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五行和人体的对应关系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
生辰八字常识之四柱五行…
自然五行与人体五行的对…
生肖与家居办公桌吉方的…
属相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宗教因素在20世纪中国文…
文化定义•文化表…
新工艺运动在各个国家表…
最新热门    
 
对应表现论――兼论建立生命写作学

时间:2009-8-8 16:44:35  来源:不详
形态”即自我生命形态--悲剧的几个阶段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

文章作为主体生命的表现,作为独立的精神生命体,我们易于明白它是主体生命的心理的表现,还需要更加清醒认识的是它还是主体生命的生理的表现,是二者辩证统一的表现。

1.主体生命的基本生理构造在写作成果中表现为对应的文章结构,如文首、文尾等。

2.主体生命在创造即写作时,生理还成为写作心理的基础,同样表现在文章的组成上。如人的呼吸的长短,决定了语句的长短。再长的语句,一般来说不能长过50字以上以致不能一口气说完。又如心脏的跳动是节奏产生的基础。

3.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生理的整体状况必然表现在文章中,从文章的词语、情绪和风格,可以看出人的身体状态甚至寿命长短。这在古书中有很多记载。可想而知,一个大病在身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雄壮威武、明朗健康,最有可能的是文章气促音低(或声嘶力竭),语言无力,软弱短小,勉为其难。马步升在《随笔》(1999.1)发表的《婉约情怀》一文中说到秦少游:“……当他吟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时,他的心智、志向和躯体都被愁淹没了。当时的丞相曾布见到这阙《千秋岁》(笔者注:少游选择词牌有意无意地揭示了自己的潜意识中的隐忧)词,即说:‘秦七必不长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有此预感的还不止一人……”人们还常常从一些年纪小的人的文章中看出,作者才气和精力过于显露和挥发,以致可能早早夭折。

4.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即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性格也整体性地表现在文章中,在成熟的文章中甚至成为风格。文学史上所谓的豪放派、婉约派,就可以说是两类不同气质和性格的人所形成的。大观园中,粘液气质、弱小性格的惜春是不可能作出胆汁气质、刚强性格的探春的诗词来的。当然,这些都是从总体上来说的,正像一个人的气质或者性格是以一种为主兼有它种,在一个人的所有文章中也可以是一种整体特点或者风格为主,兼有别种。总之,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必然表现在文章写作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生命写作的认识是成立的,生命写作学的建立有着理论认识的深厚基础。

写作生命化的过程及其对应表现

    从生命写作的过程及其成果即文章精神生命体的元素来看生命写作,是更加具体的理论深入。写作过程一般都作为“三段论”,但有各种各样的划分。笔者有专文探讨,认为写作过程划分为构思阶段、成文阶段和发表阶段最为恰当。以下我们按照生命写作的进程来作以阐述。

    一、构思——受精并孕育精神生命的阶段。首先,有着潜意识中民族生命遗传的主体生命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如思想修养、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等,并争取这些素养在一个高层次上统一起来。接着,主体生命从社会生活群体生命及自身生命中选取材料——这些材料将成为文章的血肉。第三,主观的能动和客观的选材产生碰撞,其火花即为灵感。这是生命各种因素和信息的有机的机遇,可以比喻为新生命的受精。由于它的高妙复杂,以致于人们不由得不感到古代算命所讲究的时辰、地相和人缘的神秘莫测的作用,称为天作之合。第四,提纲设计。人们都知道,生命的受精是一刹那的事情,而孕育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是理智的行为。在这一环节,主体要把握全篇,主要是主题——核心和结构——骨胳。结构被分为人的生命那样的“三段式”:开头、中间(肚)和结尾(动物一般都有,极个别的特例如人类进化而取消了尾巴;有的文章也不需要结尾)。标题作为文眼最先出现。主题作为核心,是生命自由创造本质的集中表现,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不是体形,而是心灵、智力、灵魂),因此它有着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二、成文-精神生命的诞生养育阶段。 这时,语言作为精神生命的细胞,成为基本的材料。而表达方式则是细胞组成的各种皮肤;正像皮肤有头部的、面部的和体部的分别一样,表达方式也有叙述、议论、说明、抒情和描写之分。这一阶段,首先要起草。起草应是生命的自由整体运作——任意起草,仅仅在提纲这一理性的时隐时显的观照之下。这时,深藏着民族及人类原始生命的基因信息的潜意识起着巨大的主流作用;生命发挥到了极致。于是,随着人的精神状态如感情的高昂还是沉静、逻辑的有力还是隐蔽,形成了相应的文气——阳刚或者阴柔的内在的整体状态,语句也相应地抑扬顿挫、长短相间。而且,线索——文脉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接着,修改文章——修饰调治和养育。这一环节是清醒的理性的行为,往往要反复进行,时间长久。最后,一个新的生命出现了。

