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最新热门    
 
以公心,论文学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题

时间:2009-8-8 16:42:13  来源:不详
种感觉非常好,我可能会在这两个人之间做一个选择。

  王 尧:孙郁的批评文字是明显带有散文气息,学术批评散文化。舒婷的散文有一种很自由的状态。而筱敏,能够把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文字感觉坚持下来。我比较看好这三位作家。

  谢有顺:散文家这项是我最难抉择的。从旨趣上,我喜欢舒婷和筱敏。筱敏是我以前的同事,也是邻居,她的文字沉静、结实,在广东也算是另类了。但从内心里,我更佩服孙郁先生的文字,他能够把文章写得见学识又见才情,并且对自己论述的对象,充满理解之同情,这在现在这种“恶声”盛行、斯文扫地的时代,是不多见的。安妮宝贝的写作已经自成一路,并呈现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认为她的作品文学价值不高之论,现在看来是粗暴、武断的。我从她的文字中,能够辨识出一种文学精神的演变,很有启发。张宗子的散文,海外的专家评价比较高,但这个写作路子,在国内却不算新鲜。我再考虑一下。

  李敬泽:舒婷、孙郁还有安妮宝贝都是这次提名中非常优秀的散文家。舒婷我同意各位的意见,她可以说是元气充沛,真正进入了一个散文状态,很难得。孙郁的作品我大部分也看过,在学术散文这一路里,孙郁毫无疑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者。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我个人是很喜欢的。中国散文是体制化的文学散文,从五四以来逐步体制化,现在作品一写出来,起承转合洋洋洒洒几千字,一定要是一个块儿一个东西。所以我特别喜欢安妮的这种文体,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这是个网络式的文体,但你也可以说是一个回到中国随笔传统、笔记传统的文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特别喜欢她在这本书中的文体意识。

  程永新:我会把票投给舒婷、孙郁和安妮宝贝中的一个。舒婷是很有成就的诗人,散文也写得很好。孙郁耕耘多年,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安妮宝贝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有一个电视剧叫《奋斗》,据说收视率比较高,我看了就很没劲。我可能是老了,审美倾向比较古典。我不喜欢并不能说没有价值,同样也不能说安妮宝贝没有价值。她的散文有时显得很轻,但她在散文中传达一种自由的气氛,很散漫,在文体上形成一种“安氏”风格。另外,这样的评奖,有时候可以有稍微宽泛一点的视野。我们不能不注意安妮宝贝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很多人在关注她的文字。

  李敬泽:有时候主流文学界的偏见不知是怎么形成的,它会很坚定。比如我们从来不认为安妮宝贝是文学,都认为安妮宝贝在文学的角落或者是很边缘。实际上,安妮宝贝无论是她的书还是她的发言,她对文学的信念比我们很多所谓主流作家要虔诚。

  关于“2007年度评论家”
  谢有顺:这几个文学评论家,他们的文字我都很熟悉了,我尤为钦服耿占春,我读他的书获益良多,可惜2007年他发表的评论文字不多。施战军的入选文章里,有一篇是2006年底的,提名专家没有核实,我也疏忽了,这是技术失误,故今年就不能考虑他了。我倒是觉得陈超的诗歌研究特别值得注意,他这本书,花了不少心力,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考虑到前面五届获奖的评论家,都是以研究小说见长的,我觉得这一届应该重视诗歌研究的意义。我既是终评委,也是这个奖的秘书长,所以,考虑问题时,就不能不注意到这种平衡。我自己也是做小说评论为主的,但说句实话,做小说评论是最容易混的,很多小说评论家的批评才能,比起那些做诗歌研究的,差了一大截,但照样能够混得很好,想来,挺悲凉的。鉴于此,我会选择陈超。

