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推荐几个文艺作品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走…
竞选大队文艺委演讲稿
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串…
打造文化品牌  繁荣文艺…
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研…
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
20世纪《论语》散文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文艺批评中…
古代文学论文《怎样看待…
最新热门    
 
文艺批评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

时间:2009-8-8 16:45:05  来源:不详
在新媒介环境下,专业的文艺批评需要重新自我反省、自我定位,重新进入文艺流通的循环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权威。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人人都能够成为艺术家、评论家;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见解和思想。互联网,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艺批评的格局。可以说,人人都在成为创作者,人人也都在成为批评家。过去,依赖媒介的稀缺性而获得话语垄断权的专业文艺批评人今天被互联网这一公众共享媒介所解构了,而专业批评人的“批评”也被海量的“业余”批评者的声音所淹没了。
  专业批评人过去所“专有”的媒介已经不再专有,互联网让所有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媒介;专业批评人的知识专利也被稀释了,泛滥的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文化产品和方便智能的互联网,使所有人都可以利用信息的方便检索、收集而成为专家和行家;专业批评人语言修辞的优势也不那么重要了,发达的教育和更发达的媒介,让很多非专业人士同样可以自由流畅、华丽风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批评者不仅被无数的业余批评者所淹没,甚至也被边缘化了,发表专业评论文章的专业报刊的单期发行量不过区区千百册,而任何门户网站首页链接的博客文章在一天之内就可能带来成千上万的点击量,何况某些专业人士所撰写的评论文章,也往往并不比那些网络上的影迷、书迷、游戏迷、电视迷更专业、更具有信息量,甚至文字和体验也不如一些业余写手鲜活、生动和犀利。
  应该说,这是我们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进步。文化不再被少数人专有,话语权也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在新媒体的消解下,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的特权被剥夺了。工农兵学商,都成了艺术的创造者和评判者。当年我们曾经感慨,写诗的比读诗的人还多,今天我们可能也不得不感慨,写评论的人比看评论的人还多。许多业余评论家,已经不仅活跃在各种网络上,甚至开始从网络走向传统媒体,冲击着专业评论人的位置。传统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艺术已经不再是被艺术家们所占有,艺术和艺术批评都变成了“人民”的共同事业。
  在新媒体的挑战下,专业批评者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
  其一,逃避新媒介带来的话语喧嚣,钻进学院的象牙之塔。
  一些批评者选择了学院批评的道路,使用专业学术话语系统对文艺的文本构成、文本意义进行专业解读、分析和评估。这类批评发表的主要载体是专业学术刊物和专业的学术会议。其主要作用是运用、检讨和反省专业学术知识和分析工具,主要的流通范围局限在专业学术领域和本专业学生。这类精英批评有助于对于理论工具的完善和积累,是文艺批评的基础性学术工程。但目前,由于多数专业评论人都选择了学院批评道路,人数众多,造成大量劳动力廉价浪费;与此相关,由于领域狭窄,竞争激烈,也造成难以获得理论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甚至可能陷入滥竽充数、沽名钓誉的名利场,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学术发现很少,同质同平面重复叙述的知识却过多。
  其二,面对新媒介的挑战,专业批评者进入大众媒介领域争取应有的话语权利。
  批评的重要功能,其实是在创作者——作品——接受者之间架起一座传播沟通理解的桥梁。但是,随着新媒介的发展,专业批评却越来越忽视或者放弃了这种桥梁功能,几乎很少有读者和观众会按照专业评论者的意见选择艺术,反而是许多业余的评论,作为新媒介条件下的“口碑传播”形式引导了读者和观众去接受艺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的失语,并不是说批评家少了,也不是批评文章少了,因为我们还有众多的文艺批评刊物以及众多的期刊和报纸刊登文艺批评,而是我们的专业批评失效了。
  造成专业批评失效的原因众多,而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往往在于:第一,不少专业批评过于坚持原理判断而缺乏感性体验,无法引起读者、观众的情感认同;第二,过于执著于经典标准而不能与时俱进,曲高和寡、孤芳自赏,不能与当下读者、观众,特别是成长背景、文化背景和艺术素养都完全不同的青少年读者、观众的审美趣味相契合;第三,文风陷入文字概念游戏而缺乏更加平易、交流的日常表达;第四,艺术价值观保守、教条和偏见,忽视大众趣味以及大众趣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第五,批评动机受到权力者、媒介和创作人、制作人的利益诱惑而失去独立性和诚实性,蜕变为失去公信力的“御用批评”,甚至“雇佣批评”。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批评不仅会丧失威信,而且也会慢慢带来批评者批评素养的普遍降低和人格尊严的下降,而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甚至也包括创作者,对专业批评会产生越来越深的信任危机。1980-1990年代,批评者与创作者互动共进的局面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第五代导演与电影批评人曾经共同创造中国新电影的辉煌已经成为后不见来者的历史记忆。在专业批评失效的背景下,批评的意义受到了深刻的怀疑,而媒介的发达和互联网的普及,则使许多非专业评论人成为了引导读者和观众消费的“权威”。
  事实上,与非专业的评论人相比,专业批评者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不仅有长期积累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有社会分工带给他的专业时间和精力,他完全有可能像一个专业的美食家一样,架设起文艺作品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专业批评需要重新自我反省、自我定位,重新进入文艺流通的循环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权威。
  第一,要在尊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坚持真善美的主流价值判断。
