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基于宋代士人心态的解读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
基于知识库的协同式虚拟…
基于社会化条件下的社区…
炫耀性消费:基于侨乡文…
基于王国维的“慰藉”说…
基于修辞研究的女性主义…
最新热门    
 
基于Blog的动态信息资源组织

时间:2009-8-8 16:46:56  来源:不详

 1、blog简述

      1.1 什么是blog
    blog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中文所称“博客”,则是指出写blog的人。blog是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blog的联系。
    blog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源组织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blog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blog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1]。
      1.2 blog“新”技术
    blog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blog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研究者分析了网民从论坛发言,到做个人主页,再成为blog的转变过程,其中可见这三种个人意见发布方式的不同之处:“在公共论坛上张贴帖子,是网上“广播”发言的常用形式。但是,由于受到论坛主题和版主的管理限制,那些希望享受更多自由表达权并集中保存自己意见和发言内容的网络用户,就自然转向个人主页的解决方案。然而,有一利就有一弊。个人主页的难点在于,个人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来长久维持其主页的魅力系数居高不下。从思索和解决这一难题入手,一些网络个人用户逐渐转向blog样式。”
    相比较BBS和个人主页来说,blog最大特点就是将个人主页的个体特征与BBS的共享性、公共性的特征结合起来。首先,网络日志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同时它又不具备隐私性,如果说BBS太强调公共性,而个人主页又太缺乏公共性,那么blog技术就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在blog王国里,真正耐人寻味的也许是:一种最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成为blog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FIP知识和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2] 用户只需在网上免费或付费的blog网站上申请注册,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
      1.3 blog的影响
    “blog的出现,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正在浮现,互联网开始真正凸现出无穷的知识价值。在解构中建设,在离散中合作,在学习中开放,已成为blog对世界的关怀方式。他们展示的blog文体、blog行为和blog思想,将是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的界限,改变我们生存的背景。”
    从信息资源组织的角度考察,blog代表着个人信息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blog不仅仅是一个网络日记的技术工具,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互联网上赋予个人以力量的工具。blog就是网络社会化的“杀手级应用”,它让每个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呈现自己,表达自己并且与网络世界建立全面的交流沟通。一个blog把在网络浏览中获取的信息,经过一番过滤张贴到自己的blog网页上,它是经过摘录、消化、诠释和演绎的信息,并且因为登录的数量和威权的建立而具有自己的可信度。于是,有着共同主题兴趣的blog,在blog网站里建立起共享的社区,并在其中不断把信息再生产出来,继续与他人共享。另一方面,当blog的信息生产以链接的方式提供相关信息的整张“地图”时,他实际上也在利用着这种共享。一个blog的信息生产共同组成整个blog王国的信息生产,它与现实世界的信息生产就显示出本质的不同。在现实世界里,信息生产具有社会化的特征,每个信息生产者必须首先接受一套生产的规则,经过一套生产的程序,才能把自己的信息转化为社会的信息。在blog王国里,信息的获取无需因为属于别人的产权而付出任何费用,而且生产的速度、规模、范围与现实世界的信息生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重要的是,这种信息生产将因为更加平民化,更加无国界,而更加变成名副其实的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动态信息资源组织

    人类逐步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成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创新进而加强自身的优势,就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而信息资源组织的目标毫无疑问是增强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那就是通过业务创新赢得优势,或者是通过优化决策与组织来赢得优势。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静态和动态组织。静态的组织主要指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即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存储和查找,现有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动态的信息资源组织指对信息的学习、共享和创新的过程,现有的信息资源组织系统很难实现,学习与培训往往与信息资源组织系统是相互分离的,而信息资源组织系统也往往与交流和创新相脱节。
    虽然有很多专业化的信息资源组织工具,往往也整合了办公自动化、信息门户、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等各种技术和管理工具,但是作为动态的信息资源组织工具,还存在极大的缺陷。因此组织除了信息资源组织之外,往往还需要与组织学习的工具相互配合。
    专业化、系统化和正规化的解决方案往往会走向一个极端:自上而下的路线,鼓励了集中化和组织中森严的等级。因为正规化而失去灵活性,因为集中化而失去下层的创造性。虽然许多专家强调信息资源组织是自下而上的,但是信息资源组织工具的高昂造价导致主要由管理层决策投资建立信息系统,那么这种系统就无可避免打上“自上而下”的特点。

