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宗福]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 作者:赵宗福 | 中国民俗学网 [摘要]保护西北花儿等带有表演性质的程式化的遗产,不仅要求学者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更新学术观念,还应该深入花儿存活的文化传统实际,解密花儿口头传承的普遍的内在机制,挖掘出各地区各民族花儿口头传承的个性价值,从宏观和微观上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花儿,进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真正发挥学者应有的参与层次和学术功能。[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者;学术责任;花儿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7214(2007)03-0102-07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其规模宏大的政府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与民间文化相关的诸学科似乎因势得宠,一大批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潮流中,成千上万的专业学者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遗产保护。诚然,大批专业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参与是功不可没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他们的参与策划、论证乃至主持把握,这项伟大的事业十有八九会搞得不伦不类,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反而有可能因非专业的行为使文化遗产的前景更加恶化。但是,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一窝风地都去做“宏观指导上的伟人”,靠着手头已有的资料,谈理念、做规划、发号召令,做指挥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在我看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既需要高层次、大手笔的指挥者,更需要大量的、有专业素养的具体工作者。也就是说,更多的专业学者需要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事象上深入实际,做一些扎扎实实的田野工作和理论研究。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战略目标。基于如上思考,本文将以花儿目前的存活状态和与之相关的学术缺憾为个案,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专业学者的学术责任问题,以求表达本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下的花儿研究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大背景下,对花儿及其花儿会的调查研究也呈现出了很好的形势,不仅花儿流行的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区的学者特别关注花儿的田野调查、编纂与研究,而且东部地区的学者也十分热衷花儿的田野调查和文本研究,甚至美国、日本等国外的学者也来到西北研究花儿。半个世纪来,还形成了花儿研究的三次高潮,即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花儿源流的讨论,改革开放后对花儿的全面研究,近年来用新理论、新方法提升花儿的学术研究层次。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参与到花儿田野研究的队伍中,因其独特的专业性和崭新的理论视角,其成果更显得卓而不群。{1}与此同时,一批对花儿素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这是可喜可贺的。花儿为何在众多民歌中受到如此重视?因为花儿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民歌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关于其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1.多民族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体现出民族亲和、兼容共存的精神。花儿流行于中国西部6省区和9个民族中间,地域之广,民族之多,在中外民歌中是极为罕见的。特别是这9个民族中,既有信仰儒释道的汉族,又有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土族、蒙古族、裕固族,还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大部分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其中藏族、蒙古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民族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也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体现出了一种民族亲和、兼容共存的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精神在甘青地区体现得尤为突出。[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