视乔木兮故里,诀北梁兮永辞”;柳宗元《闻黄鹂》中:“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多少游子和文人对故乡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唱和感怀,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故乡情结。很多的作家都曾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漂泊于异地他乡,对于他们而言,离开故乡就意味着走向一个广阔复杂的陌生世界,开始独立而艰难的人生旅途。然而,尽管他们漂泊的路线不同,起点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故乡。即使他们飞越千山万水,故乡的记忆也会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人可以忍受颠沛流离之苦,却难以忍受刻骨铭心的怀乡之痛。所以,在一个作家的文字里,我们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
  一
    一个作家成功的作品,往往和他们的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作家的笔只要一伸进滋养他成长的母地,他就获得了灵气、生命和力量。例如诞生并生活在陕西地区这片钟灵的土地上的作家,从建国以来的柳青、杜鹏程等到新时期的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就都无疑深受其影响。就拿陈忠实的《白鹿原》来说吧,小说的杰出成就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由于关中地区于外多山地,于内则称为关中平原的八百里平地,并且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因此,形成了关中人豪爽、坚强、务实、倔强的性格。所以,关中学派是很重视“实际”的,他们守侯着自己心中的神明,默默地耕耘,其执着与精细着实令人叹服,他们既知“天命”也在“拼命”,陈忠实就曾说过:“如果50岁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作枕头的书,这辈子白活了。”于是,在他笔下的白嘉轩也是充盈着“实干”精神。从秦汉以至于唐,这里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之地,尤其是儒道文化,更是深深地植人这块土地,水乳交融,积淀为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所以,那种儒道文化的厚重、博大和精深,就出神人化地表现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之中。
    从思想内容上看,我们可以从“白鹿原”祠堂内的那方“仁义白鹿原”的石碑上,找到传统儒家文化特别是程朱理学的价值核心—“仁义”。我们可以从朱先生拟写的《乡约》中读取儒家文化的“治本之道”—“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我们还可以从白嘉轩家的门楼上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又一个伦理价值—“耕读传家”,“耕”者,意指守住黄土地集结而成的坡源,自食其力;“读”者,意指默诵圣经贤传,明事理,辨是非,修心养性,将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