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吴中滩簧新考 ——兼谈锡剧、沪剧、梨簧剧等的源头

时间:2009-8-8 16:46:37  来源:不详
民间土戏所唱相结合”,自然也有可能与这滩簧相结合了。所以顾禄才在《清嘉录》中说道:“滩簧乃弋腔之变也。”故也不能把他之所云视为无稽之谈。
    最能说明“滩簧”起自苏州,形成正规苏州滩簧演出形式比其他各路滩簧为早者,莫过于乾隆时各种有关典籍的实证最为有力了。查乾隆卅九年所出的《缀白裘》同集,即今本中之第一集第三卷《算命》一折戏中,有个角色是算命人,他上场时念白道:“慢点,我还要饶它一只‘摊头’”,而这“摊头”即是指“滩簧”的开篇。又,乾隆时著名戏曲家沈起凤所作传奇《文星榜》之第四出,有一个角色是道士,他在念白中也说道:“唱滩王(即滩簧)我是起首”,又道:“《卖橄榄》粗话直喷,《打斋饭》嚼蛆一泡”。这确是苏滩早期的曲目,好在它们至今仍保留着。同时,由此亦可看到那时算命者、道士等人都很喜欢滩簧,否则作家不会这么写的,足见这门曲艺必然普遍流行了,甚至远至北京也已有了滩簧演出。如戏曲编纂家王廷绍说他编辑的《霓裳续谱》,是根据北京三和堂颜曲师所提供的材料,而这本书里就收有“弹簧调一支”、“南词弹簧调二支”,以及为乾隆皇帝上寿的歌舞节目《农桑献瑞》中亦有“滩簧调”。这也足见那时的滩簧调,不仅已到了北京,而且有了高水平的唱家,否则是不能以之进贡的,故又可足证“苏滩”在那时已是很成熟而精美的演唱艺术了。此外,从乾隆年间以来陆续收集到的成书曲本或抄本来看,苏滩的曲目、剧目也大抵与锡剧的相同,但它们是在锡剧形成以前就已经有了。如上述的《卖青炭》、《卖草囤》、《卖布头》、《荡湖船》、《插兰花》、《拔兰花》等所谓基本传统小戏,也都在后来变为锡剧的基本小戏,也叫“十八本小戏”。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锡剧是受了苏滩深刻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到了1961年赵景深教授为苏州市所邀请,在开明大戏院讲演民间戏曲时,也说:“苏滩发生并成熟在其它滩之前”。
    此外,沪剧在其形成之始,也吸收过“苏滩”的艺术营养。上海沪剧院文牧与俞树人合作的《从花鼓戏到本地滩簧》专著中写道:“花鼓戏(注:即沪剧形成之前的演唱形式。)又何以不改别称?而偏改称做‘滩簧’呢?其原因有二,一是专称‘滩簧’的曲种即后来称为‘苏滩’者,比花鼓戏进入上海为早(约在同治、光绪之间),花鼓戏入城时,它已风靡一时了,并有一些与花鼓戏相同的节目,如《卖草囤》、《借妻堂断》和时曲小调之类,花鼓戏改称‘滩簧’,是固有所仿效;二是见‘滩簧’深受观众欢迎,于经济收入有利。”据老艺术人沈锦文说,花鼓戏艺术人看到“滩簧”在上海生意好,也就改叫“滩簧”,而在农村仍叫“花鼓戏”。请注意,这里他们是把“苏滩”直呼为“滩簧”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接着他二位又写道:“事实上,沪剧早期历史发展中,不仅是在剧种称谓上,效法‘苏滩’吸收过来的,戏中人物李君甫这个角色,演唱还夹用苏白;其它如《捉垃圾》中的《大搬场》、《双怕妻》中的《吃看》,就都是从‘苏滩’吸收而来;至于在曲调、音乐方面,如《四季相思》、《五更调》、《小九连环》等都是来自‘苏滩’。”这些剧目、曲调,锡剧也都已吸收,不过比沪剧可能还要多得多。至于剧目已叙述过了,现在谈谈曲调,如“紫竹调”、“迷魂调”、“银绞丝”、“绣荷包”,以及“快板”、“慢板”、“流水板”、“快板慢唱”等统统为锡剧所吸收,并且至今一直应用在演出中。对此,不少锡剧艺人也是承认的。据此,我们则可以进行这样合情合理的论断,即“苏滩”既然能影响沪剧的前身——花鼓戏,就不见得不能影响近在咫尺的无锡花鼓戏,并使之进一步发展成为锡剧。所以我的结论是:锡剧之形成不是常帮影响锡帮,也不是锡帮影响常帮,而是苏帮影响锡帮和常帮,逐渐形成了无锡滩簧、常州滩簧,而后锡、常两种滩簧合流,才形成常锡文戏;建国后,由苏南行政署文教主管部门命其改名为锡剧;但叫锡剧这个名字,并不够科学,仍叫常锡文戏或锡常文戏才是比较符合它们的实际情况的。
    至于流行于安徽南部的“芜湖滩簧”,它在剧目、声腔、伴奏器乐上,也都与苏剧完全一样,如小戏《下山》、大戏《花魁记》中的某些折子戏,与收藏在《滩簧雅集》中的本子曲词基本一样。阿英先生有藏本,也是簧调为基本调,也有银绞丝调等,乐器也是琵琶、三弦,后来加上二胡,也间用小鼓、小锣、檀板敲击,管住板眼。至于它又是怎样流传到芜湖的呢?说来为时也很早了。嘉庆时,有一伙男女艺人,由苏州到南京,沿街卖唱“绣荷包”的苏滩曲子,很是轰动(注:事见徐珂的《清稗类钞》。),不久,再由南京流传至芜湖。因为南京与芜湖交界,流传过去极便。1986年,我撰写《中国戏曲志》曾到芜湖、马鞍山访问了最后一位“芜湖滩簧”老艺人陈老先生,他也是这样说的,惜乎陈翁已于1987年逝世了。
