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国3月再次增持美国国…
学习乾隆皇如何布置北京…
吐鲁番出土沮渠氏北凉真…
1945- 1949 年间的张爱…
宋初百年间词之功能的推…
论道咸年间的宗宋诗风
最新热门    
 
乾隆年间的科举改革与诗歌繁荣

时间:2009-8-8 16:42:15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清代中期,特别是乾隆中期至嘉庆年间,当时诗坛曾出现过一片活跃繁荣的景象,涌现过一大批颇有成就的优秀诗人,且诗论主张甚多,成为清初诗坛以后的又一个高峰。而这一高峰的出现,与乾隆丁丑(1757)年科举考试制度减判增诗的改革措施密切相关。但至今的各种文学史或诗歌史都未提及这一原因。
 
【关键词】 乾隆年间 科举制度改革 诗歌繁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名家林立,名篇迭出。这一现象的出现,虽然有其它各种原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唐代以诗取士的考试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曾明确指出:“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清代的诗歌成就虽不如唐代,但也出现过许多大家、名家,特别是乾隆年间,曾出现过一个诗歌高峰。而这一诗歌高峰的形成,除其它原因外,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与当时科举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 


        乾隆中期科举制度的改革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唐代而趋完善。所谓:“以诗取士”,所考的诗一般以五言六韵的律诗为主,也有根据官限,四韵、八韵杂出不一的,至于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一篇,一帖用了二韵,这种现象极少,是他的一时自作,不是本来的定例。宋初,进士科举仍重诗赋,至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重经世致用,倡导造就通治道、经世务、兼文武、重实用的人才目标,在科举制度上也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罢诗赋、帖经、墨义,而以经义取士,即用经书中语句,阐发义理。故宋以后,都以儒家经义为主。到了明代,无论是乡试或会试,都是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各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内容皆与文章相关,而与诗歌无缘。故明代八股文风靡一时。
        到了清初,康熙皇帝为了笼络汉族士人,搜罗天下人才,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设立了博学鸿词科,这是保荐与词科相结合的制科。康熙帝特下诏书道:“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其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1]
        由于康熙开博学鸿词科是为了招收“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和“文词卓越之人”,偏重文学之才,于是在次年三月召试体仁阁时,特试赋一首、诗二首,康熙帝亲览试卷,结果朱彝尊、冯勖等这次皆以布衣入选翰林官。这是清初博学鸿词科首次出现的“以诗取士”的现象。
        然而,就清初的乡试、会试来看,内容虽屡有变更,但仍在经义,或论、表、判、诏、诰、策诸文章(文体)之间增删变化,都与诗赋无关。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甚至仍恢复旧制,沿用考八股文的方法,结果出现了考试中文、论、表、判率多雷同抄袭的现象,缺少新意和创见。
        实际上,康熙皇帝晚年在听大臣廷议时,也已意识到了考试制度上存在的一些弊端,总觉得清初以来的考试制度中其它各种文体都具备,独缺诗,有些不妥,想在后场减判增诗。到了雍正年间,朝考中便增加了诗题。“雍正五年,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寻议照雍正癸卯科例。殿试后,集诸进士保和殿考试,仍令九卿确行保举,考试用论、诏、奏议、诗四题,是为朝考之始。”[2]
        1736年,弘历继承皇位,改号乾隆。他是一位喜欢作诗的皇帝。乾隆三年(1739年),兵部侍郎赫舒德主张“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但因当时大学士鄂尔泰当政,竭力反对,科举制度遂无法得到改革。不久,乾隆发现科场论判,千卷雷同,并有临场拟作或强记抄袭之弊,大为不满,这才在乾隆丁丑(1757年)春季下决心进行了整改。据《清史稿·选举三》载:“二十二年,诏赐旧习,求实效,移经文于二场,罢论、表、判,增五言八韵律诗。明年,首场复增《性理》论,御史杨方立疏请乡、会试增《周礼》、《仪礼》二经命题。帝以二《礼》义蕴已具于《戴记》,不从。四十七年,移置律诗于首场试艺后,《性理》论于二场经文后。”[3]于是,就在乾隆丁丑(1757年)春季,特谕会试二场的表文,改考五言八韵的律诗。
        正因为乾隆皇帝“减判增诗”,在科举制度上的这一改革,激活了乾隆诗坛,使清代的诗歌创作涌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科举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诗坛繁荣


        不可否认,在清代初年的诗坛上曾涌现过一批颇有影响而又卓有成就的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阎尔梅、归庄等,既有侯方域、冒襄等“四公子”,也有“南施北宋”之称的施闺章与宋琬, 又有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等3人并称的“岭南三大家”,并有“南朱北王”之称的朱彝尊与王士祯,另有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合称的“江南三布衣”,还有陈维崧、吴兆骞、余怀、吴嘉纪等一批名家,真可谓云蒸霞蔚。当然,其中有一部分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阎尔梅、归庄、冒襄、侯方域等,严格来说都是明遗民诗人,有些则在明遗民与清初诗人之间,但清初诗坛的辉煌与诗人队伍的实力,仍是为后人所公认的。
然而,康熙以后的雍正年间,诗坛的光芒减弱,像王士祯、朱彝尊这样的诗坛领军人物已经难觅。直到乾隆中期及嘉庆年间,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增加了诗歌考试,才使人们重新引起了对诗的重视,诗坛一下又是名家辈出,佳作连连,出现了一种生气勃勃的局面和欣欣向荣的气象。

