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2009年西南方摆放玉石、…
古典诗词中春草意象的原…
宝玉原型考论
宝玉原型考论(续)
《石头记》书名解——兼…
最新热门    
 
玉石原型中的人文象征意义及其文学意蕴解读

时间:2009-8-8 16:38:24  来源:不详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玉文化发展链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此期玉器不仅完成了从器物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转化,更为重要的是“以玉比德”观念的成熟定型,使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玉作为精神载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象征意义和深刻的文学意蕴。解析玉石原型,有助于我们接近古人的思维方式,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格、崇道德、尚礼义的精神追求,真正读懂古典诗文中玉这一特定象征符号的意义指向。
  [关键词]玉石;原型;以玉比德;象征;文学意象
  
  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解的情结。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种物质的器具能像玉那样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对玉倾注了如此无比深广的情致,中国奥委会奉献给2008年奥运会的嵌玉奖牌,实为中华民族玉之情结的倾情展现。玉乃石之美者,自从原始初民稚拙地打制石器过程中惊喜地发现这些晶莹异彩的美石并深深地爱上它的那时起,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神灵、占卜问卦上苍、乞求风调雨顺、祭祀加冕、求医问药、婚配嫁娶、丧葬出殡……玉无处不在,先民们用玉、爱玉、敬玉、佩玉、赏玉,甚至以玉比德,赋予玉神圣的礼仪功能。因此玉既是一种实用品,又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所具有的精神产品的特殊性使它与一般的陶器、木器、石器、铜器等生活生产器具区分开来,形成了中国历史悠久形态鲜明的玉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物质的玉又是如何加载进精神的要素,最终构建起华夏玉文化独特的内涵的?本文选取玉文化发展鼎盛的春秋战国时期,重点探讨以玉为载体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理论等精神要素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与文学意蕴。
  
  一、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器物层要素到精神观念层要素
  
  玉在地壳深处埋藏了千百万年,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它带着地球母腹神秘的颜色和气息,带着千姿百态的品相和性灵,从幽暗的山谷中浮出地面走进远古先民的生活中。迄今考古学发现的最古老的玉器是内蒙古兴隆洼文化墓葬出土的距今有8200年的一对白玉块,其工艺已达到精美水平,但这并非最原始的玉器,由此上溯推断源头,玉器的产生估计不会少于一万年。从史前期原始朴绌的玉器到后代美伦美奂的精品雕琢,在这上万年的漫长岁月中,玉是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世间万象的呢?它又如何从实用的器物上升为物化的精神观念呢?
  玉最初被认识和受喜爱,直接缘于制作石器的劳动。据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60万年至1万年间,东北、华北、华中、西南、青藏及台湾的旧石器时代及中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先后用石英、水晶、玛瑙、玉髓、透闪石、蛇纹石等色泽悦目的石料,直接或间接地打制成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球状器等实用工具。在选石制器过程中,先民们还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用来装扮自己,以此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随着石器使用范围的扩大,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作增加了钻孔及琢磨等新工艺,在磨砺玉石的过程中,先民们渐渐感知到玉石明丽的色彩和温润的光泽,迷醉于玉的神奇瑰丽,于是尊崇万物有灵的先民,更把玉视为天地之灵化生、山水之精凝聚的神物,“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便是这种思想影响的形象写照。玉既为神灵之物,就应有灵异之功,人们把玉雕琢制造成崇拜寄奉物,用作沟通天地神人的神圣礼器,“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距今500~3600年的良渚文化墓地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福泉山墓地出土玉器455件,反山墓地出土玉器3200件,瑶山祭祀遗址出土玉器635件,汇观山祭坛及大墓出土250余件。这些玉器中有不少琮、壁、圭、璜、三叉形器等用来礼神的礼器,也有钺、锛、铲、玉刀等物形似工具武器却没有磨出刃口,缺少使用痕迹,显然不是实用器,而是具有比实用器更广泛的价值和象征意义。考古发现证实那时的玉器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而且还与宗教情感、图腾崇拜、礼仪风俗等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充当着祈祷驱灾避祸求福的角色。
  由于玉石的坚硬、玉质的温润、玉性的神灵、玉石矿藏分布的稀少以及加工制作的不易,足以让人对它倍加关爱,因此玉之用,为符节、为印信、为礼器、为国玺、为国之重器、为珍宝,也为等级和权利的象征。自夏商周三代起,从天子到诸侯,用玉礼制都极其严格、繁密,“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诸侯朝拜时执不同的玉器,显示着不同的身份和权力,等级森严,不容逾越。其后每个朝代都围绕玉器的使用,形成了一系列的认识观念、行为方式与社会基本制度,并郑重其事地写进国家的典章制度中,统治者不厌其烦地制定并谨守着这份礼,目的不外乎维护好统治秩序避免等级混乱与僭越。
  玉由天下至美之物,发展到万有通灵之神,再到人间至贵之宝,它在世人心目中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玉器也从精工细琢的器物向玉美、玉神、玉礼等人文精神层面转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君子比德于玉”观念的成熟定型,奠定了我国玉器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以玉比德:玉石原型中的人文象征意义
  
