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门窗位置对人的吉凶影响
说说大居室中家具位置摆…
挂置之位置图解化解
财神该摆在哪个位置最旺…
办公室风水位置学问多
财务室的位置事关公司财…
住宅别墅风水的位置和环…
写字楼风水之什么位置楼…
主管须知的位置风水 好…
建筑的环境位置风水解读
最新热门    
 
“位置意识”与日本战略文化的特点

时间:2009-8-8 16:46:20  来源:不详
>  (一)吉田茂的中国观 
  除了战败初期的贵族首相东久迩稔彦和职业外交官币原喜重郎以外,吉田茂应该说是日本战后第一位首相,他对战后日本的政治家乃至日本政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像他那样生活在冷战条件下的日本人,当然也少不了经常用意识形态的观点来判断中国。1954年,他就曾向美国建议“在东洋设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常设机关”,派遣一些中国通和苏联通到那里进行情报交换和广播、宣传工作,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华侨提供咨询和建议。(注:外務省外交資料第六卷、A-1503、94頁。)吉田的目的,当然是对抗中国和苏联的共产主义。 
  不过,吉田的中国观并不那么简单,他对中国的理解基本是文化层面上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向苏一边倒”的新中国谈过自己的看法。他说:“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人不会甘愿忍受外国人的控制。中国人都有一种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有强烈的排外情绪。”(注:参见上书,第399頁。(注:吉田在这里讲的是中国人不会长久与苏联人友好相处下去,但是,却反映了他关于中国曾经是日本的上位国家的记忆。 
  崇尚英国文化的吉田,对中国有点无奈之感。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不能顺应世界大势,而执行孤立政策或者奉行自以为是的中华主义,结果走上了一条孤立的道路。但是,中国已经不能原封不动地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因此,日本不能把中国视为眼中钉,而必须抱有向好的方向引导的心情。不过中共认为自己的国家最伟大,同这样一个骄傲自满的强国交往当然是很困难的”(注: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第93页。)。 
  吉田茂可以说是跨越战前和战后两个时代的人物,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治以后日本人对中国的上位意识,他不仅批评了中国人的骄傲自大而且还指出了中国人的“不能顺应世界大势”。在他看来,中国人既没有日本人的下位意识,也没有日本人的横向看齐意识。 
   (二)价值观优越感 
  相对于中国,一些日本人认为只有他们才能“跟上新的世界潮流”。中曾根康弘说:“战后麦克阿瑟改革以后,日本接受了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也就是说日本又一次赶上了世界潮流。”中曾根认为,战败使日本蒙受了屈辱,但是从另外意义上说“日本在战败的基础上重新站起来并跟上新的世界潮流,这成了我们面向21世纪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许多国家都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注:中曾根康弘·石原慎太郎永遠なれ、日本、132頁。) 
  从中曾根的话中可以看出,现在日本对中国的这种上位意识具体表现为价值观上的优越感。关于价值观优越感,安倍晋三在其著作中也有所流露。比如,尽管日本与印度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等各方面的差异,但是安倍还是把印度看作亲日国家,主张建立包括印度在内的日美印澳四国首脑或外长会议(亚太民主国家G3+美国),理由就是,这些国家都是所谓的民主主义国家。安倍的意图显然是牵制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为此,他甚至提到必须同已经“民主化”的俄罗斯改善关系和签订和平条约,并幻想着在亚洲能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传统的劲敌俄罗斯在内的由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定期的会议机制。 
  当然,在安倍设想的所有价值共同体中,美国的作用最为重要。他强调“日本与美国在自由、民主主义、法制和人权等价值观方面一致”,两国所应捍卫的东西,除了国家的主权与和平之外,还有这些价值观,反映了他对美国在价值观上的认同感。(注:安倍晋三美しい国へ、129頁。) 
  对于这种超越道德判断的位置意识和价值观优越感,京都大学教授中西辉政毫不掩饰地说:“对于日本来说,同样是‘霸权主义’,美国成熟而有经验的‘霸权’要比中国未成熟而粗野的霸权好多了”。(注:サミュエル·ハンチントン文明的衝突と21世の日本、205頁。)中西的话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和蔑视,但是却不折不扣地反映了一些日本人以位置意识为基础的心态。 
   
  结论 
   
  战略思维具有延续性,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家对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判断也具有连续性。历史上经常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在战略领域不断传来的一些历史的回声,大多不过是战略文化的延续,正像施奈德所说的,战略文化具有“半永久性”。 
  日本改变对中国和西方的下位意识,是从他们赢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战胜了大清帝国和白人国家俄罗斯以后开始的。那时候,日本不仅成了东亚大国而且成了世界大国。于是,他们开始变得桀骜不驯,吞并朝鲜,霸占“满洲”,无视国际合作,退出国际联盟,走上了侵略道路。 
  二战后的日本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却留下一条耐人寻味的轨迹。比如,从战败到冷战结束,日本在保持与美国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推行的是以摆脱战败影响和“走出战后”为目标的外交战略,这期间,他们实现了从战败国到经济大国的转变。而冷战结束以后,特别受到海湾战争的“冲击”以后,日本开始反省以ODA援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外交,摸索成为普通国家和政治大国的战略。 
  日本人自己经常说“不善于进行战略思考”,但这不等于说他们不会以大国为参照物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经常指责中国人头脑里有一种抹不掉的“大中华意识”,意思是说中国人有大国意识。其实,一些日本人的大国意识是很突出的,日本战略文化中的上位意识就是他们的大国意识。有人说,日本在二战后所完成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明治时期所发生的事情的再现,他们通过战后惊人的经济成就,赶上了西欧各国,这个事实既是战后日本东山再起的证明,也是自明治时代许多日本人就怀有的大国梦的实现。 
  本文不想在这里做简单的历史类比,但是从修改宪法、海外派兵、“入常”、争当政治大国等一系列举措,不能不让我们与明治以后日本所走的道路进行比较。一个上位意识即大国意识膨胀的国家将走向何处,确实是值得周边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