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2009年公务员工作总结
盘点2008“最”八卦房产…
男模成上世纪男色启蒙
杭州飙车肇事者罪名待判…
西方画家笔下的几个世纪…
2008年度品牌价值榜TOP…
华为艰难拿下印度BSNL2…
房产八卦:普通商品房最…
我们中国成最大经济体需…
求测:2009年后半年运势
最新热门    
 
20世纪西域古典戏剧文本的发掘与研究

时间:2009-8-8 16:46:13  来源:不详
986年第2期) ,他认为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不能划入戏剧文学”, 而应归属于“叙事文学中的讲唱”。戏剧史学家曲六乙在《宗教祭祀仪式:戏剧发生学的意义》 (《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代序”中对此观点持“保留意见”,他指出中国戏曲“许多剧种的剧本文学脱胎于说唱文学”。诸如“西域戏剧”或“敦煌戏剧”貌似讲唱,但能“搬到舞台上进行演出”,对此现象很值得深入研究。

关于古代西域佛教戏剧的历史与学术价值,国内专家见仁见智、各抒其见,季羡林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中高度评价:“吐火罗语的发现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文学史来讲,它保留了一些剧本,比如长达二十七幕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比用汉文写成的剧本早六七百年。”此剧作“流行于中国唐代,它比戏曲繁荣的宋、元要早得多,《弥勒会见记》剧本的发现对中国戏剧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黎蔷赞同季羡林与耿世民的意见,并指出中原地区广为流传敷演的目连戏导源于西域佛教戏剧,“目连救母”戏剧情节实最早出自《弥勒会见记》 (《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关系之研究》,《戏剧艺术》1986年第3期 ; 《中国最早佛教戏曲〈弥勒会见记〉考论》,《中华戏曲》1999年第23辑 ; 《敦煌学中目连与目连戏》,《戏曲研究》1990年第38辑) 。

三 古代西域多民族戏剧之体识

古代西域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誉,为羌、塞、氐、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吐蕃、回鹘、蒙古诸多民族的栖息之地,故此西域戏剧也呈现纷繁复杂、千姿百态之风貌。

在远古时期,据《穆天子传》载西周第五代国君周穆王曾经西巡   山,“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周穆王宴乐歌舞后又在昆仑山观赏《偃师》傀儡戏,为此大为感叹:“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西汉初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对中原乐舞与戏曲发生重大影响的“胡角横吹”与《摩诃兜勒》。因西域各民族与中原汉族文化的频繁交流,此地亦产生胡汉文化交融的西域戏剧新品种。艺术史学家金维诺与李遇春在《张雄夫妇墓俑与初唐傀儡戏》 (《文物》1976年第12期) 一文中,对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和绢衣木俑七十多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批“雕木为戏”的“初唐傀儡”中,有表演“弄参军”的,有“女优装扮生、旦角色演合生”的,有“八人或十六人的队舞”饰演“俳优之戏”的,还有“表演《泼胡王乞寒戏》”的,对探研中国戏剧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域喀拉汗王朝著名回鹘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于1069—1070年间编撰《福乐智慧》一书,共八十二章,长达一万三千余行,中外许多学者认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劝诫性诗剧。德国女学者葛玛丽在评介《弥勒会见记》时指出:“维吾尔文学作品不只是为了阅读,有些甚至是为背诵和搬上舞台而写的,这一分析也适用于《福乐智慧》。”郎樱女士在《福乐智慧与东西文化》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八章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舞台场景”、“矛盾冲突”诸方面论证,《福乐智慧》拥有完整的“戏剧结构”,有着“鲜明的戏剧特点”。她在《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 (中华书局1996年版) 论定应“将《福乐智慧》划归为诗剧题材”。

与西域多民族戏剧文化密切相关、甚至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如敦煌佛教戏剧与波斯原始戏剧在20世纪有一个被逐渐认识的过程。敦煌佛戏的提及始见于任半塘的《唐戏弄》、刘济生的《宋代歌舞剧目录要》、赵景深的《目连故事的演变》;后于饶宗颐的《敦煌曲与乐舞及龟兹乐》,石路的《释熊踏》中识别S2440卷《太子成道经文》为此类宗教戏剧代表作品,李正宇集前人成果于《晚唐敦煌本〈释迦因缘剧本〉试探》 (《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 确认此文本曾受西域戏剧直接影响,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剧本,作为唐代戏剧遗产,是我国戏剧史上的一件珍宝”。黎蔷在《西域戏剧的缘起及敦煌佛教戏曲的形成》 (《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中也赞同此观点,并认为抄卷记载为“长兴五年(934)”的此文本可视为“我国戏剧史上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完备的汉语剧本”,“比目前所认可的中国戏曲成熟期早三四百年”。

在历史上波斯原始戏剧以中亚、西亚诸教为文化载体陆续输入西域与中原,近年在西安、敦煌、吐鲁番发掘的大量祆教、景教、摩尼教讲唱文本,尤其是在西安市未央区与太原市晋源区发现的北周安伽墓与隋代虞弘墓 (《文物》2001年第1期载《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和《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 的古波斯乐舞、杂戏、绘画浮雕已充分证实此戏剧文化现象。黄天骥在《“旦”与“末”与外来文化》 (《文学遗产》1986年第5期) 中 对元杂剧中的“旦”与“末”的胡语称谓作了颇有见解的考证,并认为中国古典戏曲与“歌舞剧借鉴了梵剧体例,吸收旦末这两个外来语作为角色名称”。黎蔷在《波斯宗教文化与东方戏剧》 (《戏剧艺术》1987年第3期) 一文中认同黄先生的观点,并呼吁国内文学与戏剧史学界重视古波斯宗教与世俗剧,以及“塔齐耶受难剧”对西域与中原戏曲影响的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中外文化关系史学的不断拓展,20世纪大量西域古典戏剧文本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正如孙崇涛先生在《西域戏剧文献的发现及研究》 (《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 中所说:“古代西域戏剧的文献文物不断发现,不仅为中国戏剧史学充实了丰富的内容,也为丝路文化研究填写了新的篇章。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