  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层化、环境的宽松化,社会价值观已经越来越千差万别,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差异性。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坚信,正如真善美是人类进步的方向一样,也是艺术追求的目标。尽管“新奇怪”,甚至“情色”、“暴力”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但是专业批评家有责任坚持、放大和传播艺术的真善美价值。而且,归根结底,无论多么多元,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一种情感纽带来相互沟通、相互认同,而真善美始终是艺术为人们提供的精神家园,宣泄、释放最终将成为文明建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正如泄洪最终正是为了堤坝的安全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只有呈现了这样的终极价值,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第二,要在理性知识工具的帮助下,尊重艺术的感性经验。
  如果说,对于大量的非专业批评来说,个体的感性判断往往多于共享的理性分析,那么对于专业评论来说,往往又可能是理性判断大于感性体验。如果专业批评的理性分析能够真正更接近于大众的审美经验,或者说更能解释和引导大众的审美行为,那么就必须以艺术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事实上,不少的专业评论往往过多地被“概念”淹没了体验,被历史的定律隔断了当下的感受。实际上,只有批评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达到某种契合的时候,批评才真正具有力量。
  第三,要在理解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与时代的同步。
  专业批评者,往往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经验”,这也是专业人士所具有的“专业门槛”的体现。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新媒介时代带来的信息流通的规模、速度以及信息交流的互动性、非线性,加上文化被网络所平面化、分散化,应该说,许多传统的艺术标准在今天都面临挑战。尽管我们很难说传统和现代什么更好、什么更差,但我们至少需要保持对时代变化的一种尊重。没有任何艺术标准不可以改变。艺术总是与人的需求相联系的,当人的生存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艺术的标准也会发生改变。事实上,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所以,专业批评者有时可能比非专业批评人背负的历史包袱更重,这就需要我们把历史当作一种建设性的知识财富去建设性地面对艺术的当代形态和当代意义。只有这样,专业批评才能在新媒介背景中,显示自己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第四,要在各种功利主义的诱惑面前,保持批评的独立性。
  艺术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权与钱当作工具。随着艺术领域的市场化,艺术的商业属性正在被高度放大,而批评在这种背景下,不仅可能被御用,也可能被雇佣。对于批评者来说,独立的判断和表达,不仅是作为知识分子的基本伦理,而且即便从功利角度来说,当批评被施舍的时候,其实就是批评被蔑视的开始。无论是御用或是雇佣,其实最终都会将批评引向失去尊严和失去尊敬。
  第五,要接受媒介环境的挑战,成为新媒体领域的弄潮儿。
  现在,网络媒介已经成为文艺批评信息传播聚集、设置议程的最重要的载体。但大多专业批评人却还局限在传统的报刊媒介上发表自己的声音。事实上,今天的新媒介,就其互动性、及时性、播撒性、聚集性来讲,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介。因此,主动进入新媒介领域,是专业批评不可回避的选择。最近,一些批评人自己开设个人博客、个人网站、个人主页,往往能够让批评的声音更容易传播,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当然,由于互联网那种点对点的匿名传播方式,使得网络的草根特点和某些非理性特点被呈现出来,权威、专家往往会面临更大的草根叛逆的风险和挑战。尽管如此,专业批评如果放弃了新媒介的阵地,其实就是放弃了对艺术流通的影响。当然,在网络上,由于话语缺乏身份辨识,往往需要通过话语表达的爆发式、负面性、极端性才能引起关注,这些非理性因素对文艺批评的客观、平衡、公正性会带来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专业批评者由于具有特殊的批评身份,往往需要借助更加理性的态度和更加负责任的方式来传达批评意见,为批评提供理性支撑。
  应该说,经验性的文艺批评有其存在的充分合理性,但是如果专业批评都局限于经验批评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将批评的生存空间变得狭窄而局促。专业的知识、理性的工具,参与到新媒介环境中的艺术与观众的传播活动中,用个体体验和专业素质去发现、鉴别文艺作品并向公众推介有价值的文艺作品,为批评注入更多的“行家”色彩,其实更是批评的责任。
  专业化批评,在今天这种文艺作品产品化、文艺产品供大于求的现实状态中,其意义不能低估。由于出版和媒介行业的迅速发展降低了发表门槛,也由于公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降低了创作门槛,加上互联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各种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发展也降低了文艺制作的技术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提供者,使中国的文艺作品出版发表的数量众多,发布的渠道也日益多元。在这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职业批评家的工作就是从这些“泛滥”的作品中,找出那些具有稀缺性同时又能满足接受者需求的作品,并用通俗简单直接的方式,告诉那些可能对这些作品感兴趣的艺术消费者们为什么和如何去接受这些作品。实际上,批评者就是一个可以提供价值判断的搜索引擎。这种批评甚至也可能会借助评分、打星、排行这些过于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读者、观众、听众作出消费选择和决定。这类批评,一方面将有消费价值的作品传播给消费者,一方面也可以将消费者的选择反馈给创作者,为艺术生产和流通提供一个传播循环的中介。
  如果我们的批评者能够用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精神,也用自己对大众趣味的了解和尊重,帮助消费者更准确、更方便、更及时地寻找到适合他们需要的文艺产品,在艺术判断力上与大众消费者保持“领先一步”的专业性,既不过于超前变成曲高和寡,更不明显滞后成为喜剧笑柄,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这些产品的精华,同时也帮助他们在消费这些产品时提高自己的鉴赏眼光和能力,那么,中国的专业批评就可能成为中国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不仅旁观而且参与到艺术的生产流通过程中,重建文艺批评与创作、与接受者、与艺术行业和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批评,在这里既扮演着一个软性的“看门人”的角色,也担负着一个艺术“导游”的角色。
  因此,在新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