    诚然,在剧种演变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规律,不论是锡剧、沪剧或“芜湖滩簧”,它们在其形成过程中,都要吸收艺术上早已成熟了的苏滩里的艺术营养,这对丰富它们的艺术表现内容,增强它们的艺术表现手段,提高它们的艺术演出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合乎戏曲艺术发展的客观法则的。
    如果承认上述诸条考证是实事求是的话,那末由南词派生出的滩簧,它的起源及形成期,都不能断为“在太平天国前后这段时期”了,而是远从晚明直到乾隆这一段时期就已经在逐渐形成之中了;而“滩簧”形成为正规演出形式,则应在乾隆前后;而它的第一故乡应是苏州,并不是常州或无锡了。也就是说,无论是锡滩、常滩、申滩乃至安徽的“芜湖滩”,其总源头应当是苏滩。特别是当我们把苏滩发展理出一个顺序来之后,仍无法把锡滩、常滩等也象这样具体地理出一个独立的发展顺序来,我们就越发感到锡剧是受了苏滩影响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即锡剧的总源头乃是“苏滩”。既然如此,“滩簧”的起源问题,也就应当另作考订了。
    所以,如欲搞好锡剧起源的考证,则应作好以下两件工作。其一,要对南词、苏滩、昆腔乃至弋阳腔与常锡一带地方小曲,作一相互结合的统盘研究,不能仅据“四句头子”山歌或无锡羊尖、严家桥地方小调或常州武进的地方小调,便认定就是由它发展成为锡剧的,倘如此,则未免显得弧证单行,论据薄弱了。因为从上述种种论证来看,滩簧诚然是一个成套的系统腔调,应加以综合的考察,查清考准,庶几可望求得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结论。其二,应对近百年来先后形成的各路命名为“滩簧”的声腔,作一相互参证的研究,才可望全面摸清它的真相,这是一项严肃的科研课题,来不得半点含糊和任何主观臆断。
    由苏滩衍变而成的苏剧,由于种种原因,目下已呈衰微之势,但它毕竟还存活着。苏昆剧团兼演苏剧,还保留着同样的音乐、曲调、剧目,若能予以切实认真的革新,它仍有其发展前途。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苏剧的排演工作,仍取得了不少成绩,演出了较有影响的悲剧《钗头凤》、《孟姜女》、《五姑娘》和喜剧《三转乌纱帽》以及现代题材的悲剧《江姐》、喜剧《欢喜冤家》。尤其是《欢喜冤家》,曾造成积极的社会影响,连续演出一百五十余场,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特别是青年观众比较喜爱,这是很难得的事。《欢喜冤家》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在于它在音乐上,更多地运用了“后滩”时期的简明易懂、轻快美听的曲调,而故事又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一种亲切感,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苏剧如果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我以为出路是广阔的。但也有个别人因误会而曲解它是滑稽戏,这是绝对不对的,不能因其浓厚的喜剧色彩,就把它说成不是苏剧。相同的情况在昆剧中也存在,试问,你能否把昆剧中的《醉皂》、《教歌》、《颜大照镜》等也都说成是滑稽戏而不是昆剧呢?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剧种大致都具有正剧、悲剧和喜剧几种不同体裁的剧目的。
    苏剧在改革中应借鉴、发展《欢喜冤家》的经验,才可望有较远大的前程。戏剧艺术不同于书画艺术,后者观众范围较前者为小,以高雅的精品流传;而“戏剧艺术则永远是群众的艺术品种”(马克思语),是要演给群众包括识字与不识字的人一道看的,因而它是以通俗的精品流传,而《欢喜冤家》正是这样的通俗精品。这也正好再一次证明了“纯粹思辩的无能为力”,我们只能相信那脚踏实地的实践!
    又,据云,江苏省苏昆剧团被撤消了,这未必妥当。应尽快恢复苏剧演出才好。目下苏州既有不少优秀的苏剧演员,还有不少优秀的剧作家、导演乃至乐师。苏剧不应废止,而应大力创新发展,她是戏曲园中一枝美丽香葩,人们需要她!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