    三、发表-独立生命体定型并走向社会的阶段。首先,定稿——定型美化文面,让文章体面的环节是少不了的。接着,写作主体将这一精神生命体进行投稿——送出家门。让社会去接受或者拒斥,也许它适应了社会的某种需要,得到发表并产生效应——接受并反馈。社会群体生命接受了这一精神生命。

写作的最终目的是生命化的

    人类写作的最终目的,正如一切科学综合起来的目的一样,是人的生命体层次的提高——美的高级生命。文学艺术创作没有实用的目的,供人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心灵境界。这是创作的最终目的。科学文章的写作,起到了某些实际的作用,但最终来说也是完善人的生命体(主要是心智的真和善的极限深入),并与美化人的生命体的文学艺术的作用辩证统一。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层次,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于人类整体而言,这一点是所有科学都要达到的大道,在每一时代都提出了生命的楷模。今天的理想人物的内涵,决不同于历代相对的理想人物,而未来的理想人物可能是我们今天不能完全把握的。二是对于写作者本身而言。对后者,下面作以简述。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写作成才。还应对写作人才的层次和类型进行分析,这是因为对写作人才的认识至今还未见到比较系统而清晰的认识。古代文论早有一些笼统的看法,如“有第一等之人,斯有第一等之文”,再如“经史子集”的分类及由此引起的人们对于人才的评定。写作人才的衡量应以文章的社会作用大小为标准。

1.“圣人”,以有文学性的鸿篇巨制对人类社会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如马克思,他的论著具有磅薄的气势、精美的语言、恰当的用典和巧妙的手法。

2.“哲人” ,以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一系列文章或作品,充实了人类精神的宝库,对社会生活产生了相对显著的作用。如佛罗伊德,他的论著在人的自我认识上具有独特的精神分析发现。

3.“诗人”,明确地注重文章的社会作用,其中大都是社会政治作用。如李四光,他的“新华夏体系”的地理学说对于中国工业的发展作用巨大。

4.“文人”,往往以写作为业,才华横溢,著作等身, 但是境界平凡,不注重社会作用。如琼瑶。

5.“才人”,具有一定的写作才能、发表若干有独特性和应用性文章的人。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才。这五个层次,自上而下,数量自少而多。可以分别以一个字来概括:德(圆满高深的道德)、智(智慧更为突出)、体(指体用实践)、能(指写作发表能力)、用(指生活应用)。生命,是写作的一切。 

                                文体是对应于主体生命的精神生命群体

生命写作孕育出一个精神生命体,这是自我的永生的灵与有限的肉的辩证统一,是生命的大欢喜。需要再加辨析,精神生命体要有类和种的划分,即文章有各种体裁。反过来说,文章体裁是对应于写作主体生命的,有什么样的主体生命或者写作即时取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就有什么样的文体,对应清晰。

文章这种精神生命体,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人类基本思维并以科学语言(真实、准确、实用)和文学语言(心理化、生活化、个性化)为准,分为两大类。

    一、科学文体,一一对应于它们的作者群体,其特性是相同的,都讲究客观的基础、准确的反映和社会的应用。以议论表现手段为主的议论文,中心在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以说明表现手段为主的说明文,重在对于客观事物的静态的介绍。两者的作者都是具有较高抽象思维水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人员。应用文是较为特殊的科学文体,应该承认应用文同样有着独到的认识和准确的反映。应用文是各种以科学思维为主导的作者写作的。科学文体中有一个易于混淆的种类是讲究客观真实的记叙文,如新闻及报告文学,其作者是是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标准的新闻工作者。

    二、文学文体,一一对应于它们的作者群体,其特性是讲究主观的发挥、心理的表现和人生的审美。诗歌最为极端,正像诗人最无规则一样,有着心理活动的真实的直接表现,不需要依靠、只是自由地借取外在事物的反映,语言讲究多义性、跳跃性、音乐性和可感性。散文、小说、剧作等文体,则讲究前提性社会事物的反映真实,但最终要表现主体生命的本质。它们的作者都比诗歌更多地需要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这些作者在写作和生活中的行为,与诗人的行为是大不一样的。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主体生命即时的取向是科学思维那就不会创作出文学类的精神生命体,反之亦然。
 
本文突出、强化和完善了写作是一种生命的对应表现这一认识,以促使人们更加清醒地对待写作的生命化,进而建立生命写作学。本原和表象不能再被剥离。热切地希望写作成为更多人的一种最佳生存方式,让更多的人进入写作人生,也就是创造人生和审美人生。由此建立的生命写作学,不但是高尔基所说的“人学”,而且应该是生命个体进而民族及人类生命群体的美化学和成功学。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