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冰清玉洁堪凄美

时间:2011-10-10 10:41:36  来源:不详
摘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清高孤傲因她那浓浓的情而结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孪生共体,使她具有了更独特的个性而大放异彩。黛玉的多愁善感是对封建社会[注: 封建社会是分封制定义的一种社会制度。这种制度下,国王向各类封建领主授予采邑,而封建领主向国王效忠,从而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国家治理结构。]世态炎凉的敏感反应;黛玉的多愁善感是对封建社会女子惨淡人生的敏感反应。极高才气的聪颖和至纯洁净的心灵,使她在旧道德旧礼教的阴影下有了更多的、沉重的、超出常人的精神苦闷。 
关键词:古典文学;红楼梦;人物赏析
        初读《红楼梦》,就觉出林黛玉的清高孤傲非同常人。她的清高孤傲不同于探春的锋芒毕露令人见而忘俗,更多出点细腻和柔美;她的清高孤傲也不同于晴雯的快人快语无所顾忌,是少了些刻薄和任性;她的清高孤傲又不同于妙玉的冷月冰心超凡脱俗,更多出许多善良和多情。细细品来,这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女子的清高孤傲,有她特有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抛不开一个“情”字。而这个“情”在她身上的独特的体现形式,就是她的多愁善感。
        因而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林黛玉的清高孤傲因了她那浓浓的情而结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孪生共体,使她具有了更独特的个性而大放异彩。
       黛玉的多愁善感是对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敏感反应。黛玉其父是前科探花,她也是书香门第了。她自小就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而进贾府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看到贾府宏伟的豪门宅院,看到“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注: 大理市(白语:Guiphet )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政府驻地。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石的大插屏”的堂皇,看到姑娘嫂子们那“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打扮,看到贾府上下主仆分明,贾母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注: 王夫人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之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她虽是贾家的二儿媳,也不太说话,但深得贾母的信任,是贾府的实权派。]进羹、众人寂然无声的繁琐礼节,她自然是更加小心,怕有闪失。果然,她吃完饭后就差点把漱口水当茶吃下。这是她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后来的日子里她又目睹亲历了这里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再加上同是寄于贾府但却是豪门望族的薛宝钗的出手大方、笼络人心甚至对她还处心暗算,不免就出现了豪奴欺主、遭下人议论、被人冷落之事,聪颖机敏的她也很自然地就有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受了。可以说她的这种感受,是贾府上下人等中独有的黛玉式的感受,是除宝玉外无人能懂的感受。
       黛玉的多愁善感是对封建社会女子惨淡人生的敏感反应。她自幼无兄弟姐妹,但有父母溺爱视为掌上明珠,进贾府后有贾母关爱,与众姐妹嬉游,更有宝玉怜惜,看似该开心该知足了。可心思细密的她“凡事终要寸步留心”,毕竟是寄人篱下,虽说衣食无忧但实如芥子浮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听见一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