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褊狭与空洞的现代性——评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

时间:2009-8-8 16:45:21  来源:不详
一定的人生与社会语境中展开的,因而必然是历史的具体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是中国社会现代性的文学呼唤与表现。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平衡的显现,除了各种现代性相互冲突激荡的作用外,更重要的还受到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不同时代的不同历史焦点的制约。正是由于在倾斜的历史语境中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和启蒙主义的思想诉求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主线,因而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叙事与启蒙主义的文学叙事必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潮流,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互补、冲突激荡的旋律勾画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致力于世俗欲望和颓废想象的现代都市通俗文学叙事必然被压抑到主流文学叙事的视野之外。而在20世纪末,当文学的民族国家建构已基本完成,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经使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运行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中,宏大的启蒙叙事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的时候,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性与启蒙的现代性也就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结”,过去被压抑的欲望叙事、私人叙事、颓废叙事就凸显出来成为主流的文学叙事。这种选择,表面上看来,固然是“许多求新求变的可能相互激烈竞争的结果”,更深刻的还来源于中国现代化历史道路的新发展、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学构造。[10]我们将中国文学之现代性划分为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民族国家建构的现代性、文学现代生产方式与机制的现代性、文学自律性的现代性与现代都市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等多重内涵与多种向度,虽然也能大致描述出它们的基本线索,但是更多的还是一种理论抽象的结果。在实际的文学中它们常常是相互缠绕、共生互补,融合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前面提到,文学现代生产方式与机制的现代性构成了所有其它现代性共享的前提与基础。而《现代性》也提到作为“五四”启蒙文学大师的鲁迅的作品又“见证了传统阴影下,书写现代性的风险与暧昧”(第27页)。“终其一生,鲁迅对颓废的信念始终与他对现代的渴求密不可分”(第36页)。而晚清狎邪小说所塑造的“落魄畸零形象,必曾影响下一代郁达夫等人的颓废美学”(第12页)。与此同时,压抑也并不是排除,某些现代性内涵与面向,如《现代性》所着力发掘的颓废与世俗的现代性,虽然处于历史发展的弱势地位,但是它们始终在场,也参与建构与勾画出文学发展丰富多样的形态与色调。如同《现代性》所说“既名‘压抑’,上述的诸般现象其实从未离我们远去,而是以不断渗透、挪移及变形的方式,幽幽述说着主流文学不能企及的欲望、回旋不已的冲动。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另一种迷人的面向”(第11页)。在对中国文学现代性及其历史发生与发展作了如上的探讨与梳理后,再回到王德威被许多人重复谈论的命题“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我们就要说这是一个伪命题。“五四”并不是“晚清以来对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收煞——极仓促而窄化的收煞”(第56页),而是对晚清现代性的承接与发展——符合中国独特的现代化历史要求的极丰富并富有张力的发展。只有在后一意义上,即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学意义上,“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这一命题才是成立的。

 


注释:
  [1]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2]参见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1期。
  [3] 郭沫若《编辑余谈》,《创造》季刊第一卷第2期1922年8月。
  [4]例如《现代性》所发掘的“黑幕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批判抒情小说,以及侠义小说等文类”(第28页),以及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作家早已进入文学史,有些并且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5]《月月小说序》,《月月小说》1906年第1期。
  [6]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523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7]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4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8] See Peter Burger,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Minneapoil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35-54.参见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第八章,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参见清峻《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0]参见拙文《王朔现象:宏大叙事的消解与大众文化(文学)的崛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拙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中国现代文学的多重视野》新星出版社2005年3月版。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