  李敬泽:我完全赞同有顺的看法,昨天晚上我把陈超的《中国先锋诗歌论》看了,觉得是非常有分量的。实际上考验批评家的真正具有难度的还是诗歌批评,甚至可以说得极端一点,诗歌批评才是批评正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都不算合格的批评家。我们如果这次能够推出一个诗歌批评家是一件好事。我肯定是倾向于陈超的,耿占春也不错,但从一篇文章来讲,还显单薄。

  林建法:我会在陈超和陶东风之间选一个。陈超去年一篇很重要的诗评就发在我们杂志上,并获得《当代作家评论》年度评论奖。另外他的《北岛论》《海子论》《食指论》等一批诗人论都成为2007年的重要收获。陶东风不断提出一些怀疑和原创性的话题,引起争论,对理论建设很有价值,我会认真做出选择。

  王 尧:我也倾向这两个人。陶东风在当代文论转型方面的论述是非常有影响的。耿占春的思想和语言都极具个人特征。陈超的评论在诗评中是很有分量的。

  程光炜:评论家入选名单中有一位学者、两位小说评论家和两位诗歌评论家,应该是一个比较宽的遴选范围。但学者、小说评论家在历届获奖较多,所以这次我希望多考虑一下诗歌评论。耿占春的诗歌评论,可以作为诗学文章来读,因为他关心的不单是诗歌写作的技巧、诗人成就等问题,而是写作背后的那些问题,常常能给人某些启发。以这篇评论王小妮诗歌的文章为例,作者显然不是在谈她的诗如何好的问题,他是借这些诗讨论了当前社会和文化的状况,通过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分析了更多人的历史境遇。他的文字简洁、清晰、有力度,读起来非常有趣和舒服。陈超从事诗歌评论已经有二十多年,是这一领域资深的批评家。他这本书,着眼先锋诗歌的历史,宏观把握其主要流变和内在规律,系统评述了它的文学功绩和艺术成就,其中不少观点,都给人新颖深入的印象。陈超对诗的感觉极其准确和细腻,他的批评文字简单而到位,有很强的发散能力,这是有公评的。所以我会在两位诗歌评论家中做出选择,但到底选哪一位,我还真拿不定主意。

  关于“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
  林建法:关于新人我先发个言,我看了新人的提名之后,觉得有个比较大的遗漏,那就是忽略了徐则臣。这个奖曾经提名过他两次,2005年和2006年他都是新人的候选人,2006年就差一票落选。去年他在《作家》上发表长篇小说《夜火车》(又名《午夜之门》),在《收获》上有个中篇《苍生》和短篇《伞兵和卖油郎》,在别的杂志还有一批中短篇小说。比较而言,我认为徐则臣的创作更纯粹一点,更具备文学新人的潜在力量。我看这个奖的评奖规则规定,如果发现有重大的遗漏,终评委可以提议将遗漏的人直接补到候选名单里。所以我提议把他补上。

  王  尧:这次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提名,我觉得总的水平还是不错。特别是其中的鲁敏和郑小琼在2007年表现不凡。但确实如林建法所说,我以为还应该有更合适的人选,像徐则臣,我也是想提名的。所以我个人很支持动用终审评委的权限,把徐则臣放进来考虑。

  程永新:这份新人提名名单虽然不错,但我觉得2007年还是有其他一些新人。比如我是比较看好那个张惠雯的,她是河南人,去了新加坡。还有迪安,这个女孩子也充满了才情。与这份名单相比,徐则臣的创作肯定有更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也同意把徐则臣补上去。

  马  原:我觉得徐则臣的小说前面两届都被提名,和获奖已经很接近了。我也同意做第四个附议者。

  谢有顺:从第一届开始,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奖章程第五条就明确规定,“若公布的提名作家作品出现重大遗漏,经三名或三名以上的终审评委联合提名,此作家作品可列入提名,直接进入终审评奖。”别的文学奖的章程中一般也有这样的规定。前面五届我们都没有动用过这一条款,现在林建法先生有此提议,其他三个评委又附议,徐则臣补进新人的提名,程序上没有问题。说句实话,看到这份新人名单,就会知道诗歌和评论的处境多么不堪。我以为,就冲击力而言,郑小琼的诗歌在2007年度同样重要,尽管她已获得了不少关注,但她的写作依然值得重视。前面五届的新人奖获者都是小说家,这届我们有没有可能多关注一些小说家以外的诗人、评论家?写作水准这五人都不低,但徐则臣、鲁敏占了体裁的优势,也是事实。

