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一个人的浮世之欢——关…
最新热门    
 
《浮生六记》审美式情感阅读

时间:2009-8-8 16:42:23  来源:不详
赍恨以没,谁致之耶?余有负闺中良友,又何可胜道哉?!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话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四、山水中的寄情
  
   从《坎坷记愁》的血泪中走出来,迎面而来的是三白的一段叫人心思之神往之的《浪游记快》,似乎文章一改了《坎坷记愁》里的悲苦之气。经历了《坎坷记愁》的苦之煎熬,三白的《浪游记快》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对自己精神的抚慰,是一种痛苦的畅快宣泄,经过了人生生离死别,丧妻亡子之痛,三白退回到自身的精神世界里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庇佑。本来,山山水水的大自然是人类直接的生活之外的一切,是人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不多的内容。寄情于山水的写意生活是超越于生活之上或者生活之外的产物,人类只有舍弃或者否定原来的生活或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才能进入山水的境界。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如果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和谐,那么就意味着人类自己自身生活的某种不和谐,一种否定生活的状态就出现了。
   这种寄情于山水自然,忘我地对生活,对生命快乐的追求,使得人类对自己的痛苦可以暂时忘却。幸福与痛苦原本就是生命之花的两朵并蒂花,人类感受到生命之愁苦,生命之烦琐,生命之无奈,却永远不会为之所拘束,正如书中三白在记一次快游后叹道:乃愁苦之中之快游也。
   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小人物,三白是无能为力为自己个人的幸福,积极、自由、主动地采取什么有效行动的,所以,他转头移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愉悦乎性情,陶陶然暂忘人生琐碎与失意,这未尝不是一种美好的生命形式。
  
  五、结语
  
   以上,笔者尝试着以读者主体的身份阐述了《浮生六记》前四卷的审美体验,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出现了一种文学审美思潮——接受美学。这种思潮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在于:鲜明地标出审美主体是艺术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而接受主体的特征表明接受不是对作品“原意”的追索或还原,而是主体的理解、阐释过程,是主体自身独特存在方式的体现。即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的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去触摸,去体验审美主体,通过作品与作者的“对话”是富于个性化的,对于其他欣赏者来说不具备必然性和普遍性。
   整部《浮生六记》中,三白的情感一直表现的是对人生的执著和生命的肯定。这种生命的意识渊源于中国人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心态。在《浮生六记》中,三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了对生命的体验之中:生命的魅力,生命的快乐,生命的起伏,生命的忧伤,生命的节奏,生命的短暂……种种体验纠缠在一起,并且互相融贯着,三白的真实的生命体验显示了中国美感体验的最强音,表达出了中国人的最高的理想人格:一个对人生持有明慧悟性的达观和放浪的人;一个永远置身于审美环境中而不旁逸斜出的人,他不去占有,但却不会忘却欣赏,并不创造却善于发现,人生的每一瞬间,他都不难从中寻觅到耐人寻味的美。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