        3、Blog与信息资源组织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正在使信息泛滥,以前视为宝贝的信息正在走向“垃圾化”。加拿大皇后大学教授乔·凯兹曼认为目前的信息资源组织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雷区,包括:搜索不充分,难以发现相关的信息;难以保持更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缺乏专家引导);拒绝共享;难以保证质量,积累垃圾信息;使用存在障碍;容易对系统中的信息产生不信任感;喜欢独自“重新发明轮子”等[3]。因此,只有解决了信息的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只有从巨量的、形如垃圾的信息中发现真正的信息,才能带来信息价值的提升。
    随着网上信息的海量化,单位信息的价值在急剧降低。降低的原因至少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数量急剧增加本身降低了单位信息的价值。(2)模糊、无效和虚假等低质量信息降低了单位信息的价值。而且,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逆向选择”效应,从而进一步降低单位信息的价值。(3)信息的“趋同”降低了单位信息的价值。说信息和信息的价值不会在交流中“磨损”并不全对,对于在同一市场竞争的部门,信息和信息的趋同意味着价值的降低。这也是强调核心能力的理由之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球”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而且时间的价值越来越昂贵。越来越昂贵的时间和越来越“垃圾化”的信息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和答案。
    “blog”似乎给出了一种出路和答案。“blog”就是互联网中的信息加工者和信息发现者,就是信息和信息价值的提升者。blog大多在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方面具有长处,而且具有开放的、乐于与人共享信息的品德。通过blog,信息和信息得以甄别、加工、提纯和挖掘,信息得以发现,信息的单位价值得以提升,信息和时间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blog的工作就是通过对信息和信息进行“转化”实现信息和信息的增值。

        4、基于Blog的动态信息资源组织

    如何发挥在创造、交换、使用信息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动态的信息资源组织,是目前信息资源组织的瓶颈。先驱们所提出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实行扁平化的管理等等并没有随着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实施而到来。
     4.1 基于Blog的隐形信息交流与共享
    隐性信息难于复制或模仿,所以它才是构成部门或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来源。如何获取隐性信息无疑是有效管理它们的第一步。非正式网络是隐性信息的主要来源。Blog之于隐形信息,首先便是建立一个非正式网络。需要指出来的是,多数学者认为隐性信息不能用文字表达,因为隐性信息与他的所有者没有分离,所以只有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才能得到传播和共享。但是实际上交流就是对隐性信息在某种程度上的表达,所以隐性信息不是不能表达出来的信息,能用口表达就能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只是说表达起来不像显性信息那样系统、逻辑严密、一目了然,而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感受,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Blog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虚拟的交谈情景(很多时候交谈对象是作者自己),把交谈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现在,除了通过会议等之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彼此的blog达到隐性信息交流的目的。这个网络聚集了各种零碎的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到方方面面:对管理者而言,他可以得到有关员工的心智模式、局部运行的真实状况、还有各种建议的信息;对员工而言,他可以了解到一些隐含规则(文化)、工作技巧、现状等等,并且经常阅读这些blog能够帮助他建立一个专家咨询系统,比如,他可以大致确定哪个blogger对哪个方面有权威性,谁能够提供他适当的帮助。这种交流对文化的塑造与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它促进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互动学习[4]。与e-mail不同的是,这种交流更加快速,几乎是实时进行,很容易达到交谈的效果;而且,blog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每个blog都是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每个员工都被卷入,使内部信息更加平均,信息传播的效率更高。
    隐性信息被记录以后,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它进行各种处理。分类在这里比较困难,可能更多还是要依靠员工的主观判断,因为语言表达有很高的模糊度,很多时候表达出来不意味着其他人都能理解。技术处理中重要的可能是存储,特别是按照时间序列和人物进行存储,这样,可以适当减轻核心员工流失所造成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