  李敬泽:则臣是我的同事,所以我不便附议。但是作为评委我是完全支持他列入提名的。第一,他还是个新人;第二,他是个成熟的新人。这三四年来在中短篇小说范围里所涌现出来引人注目的作家中,则臣显然是其中出类拔萃的。所以动用评委权力提上来既是对创作负责任,也是对作家负责任。

  (《南方都市报》记者田志凌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获奖名单
  2007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
  2007年度小说家:麦 家
  2007年度诗人:杨 键
  2007年度散文家:舒 婷
  2007年度文学评论家:陈 超
  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徐则臣
  2007年度生态文学致敬作家:于 坚

  授奖词
  2007年度杰出作家:王安忆
  王安忆的写作,谨严、细密而内敛。她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和革命年代个人生活史的双重见证;她的写作理论,对于重建小说的物质外壳、探索心灵和现实的逻辑关系,也深具启发意义。她善于以小事写大时代,以文字中深藏的喜气表达梦想,以世俗生活的精细刻写塑造中国人素朴、沉重的人生。她出版于2007年度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讲述了“文革”那段灭绝心魂的时光里青春和身体所受到的严峻考验,通过这段纷乱的生活和苦难的历史,王安忆试图在思想和现实、个人和群体的驳难中,辨识出一个城市的基本精神和一种市民生活的柔韧品质。从《长恨歌》的绵实婉转,到《启蒙时代》的正大恢宏,王安忆坚持在精神的挫败中积攒勇气,在僵硬的政治伦理中寻找柔情,在诛心的年代里发现润泽心灵的事物,并有力地重申了理性精神在文学写作里的庄严价值。

  2007年度小说家:麦 家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象、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

  2007年度诗人:杨 键
  杨键的诗歌有一种恬淡的柔顺之美,但也不乏喟叹、冷峻和孤绝。他心怀悲悯的简朴书写,起源于对这个时代残存的文明和教养的忠诚守护,也是对山水自然、人间大道的热爱和敬畏。他的语言温良、清雅,胸襟平和、宽大,对汉语之美存着谦逊,对现世浮华不失清醒,在描写一种普遍的悲哀时没有怨恨,在聆听人类的苦难和昏聩时懂得慈悲,在喧嚣的世界面前,也深知静默是一种力量,无声也是一种语言。他出版于2007年度的诗歌集《古桥头》,是自然、现实和记忆的镜像,也是诗人明心见性、持志前行的精神缩影,里面既有杨键审视自我的勇气,也有个体对决时代潮流时那种无法掩饰的失败主义气息,或许,在无情处用情,在失爱中坚持爱,在无所希望中辨明希望,正是诗人的骄傲和诗歌得以存续的重要象征。

  2007年度散文家:舒 婷
  舒婷以诗立世,以散文延续写作的光辉。她那貌似随意的篇章,轻盈,质朴,潇洒自然,不苛不饰,直白其心,既是女性思绪和圆润性情的完美结合,也是散文这一自由主义文体的生动表达。她出版于2007年度的散文集《真水无香》,集中描述了一个岛屿上的历史和现实,那些并不渺远的人和事,通过作者内心的回访,洋溢出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而那些贴身的细节,带着人性温度的怀想,被巧妙地嵌合在作者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它使我们看到,一个地方和一种生命气质的养成有着隐秘的联系,一种有感染力的写作,也往往是朝向故乡的一次精神扎根。舒婷对生命记忆的检索,对细小事物的敏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