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契”讲述百年故事 发布时间: 2008-09-25 16:19 来源:文摘报
9月13日,家住广东清远威龙花园的李伯收藏的自家祖屋全套6张地契首次曝光,它记载着一间祖屋跨越一个世纪的故事。
记者看到,最早、最大的一张地契写在棉纸上,纸边已经略有破损,但毛笔字体内容依然清晰。这张地 契显然是民间买卖双方自发定立的,立于宣统三年(1911年)7月吉日,内容大致是卖主谭二珠经人从中说合,愿意将祖传遗产100多平方米铺房和地基卖给李子亮(李伯的祖父),共得到纹银246两。
辛亥革命后,李伯的祖屋产权重新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确认,换发了新的买断契约,如今契证上贴有的印花税还保存得十分完好。而那份1939年政府颁发的“施工证”,揭露了日寇的暴行。李伯告诉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飞机经常对清远实施狂轰滥炸,他家的祖屋就在一次轰炸中变为废墟,一家人流离失所,祖父不得不筹钱重建家园,于是有了向政府申请开工建设的“施工证”。
解放后,李伯家在废墟上重建的祖屋重新又“换证”了。最引人注目的那张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买断契纸”,上有省长叶剑英的大名。
(《江南时报》9.14 曹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