      别的不说,仅以诗人队伍论,便出现了一大批杰出而颇著声望的诗人,如黄景仁、赵翼、袁枚、蒋士铨、沈德潜、翁方纲、洪亮吉、姚鼐、黎简、李调元、吴锡麒、宋湘、王昶、王鸣盛、钱大昕、纪昀、张问陶、法式善等均生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诗坛盟主或领军式的人物,如沈德潜、袁枚、赵翼、翁方纲等都是诗坛极有影响的大诗人。袁枚、赵翼与蒋士铨还被人并称为“江右三大家”,时人尚镕为此撰写了《三家诗话》,专门品评袁、赵、蒋三家诗的优劣高下。他在《三家诗话》的《三家总论》中写道:“自明七子以后,诗多伪体僻体。牧斋远法韩、苏,目空一代,然如危素之文,动多诡气。梅村、渔洋、愚山、独漉诸公,虽各擅胜场,而才力不能大开生面。三家生国家全盛之时,而才情、学力,俱可以挫笼今古,自成一家,遂各拔帜而起,震耀天下,此实气运使然也。”[4]在这里,尚镕先对明七子诗表示了不满,又对清初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施闰章、陈恭尹诸诗坛大家逐一详说,认为他们“虽各擅胜场,而才力不能生面”,转而将袁枚、蒋士铨、赵翼三家与他们相比,认为三家“才情、学力,俱可以挫笼今古,自成一家”,甚至“震耀天下”。言下之意,乾隆之际的这三大家,似乎足以与清初钱谦益、吴伟业诸大家相抗衡,并认为这实由“气运使然”。他所说的“气运”,很大程度上就包括了乾隆年间恢复科举制度中“减判增诗”对诗坛所带来的兴旺和繁荣景象。
        当然,对于尚镕将乾隆年间的袁、蒋、赵三大家与清初的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诸大家的诗相抗衡,像沈德潜等人未必认同;但对于乾隆年间科举考试增诗一项而对诗坛带来的“气运”,使诗重现辉煌这一点,大家还是无法否认的。此外,王昶、王鸣盛、钱大昕、王初桐等则被称为“吴中七子”,也均以诗鸣于时。此类例子甚多,兹不一一罗列。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有位名叫舒位的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喜悦,在撰写了《瓶水斋诗集》、《瓶水斋诗话》 以外,还别出心裁地撰写了一本《乾嘉诗坛点将录》,把乾隆、嘉庆年间一些有影响、有个性特色的诗人,分别以《水浒传》梁山泊英雄好汉108将排座次,如把沈德潜喻为托塔天王晁盖,把袁枚喻为及时雨宋江,把赵翼喻为大刀关胜,把黄景仁喻为行者武松.
        除了诗人队伍庞大雄壮以外,名篇佳作也是层出不穷。 如袁枚《独秀峰》一诗的中四句云:“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三百六级登其巅, 一域烟水来眼前。”《寄聪娘》一绝云:“一枝花对足风流,何事人间万户侯!生把黄金买离别,是侬薄幸是侬愁。”蒋士铨的《五人墓》也是名篇,诗风悲慨苍凉:“断首犹能作鬼雄,精灵白日走悲风。要离碧血专诸骨,义士相望恨略同。”其五律《湖上晚归》中二联颇有唐人气息:“败叶存秋气,寒钟过两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赵翼的《赤壁》一律颇有名气,其后四句云:“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古战场。近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夫唱沧浪。”与晚唐名家无甚区别。姚鼐的“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夜起岳阳楼见月》)、“百年身世同云散,一夜江山共月明”(《别梦楼后次前韵却寄》)诸句,几与大历诸子同调,不相上下。黄景仁的名篇似乎更多,《都门秋思》四首、《感旧》四首、《杂感》、《秋夜》诸七律都为传世佳作;《绮怀》中的“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诸句,更为后人所激赏。难怪赵翼在《论诗》绝句中曾充满自信地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有超越李杜或李杜再生的豪情。
不仅仅是名篇名句,这一时期的诗歌主张和诗歌理论也十分活跃,如沈德潜在王士祯提出“神韵说”之后,又提出了“格调说”的论诗主张,并继王士祯之后主盟诗坛。随后袁枚又针对沈德潜的“格调说”提出了“性灵说”的论诗主张,与沈德潜的诗论大相径庭,并继沈德潜而主盟诗坛。不久翁方纲又提出新的论诗主张“肌理说”,又让人耳目一新。况且这些诗人几乎都有自己的诗话,如沈德潜有《说诗晬语》,袁枚有《随园诗话》,翁方纲有《石洲诗话》,赵翼有《瓯北诗话》,洪亮吉有《北江诗话》,李调元有《雨村诗话》凡此,都说明了这时诗坛的繁荣、热闹与活跃。


        唐人应试诗选本的剧增与风行


        科举考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影响到出版、文学等各个方面,以康熙晚年想改革科举、在后场“减判增诗”为例,立刻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为了学写应试诗,仅在康熙乙未(1715年)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