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陈锡襄等《歌谣》同人在福州和厦门的活动

时间:2009-9-8 17:42:40  来源:不详

陈锡襄等《歌谣》同人在福州厦门的活动

原北大《歌谣》同仁的南下,大大带动了南方的学术空气,成就了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人文学科的迅猛发展,辗转各地的新潮学者,成了播种机。学者生活之不幸,成了南方人文学术之大幸。

 

由于时局动荡,张作霖入关以后,到处通缉进步分子,加之北京大学办学经费紧缺,教授工资都难以支付[1],大批教授纷纷离京南下,北大歌谣运动退潮。

1924年秋,北大进修生陈锡襄先期回到福州协和大学,“即想把北大的风俗调查会,歌谣研究会,方言调查会,考古学会的计划熔而为一,组织大规模的‘闽学会’。”[2]但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上无组织,下无兵马,没法开展工作。1925年春,董作宾也到该校执教,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这才开始联手具体商讨办会事宜。

他们向国文系借得20元,自捐了10元,便写了些宣言和通告,发向全校师生。共征得50余人报名,居然占了全校三分之一。他们拟了一份宏大而不切实际的计划书,发了些“普通征求表”,还拟出了“风俗调查表”、“歌谣采集范围”、“古物调查表”等,当时曾征到一些物品和图书,准备把公用及私藏的一起拿出来开个展览会,来稿则发到他们自己印行的《石鼓周刊》上,结果“五卅”惨案一爆发,所有计划流产。工作虽然停顿了,但宣传的目的却是达到了,部分学生开始了他们的调查工作,只是成果无法发表。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