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六爻的四个层次理论”…
论“灰姑娘”故事里的性…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酒后驾驶”整治活动总…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有关古文论“失语”、“…
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
抱利器而无所施——试论…
最新热门    
 
试论“整理国故运动”对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承

时间:2009-8-8 16:36:30  来源:不详
古史辨》之跃起。”[33](P167) 

实际上,“古史辨派”也并不否认崔述对顾颉刚“层说”的启发意义。胡即曾说:“这个见解起于崔述;崔述曾说:世益晚则其取益慎,世益晚则其择益杂。”[17](P192)他还提出:“崔述在十八世纪的晚年,用‘考而后信’的一把大斧头,一劈就削去几百万年的上古史。(他的《补上古考信录》是很可佩服的。)……颉刚现在拿一把更大的斧头,胆子更大,一劈直劈到禹,把禹以前的古帝王(连尧带舜)都送上封神上去!连禹和后稷都不免发生问题。故在中国古史学上,崔述是第一次革命,顾颉刚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不须辩护的事实。”[18](P338) 

与此同时,“古史辨派”还在其它方继承崔述的学说。例如,顾颉刚在阐释自己与唯物史观的关时,曾使用所谓“下学”与“上达”的说法。他申明:“我们的‘下学’以利唯物史观者的‘上达’;我们虽不谈史观,何尝阻碍他们的进行,我们正为他们备着初步工作的坚实基础呢!”[12](P159)而这种说法恰是崔述所阐述过的,他在《考信录提要》中曾自述:“述赋性愚钝,不敢言上达之事,惟期尽下学之功,故于古帝王圣贤之事,尝殚精力以分别其是非真伪,而从无一言及于心性者。”[29](P16)两相对照,二人精神大抵相通。又如,崔述曾言:“人之情好以己度人,以今度古,以不肖度圣贤,至于贫富贵贱,南北水陆,通都僻壤,亦莫不互相度。往往迳庭悬隔,而其人终不自知也。”[29](P4)而胡在批评刘掞藜、胡堇人二人时,也曾经直接引述崔述此言[17](P195)。再如,钱玄同在讽刺那些相信“孔子书六经”者时曾引述一个笑话,“两个近视眼看匾,甲说‘关常庙’,乙说‘阙帝庙’,其实匾还没有挂,哪儿来的字!”[17](P243)而这个笑话也正是出自崔述《考信录》中“瞎子断匾”的典故。 

由此可见,“古史辨派”在基本理论与具体论证上,都继承崔述的学说,曹养吾当时就说:“他(指顾颉刚——引者按)的思想来源,当然是多方的,近代学思想呀,师友的讨究呀……都是;而影响他最大的要算上述这个声名很小的东壁先生。”他并且还指出:“就是现在先生、钱玄同先生、顾颉刚先生等治学,也稍有一些受他的影响:这是显然的事实。”[18](P411、406) 

总之,无论是宋代学者的强烈怀疑精神,还是清代辨伪学者的具体成就,都对“古史辨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顾颉刚曾经毫不讳言地表示:“我之学思想悉由宋、清两代学人来,不过将其零碎文章组织成一统而已。”[13](P246)他并且还概括说:“辨伪运动已经起三次:1、宋代——欧阳修、郑樵、熹诸人,因后人变入心性空谈而失败。2、清代——顾炎武、阎若璩、胡渭诸人,因后人变入迷信汉学而失败。3、现在——我们;不知将来如何失败。也许这次可以成功!”[13](P241)显而易见,他自己也明确将“古史辨运动”视为宋、清两代学者辨伪工作的继续,并希望它能成功。 

 

[ 参 考 文 献 ] 

 

[1]姜义华.胡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思想界的变迁观[A].中国哲学(11)[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班固.汉书: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白寿彝.谈历史文献学——就《谈史学遗产》答客问之二[A].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册[M].北京:北京师大学出版社,1994. 

[6]章太炎.訄书重订本·清儒[A].章太炎全集:第3[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江藩.汉学师承记(外二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 

[8]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J].新潮,1919,(1). 

[9]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A].岳玉玺等.傅斯年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0]唐德刚.胡口述自传[M].上海:华东师大学出版社,1993. 

[11]胡.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