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藏名诗各一首
历史上知名的阴阳师
最新热门    
 
唐知名诗人之层级分布与代群发展的定量分析

时间:2009-8-8 16:43:23  来源:不详
军事上的“中兴”和社会现实的刺激,便迅速聚集了一批知识结构更为充备、创作指向更为明确的诗人,从而拉开了大变唐诗的序幕 ⑨ 。由于此一代群所需准备时间较为短暂,其后又未遭遇大的突发事件,所以,高潮之后,落潮的幅度就小一些;加之此期几位一流诗人的创作终结期较晚,如白居易、刘禹锡、贾岛等人直到武宗会昌年间(841—846)还在世,而此时第六代群的杜牧已四十岁左右,李商隐也年已三十岁,这种代群间年龄上的相互交叉和创作上的前后汇融,不易产生代群更迭中大的落差,其过渡也就自然显得平缓一些。

以上,我们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唐知名诗人的层级分布与代群发展的有关问题。可以认为:唐诗人的知名度除与诗歌质量等因素有关外,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确与其创作数量呈正比例的关系;诗作量达到中产层之上限即百首以上,是成为知名诗人的一个基本依据;而就唐人的创作实际言,多产层和高产层分布的知名诗人数最多,正是他们,构成了唐诗作者队伍的主力阵容,并在初、盛、中、晚四大时期形成各具特点的七个代群,在潮起潮落的更迭变化中,呈现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些现象所包蕴的更为深刻的内涵,仅凭借定量的分析还不易得到充分的发掘,我们希望能在日后的研究中,对此予以进一步的探索并给出较为合理的阐释。

戴燕评议

谈两点感想。读这篇文章,使我想到20世纪80年代金观涛、刘青峰的那部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所带来的冲击,以及此后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对它的种种评论,并指出它在方法上的局限。本来认识到这种局限,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可惜的是,随着两位作者80年代末的南下,这部轰动一时的著作的影响力,到今天已经消失殆尽。所以读这篇文章,对作者将社会科学方法运用到文学史研究当中的勇气,首先我是非常钦佩的。

不过,接着80年代后期对金观涛他们那部著作的讨论,对这篇文章,我也想提两个问题。第一,引入社会科学方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文史研究所描述的唐诗景观,还是只作为传统研究结论的一种补充、佐证,亦或只是将一些结论数字化?第二,以我粗浅的了解,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有较强规定性的,好像如何采样,往往直接影响到结论是否可靠。这篇文章在讨论唐诗作者的知名度与作品数量关系的时候,统计的依据却是《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等,那么据此统计的作品数量,是什么意义上的数量呢?文章又说作者的知名度最后取决于诗歌质量,这个质量又是根据什么样的标准确定的?而由此得到的知名度,是当时的还是历史的?这恐怕都要有些交代才好。

傅璇琮评议

同意戴燕同志对此文肯定的评价。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确应注意掌握现代科技手段,这篇文章选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是颇有新意的。不过我觉得,我们对古代作品的流存与传播,还要注意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客观条件。唐代还未用雕版刻印文集,只靠抄写,这就有不少作品失佚。如元稹、白居易以写新乐府著称,但他们最初是受其友人李绅启示的,李绅有《乐府新题》20首,元稹因之而写12首,白居易扩大而写至50首,但李绅的20首,后来却一首未存。可能因定量分析,尚永亮先生等文中对中唐较具影响的诗人就未列李绅之名。又白居易曾为同时友人元宗简文集作序,记其有诗近700首,并称其诗“轴轴金玉声”,但元宗简没有一首诗传下来。又如盛唐时王之涣只存诗6首,但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均为流传千古的佳作。因此我建议,将低产量而可列为佳作的,作一统计,加以分析;同时可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诗文集,其存佚情况,也可作一检核。

注释

①文章,在这里是广义的,指一切文体的“文章”,文章学在诗即为诗学,在词即为词学,而要归于“文章”本身。

②中国古代没有独立存在的美学,在文学方面,美学乃至哲学观念,是含摄于文章学之中的。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心雕龙》上述文章学观念与架构,已涉及现当代西方美学,诸如心理学美学、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美学等等所讨论的重要命题,尽管它有所不足,却已对西方美学中聚讼不已的基本命题,给出了中国式的解答。也因此,文章学,并不仅仅是文章作法。

③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其一,此处统计的作品量只是目前存留的唐诗作品量,其与历史实际无疑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二,在3228位唐诗作者中,大部分人都有较明确的时期归属。对少数跨时期的过渡性作者,或根据其主要生活、创作时段,或参照文学史上的习惯划分,将之酌情划归某一时期。由于唐诗是一个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本无划然可断的起迄年限,很难绝对地将所有诗人诗作分割到五个时期中去,我们之所以进行这种划分,是为了从整体上较为科学地把握诗人的时期分布和唐诗的发展脉络。详参拙文《唐五代诗作者之地域分布与北南变化的定量分析》的说明及该文所列《唐诗数据分析总表》。

④表中括号内数字为虽有诗名诗集见称于世、但无作品流传的作者数。对这些作者,本文一并计入总数。

⑤上述代群划分主要是一种宏观的整体上的把握和处理,在实际中,少数生活在前后期交接处的诗人,其分野往往是犬牙交错,亦此亦彼的。对此,我们在参照该诗人的生卒年、主要创作期的同时,还顾及其诗歌风格的形成时间,予以尽量合理的划分。如杜甫、岑参,二人虽均至代宗大历五年(770)方辞世,且晚年杜甫还有不少力作,但其主要创作期及诗风之形成是在天宝前后,故自当为盛唐诗人。又如贾岛,卒年为武宗会昌三年(843),后世多因其与姚合有交往且二人诗风相近,习称“姚贾”,将之视为晚唐诗人。但从其生年(779,与元稹同龄,仅比刘、白、柳诸人小六七岁)和他与韩愈等人的密切交往看,从其瘦硬诗风的形成时间看,则理应将其划归中唐。

⑥在第五代群中,孟郊生于天宝十年(751),长韩愈十七岁,而与上一代群之严维仅差三岁。如仅从年龄看,将之划归上一代群亦未为不可。故此处计算取权变之法,姑以韩愈之生年为此一代群的起始年。

⑦据王兆鹏先生《宋词作者队伍的定量分析》的考察,宋代著名词人群的出现周期亦为五十年左右。

⑧其中第四代群至第五代群、第五代群至第六代群的间隔稍短,这是因为第四代群主要活动在大历年间,而大历仅十四年时间,与此后的贞元相距极近;而第五代群、第六代群部分诗人之创作活动在时间上颇有重合处。

⑨参见拙著《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文学考论》上篇第三章的有关论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