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齐民要术》与北朝胡汉…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概…
最新热门    
 
稻食文化

时间:2009-9-8 17:42:42  来源:不详
稻食文化

□ 刘芝凤 文/图侗族打油茶

  “民以食为天”,谚语也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离不开饮食。于是中国人坚信这个道理:人生百事,吃饭第一。饮食不仅位序第一,还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活内容。稻作民族是把野生稻驯化为人工稻的创造者,也是最早学会精工细食提高生活质量的民族,饮食文化自然也最为丰富。

  在饮食文化上,虽然都是稻作民族,但因生活的环境与气候不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在稻乡,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三熟制稻区,因天气燥热,除了吃酸就是把糖当盐放,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则多以辣为主。稻乡具有共性的饮食文化主要展现在酸辣文化、糯食和茶酒文化上。

  酸食

  壮族、侗族有句俗语叫“三天不呷酸,走路打闹蹿”,壮侗不离酸也由此而来。然而我们走遍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少数民族稻作地区,不论在海南五指山黎家寨做客,还是在云南哈尼族、傣族,贵州苗族,湖南侗族、土家族人吃饭,都有一道主菜,即坛里的酸菜,如腌酸鱼、腌肉、腌汤水等。凡猪、牛、鸭、鹅肉和各种野兽肉,各种鱼类、虾类,蔬菜、蕨菜,南竹笋等,都可腌制,草鱼甚至可腌上几十年。

  各稻作民族地区尽管酸食内容不同,却都有一个功能,即对糯米的助消化作用。据专家论证,最早的稻谷是糯稻,糯米虽然热量高、耐饥饿,但不易消化,对生理不适应者还容易产生辣胃、胀气的现象,所以古人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解决不易消化的办法,这就是食用酸菜。

  贵州用酸菜制作的酸汤鱼已成为全省的名菜佳肴。通道、黎平、从江等地,有的人家在孩子出生时就腌上草鱼,等孩子结婚时才打开土坛拿出酸鱼做喜酒宴。通道侗族的腌菜,尤其是肉类、鱼类,则多用桶腌,将腌物放入桶内摆平,压下内盖,在盖上放重石。这种紧压下的腌食品,其质不酸,味美清鲜。野外劳动时,饭内放炒酸菜,一天内不会馊。

  糯食

  稻作民族对糯谷的偏爱,为其他民族所羡慕。上到七老八十的老人,下到一二岁的孩童,远至他乡游子,没有不喜欢吃糯米及糯米制成的食品的。每次进稻乡采风考察时,不论是在壮乡、哈尼村还是在侗寨、毛南寨、布朗村,乡亲们都会摆出合拢宴(百家宴)请我们吃,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糯饭。

  糯禾种类较多,有红须糯、黑须糯、长须糯、香禾糯等。其中又以香禾糯为上品,素有一家蒸饭全寨香的盛誉。尽管糯稻产量比籼稻低,可人们还是要种糯禾,留些糯米在农忙时节和过年过节作为主食。

  稻作民族吃糯食还传承一个习俗,就是指食,即不用筷子,用指头吃食。清代以前,各稻区多数盛行指食,及至民国后期,一些村寨仍保持传统的指食方式。

  打油茶  

  油茶是稻乡饮食文化中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尤其在西南,各民族都有打油茶的习俗。原料有糯饭、泡茶(即用水浸泡过的糯米蒸熟晒干搓开的熟米粒子)、生姜、葱蒜、黄豆、玉米等。打油茶的茶叶是姑娘们在秋天采摘茶叶后经发酵晒干而成。打油茶的做法是先将泡茶炸发,再用油将米炒焦加上少许老茶叶略炒片刻,冲入少许开水加盖,见茶水呈黄黑色,即可再掺入若干清水,放入姜片,煮开后即是茶水。我们不论在湖北还是湖南、云南、广西、贵州,随便进一农家,主人家都会给我们泡上一碗油茶,放上几片糍粑,这种没有油腻的食物,闻起来清香,吃起来开胃。

  稻乡爱吃油茶,多与妇女有关。如生孩子后的三朝茶、周岁茶,姑娘出嫁的离伴茶、离巷茶,娘家为行将生育的姑娘送纺织用具时的送货茶,婆家娶新娘时请贺喜而来的亲戚朋友喝的喜茶,还有祭萨时的敬萨茶、过年过节祭祖时的敬祖茶等。湖南通道播阳镇一带还有吃谷雨茶的习俗。还有传说,家有老人的,老人咽气时喝一口清明茶,到了转世就会清清楚楚为人,明明白白办事。 

  米酒  

  中国的酒文化千百年来为世代文人墨客所吟颂。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酒能展示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秉性。酒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稻乡的酒,总体来说,不论是烧酒、米酒、苦酒还是甜酒,入口的第一个感觉是清香、甘甜。稻乡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