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山 中 之 石
最新热门    
 
书著山中老更勤

时间:2009-8-8 16:41:49  来源:不详
:是你听了:老爷善驱风,逐水有奇功;你若肢节疼,先问老爷名。老爷秦芃是也。唱:你若有金箔难免惊搐,省的你黄疸了要须茵陈。灵仙白:好狗才!唱:治噎食定然要取你狗宝,摊膏药我还要揭你狗皮。……。黄唱:我今日宁肺嗽与你百合。仙唱:用木瓜治的你转筋霍乱。姜唱:用马鞭打的你通经破血。英唱:铜青剑治的你乱眼不明。④(P1719)
  其中都是通过虚拟人物的对话对药物进行介绍,其平淡处多借题发挥,或谐其声,或迭其韵,或用其事,或铺排类比,往往有一发难收之势,在用法上却花样翻新,一语双的。如金箔的功效是镇心安神,用以治惊痫、癫狂、心惊,剧中却说“有金箔难免惊搐”,显然有恐吓对方的意思,这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又进了一层,但对药物功用的记述,仍然严格遵循文献记载。又如第二回(陀僧戏姑)中栀子和山慈姑的两句对话,一气数说了18种药物的功效,可谓一部通俗医学词典。
  综上所述,我们从《聊斋俚曲》和《戏三出》对于民间谚语、歌谣和故事的辑录,《聊斋俚曲》和《日用俗字》对于当地方言和俗字的整理和收集,《农桑经》、《家政外编》、《会天意》、《观象玩占》等对于民间农业文献资料的保留和收集以及《草木传》、《药祟书》等对于民间医药文献的保留和收集四个方面详细考述了蒲松龄的文献学成就。通过这些成就,我们可以说,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更是一位卓越的文献学家,他应该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评价!
  
  注释:
  ①《琴瑟乐》的版本情况较为复杂,盛伟《蒲松龄全集·编后记》中指出:日本庆应大学“聊斋文库”藏有两种抄本:一种题为“《琴瑟乐曲》蒲松龄遗作”,该抄本已经在《蒲松龄研究》总第二期上发表,但是因该抄本,其中穿插凌乱,有的是否为蒲氏所引录还尚待研究;另一种题名《琴瑟乐曲》的抄本,纯属伪托。而1986年首次发表于《聊斋佚文辑注》(盛伟辑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的“琴瑟乐”曲(又名《闺艳琴声》)在诸多抄本中是一个比较精良的本子,后来此曲又刊登于《蒲松龄研究》总第二十六期。
  ②高明阁撰:《论蒲松龄的俗曲创作》,见《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三辑,齐鲁书社1982年版。
  ③陈玉琛撰:《聊斋俚曲通论》,见《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4期。
  ④(清)蒲松龄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新1版。
  ⑤(日)天野元之助撰,陶振纲译:《清·蒲松龄〈农桑经〉考》,见《蒲松龄研究》,1993年第3、4期合刊。
  ⑥关于该书写作时间,赵怀珍以为是在蒲松龄70岁至74岁之间,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之间。其理由有三:一、他70岁自志手稿称:“……己丑初夏,偶阅《齐民要术》,见其树畜之法,甚有条理,乃手录成册,以补家政之缺。”广为搜集资料,开始编写。二、他72岁在《岁暮》诗中说:“苦闲拈秃笔,拨闷检农书。”大概就是选择摘录《农政全书》、《蕉窗九录》诸书。三、他75岁开始整理气象学《观象玩占》,74岁时《家政外编》就已告成肯定无疑。农业是一个大范畴,其中内容繁多,为人民所必需。他66岁写了一本《农桑经》,人们还迫切需要种树种菜和家畜家禽饲养知识,他从70岁开始,提出“补家政之缺”,历经数年,辑著《家政外编》,完成自己夙愿,满足了广大人民需要。见赵怀珍撰《简谈蒲松龄的农本思想及其农业著述》,《蒲松龄研究》,1998年第1期。
  ⑦杨海儒撰:《〈聊斋杂记〉实为蒲松龄的〈家政内、外编〉手稿》,见《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4月第1次印刷。
  ⑧关于《草木传》的作者问题,路大荒在《蒲松龄集》后记中曾说:“这篇作品是否为蒲氏本人所作,尚待考证,所以收为附录”。路氏不作结论,原因有二:一是在蒲氏墓表碑阴所录蒲氏戏三出和俚曲14种中没有《草木传》;二是“一些流传的抄本……例如《草木传》剧本就和据说是乾隆时期的抄本《本草记》剧本以及道光年间的抄本《药会图》的形式完全相同”。山东省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杨海儒先生在其《〈草木传〉的作者是蒲松龄吗》(见《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一文中通过几个抄本的详细考证,认为:“欲作出《草木传》的作者究系何人的正确结论,弄清《草木传》、《药会图》以及《本草记》之间的关系与演变,仅以目前所知的资料很难办到,还须再作细致的考察与研究。”但山西中医学院贾治中/杨燕飞所撰《关于〈蒲松龄集·草木传〉》(见《戏曲艺术》第93-95页,1996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药会图》、《群英会》和《草木传》的比较、梆子戏的发展以及蒲松龄年谱记载等多方面的考据,认为《草木传》不是蒲松龄之作,这个结论也多为推测,并无说服性。本文采取路、杨二先生之存疑立场,仍归《草木传》于蒲松龄名下加以介绍。
  
  参考书目:
  1.《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2.(清)蒲松龄著,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袁世硕《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1988年版。
  4.杨海儒《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年版。
  5.董遵章《元明清白话著作中的山东方言释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
  7.钱增怡《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版。
  8.王百灵《聊斋俚曲演唱风格浅谈》,《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4期。
  9.车锡伦《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蒲松龄研究》,2002年第2期。
  10.董绍克《谈〈聊斋俚曲集〉的语言学价值》,《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4期。
  11.汪玢玲《聊斋俚曲中民间谚语、歌谣、故事辑录》,《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4期。
  12.高明阁《论蒲松龄的俗曲创作》,《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三辑,齐鲁书社,1982年版。
  13.陈玉琛《聊斋俚曲通论》,《蒲松龄研究》,1997年第4期。
  14.于天池《〈蒲松龄集〉载〈日用俗字〉非蒲松龄原作》,《文史》第二十辑。
  15.(日)天野元之助撰,陶振纲译《清·蒲松龄〈农桑经〉考》,《蒲松龄研究》,1993年第3、4期合刊。
  16.洪流《蒲松龄与〈药祟书〉》,《蒲松龄研究》1992年第3期。
  17.贾治中/杨燕飞《关于〈蒲松龄集·草木传〉》,《戏曲艺术》,1996年第2期。
  18.赵怀珍《简谈蒲松龄的农本思想及其农业著述》,《蒲松龄研究》1998年第1期。
  19.李永祥《蒲松龄杂著考论》,《蒲松龄研究》,1992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