  中国人对玉的钟爱表现在既欣赏它的自然美,更看中它特有的内涵。玉从祭礼、避邪、护身等实用功利角色转而具有“君子之德”的精神内涵。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玉的自然属性又是怎样和“德”的人文属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呢?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不难见到这样的诗句:“白毛纯束,有女如玉”(《召南.野有死麕》);“彼其之子,美如玉”(《魏风·汾沮洳》);“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小雅·白驹》);“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秦风·小戎》)。诗中显然是用美玉圆润光滑、色泽柔和、恰到好处的美,来赞美宁静和美的女子和温文尔雅的君子。将人与玉等同起来看待,将人的美貌与玉之质美相比拟,这种比兴写法实与汉民族擅长于形象思维、有丰富的联想力有关。善于发现事物之间形象的联系,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而构成比喻,以物比德,反映了先秦思想家们所开创与培植起来的哲学传统与美学传统。“玉”这一自然物,其“象”(温润而泽)被抽绎为“意”(君子之德),从物象到寓意,美玉所具备的素质就和人的情操联系起来,有了象征意义。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礓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缜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荀子·法行》
  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托事于物的思想传统,从道德和审美观念出发也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器人格化、道德化,发表了儒家对于玉的认识和看法,强调玉的可贵不在外在的美,而在其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通。孔子及其门徒把玉所具有的坚硬的质地、温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近似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等特点,理性地比喻为人的“仁、义、智、勇、洁”等品德,大谈玉具有与君子美好的品质相类似的特征,并将之视为德行操守的象征,为人处世的标准,君子修身所要追求的目标,故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当温润如美玉。不惟儒家如此,其他诸子也有取譬于玉的传统。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逋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博徹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管子·水地》
  先哲们将无生命的玉这一自然物的属性抽象化、人格化、理想化,借以类比于人类的社会美德。让人类的优秀品质都集玉一身。由于玉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道德内涵,人们痴迷于玉形成尚玉佩玉的社会风气:“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加入了“德”的精神追求,此时的玉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远远高于物质的层面。这种独具社会因素的文化比喻义,成为古之君子及后世文人内心德行或价值趋向的特殊展示。其实并不是玉具有如此之多的优秀品质,才被世人推崇,恰恰相反,它是由于人们的推崇才被赋予如此之多的优秀品质。

  玉石被抽绎属性赋予道德观念,不仅在社会上形成尚玉佩玉之风,而且还以“比德”喻教,借以帮助巩固和发展国家的统治地位。春秋时诸侯问聘盛行的“还玉”现象,更将玉的道德文化、行为文化的内涵引向极致。《仪礼·聘礼》记载了诸侯国之间遣使聘问的具体礼节,出聘国使者带着圭璋琮璧等贵重礼玉器去拜见聘问国,受聘国君臣在朝堂上庄敬认真地履行朝仪,接受聘享礼器以及币帛。等到使节回国前,受聘国国君又会派卿到使者住的馆舍举行“还玉”仪式,将收下的贵重礼玉器又一一奉还使者带回国。这个有趣的“还玉”现象其实藏有很深的文化涵义:“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可见,聘礼的目的在于联络感情,而不在于礼物的厚薄,用圭璋行聘,正是希望彼此以德行相砥砺,如果带去的玉器太多,聘礼就成了以财物为主,礼的本意就会被淹没,势必有伤于德行。“还玉”的方式突出了礼的人文趋向,目的是强调玉的礼仪性而非功用性的价值,防止礼因规格很高而有贪财之嫌,这很能说明中国人重人格、崇道德、尚礼义的精神追求。这种将玉器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三、以玉为象:玉石原型中的文学意蕴解析
  
  春秋战国时代,大量史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关玉史料的记载极为丰富,据学界学者的统计:《诗经》中有四十多处记载玉,《春秋左传》涉及玉器的史料有60多条,《国语》中有玉史料20余条,《吕氏春秋》30余条,《战国策》中30余条,《管子》20条,《荀子》8条,《墨子》9条,《韩非子》15条,《尸子》9条,《晏子春秋》6条。这些文献中记载的玉史料内容,涉及玉的名称、产地、颜色、佩玉发声、磨制方法、用途等,这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玉器在古代政治、军事、祭祀、外交、社交等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由于玉器成了美德的载体,人格追求的风范,在古人情感世界中有着独特的审美认同,因而古文献中对玉石原型精神层面的陈述颇耐人寻味。试以《论语》为例作一分析。
  《论语》一书有多处涉及孔子与其弟子以玉比况的记载。首先,由治玉的不易,孔子及其门徒联想到了君子的修身。《论语·学而》记载,“子贡曰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