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抓住机遇,造福后世

时间:2009-8-8 16:48:05  来源:不详

   在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认真思考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世界历史大格局中的理论定位,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机遇,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意义非常重大。本文立足整体结构,从历史与现实、人文与地理、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等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定位问题。

            一、历史上难得的经济时代

    我们检索历史,会发现历史的发展有波峰期,也有波谷期;有繁荣期,也有萧条期。然而,历史的发展有它自身必须遵循的规律,有它自己展现的过程。
    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考察,虽然我们中国人以有5000年文明历史而自豪,但真的有比较详细记载的文明史,不过3000年左右。如果从春秋时代算起,不过2700多年时间。其间真正的经济时代,或者繁荣时代,其实不多。据日本人研究,中国的历史大约其治乱周期在300年左右,即300年和平之治,300年社会动乱,大抵如是,未可细论。即便如此,真正可以称为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的,却又没有多少时间。
    春秋无义战,那不是一个和平的时代,更不是一个繁荣的时代。公道地讲,春秋战国的繁荣,主要是学术繁荣,思想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改革是主旋律,繁荣却未成大气候。
    秦始皇统一天下,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开始。然而,秦取天下多暴,结果把一个气象万千的大秦帝国,弄得头重脚轻,外强中干。秦的天下虽然表面上亡于干戈之下,骨子里却深藏着经济原因。
    自汉以降,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治世不少,乱世亦不少。但真正可以称之为繁荣时代的,委实不多。汉有文景之治,虽然前后不过半个世纪时间,但其影响确实大矣。它不仅为汉武帝的辉煌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西汉200年历史基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隋唐时代,中国才进入第二次社会繁荣时期,而最著名的乃是开元之治。开元之治同样不过二三十年,即使从贞观之治算起,不过一个世纪时间,其影响,不但对于唐帝国,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古代文明都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作用。晚唐又乱,自五代而历宋、元、明、清,各有一段太平时期。十年太平,百年运祚,并非皇天有眼,而是经济使然。宋的前期繁荣,明的早期强盛,元帝国虽疆土万里,铁骑浩荡,大约包揽了大半个世界,然而经济基础不牢,虽有惊雷闪电,不能持之以久。清代超过前人,有著名的康乾之治。康乾之治,前后有一个多世纪之久,但到了乾隆中期以后,其实已经危机四伏。慧眼独具的曹雪芹先生,看到这大厦的根基摇摇欲动,说没准哪一天便要“唿喇喇大厦将倾”了。
    如此看来,中华民族渴求的太平盛世,企盼的经济繁荣时代,是多么难得的一种机遇。实际上,这样的机遇,不但对于中国,即使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被人打破封闭的时代,自觉又不自觉,自愿又不自愿地开始注入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然而,从1840年算起,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大约136年间,依然没有迎来自己的经济时代,没有得到哪怕是短短10年的经济繁荣。
    大抵说来,自1840年起,中国虽然经过大约十来个历史阶段,但其社会主调不是经济的,而是政治的,政治总是主旋律。结果,中国人民年年希望繁荣,却一个多世纪都不曾达到真正的繁荣。
    经济时代虽然姗姗来迟,终于在70年代末来到中国,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其历史根基显得更为牢固,其发展前途也更为令人兴奋了。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时代,可以说是人类百年不遇,甚至千年难遇的大好经济时代。这个时代,首先对于中国,又不但对于中国,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是一次极好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挑战。历史终于为我们又提供了一次以繁荣与和平为主调的活动舞台,且看我们如何利用之!

            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太平洋风景尤好

    人类近现代文明起源于西方,或者说起源于文艺复兴运动和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算起,至今已有500多年时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西方人走在前面,西方经济走在前面,西方文明走在前面。但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走向发生重大变化,其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即经济发展的重心不断由大西洋沿岸转向太平洋沿岸,特别是转向东亚国家。昔日西方人的经济奇迹曾令世人瞠目结舌,今朝东方人的经济奇迹尤令西方人感慨不已。
    东方人的第一个经济奇迹自然是日本。日本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但“二战”之后仅40多年时间,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而且其势逼人,大有取美国而代之的势头。日本的经济发展,曾被西方经济界称为奇迹,这个奇迹,是西欧和美国疆域以外,由白种人以外的亚洲人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紧随其后的便是东亚“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四小龙”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的经济奇迹。更为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亚洲经济时代的象征,“四小龙”不过是几个初期的代表,在“四小龙”之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以至缅甸都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前途。
    东南亚之外,中国和印度同样有美好的经济前途。中国有12亿人口,1040万平方公里土地,拿破仑在200年前就说过中国是雄狮的话。可惜,中国狮子是太过于贪睡了,一睡就是几百年。然而,中国终于迎来了伟大的经济时代。今日中国,虽然仍处于经济繁荣的初始阶段,但其发展成就,已然是世人瞩目。美国著名学者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开卷即论中国,他以一位预言家的眼光,论证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经济中心。
    说中国是整个亚太地区的中心,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感到高兴。我们有150年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我们兴奋但不应飘飘然。中国人理应脚踏实地,以无愧于时代托付的精神去迎接下个世纪的到来。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这一点作者不敢苟同。有一本《走出山坳的中国》,开卷便说“中国世纪”,而且认定,到“2020年,将三家分晋”,即中国经济超过德国、法国、英国,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到2050年,赶超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此后,“再用四五十年的时间,即到21世纪90年代,追上并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富裕、文明、民主的第一世界经济强国”。
    这个推测是建立在美国经济50年翻一番,而中国经济20年翻一番的基础上的。对现代经济的百年预测,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100年后,世界经济格局究竟怎样,这里面的学问实在不是以单一的线性思维可以确定的。《走出山坳的中国》作者的观点,可以作为静态一论。
    我们的看法,21世纪不便称为中国世纪,即使看今天世界的情况,不但中国,而且东南亚、南美、拉美、南非、中欧,处处皆有经济热点。但环太平洋国家似乎处在更为有利的地缘位置上。怀其说中国世纪,不如说是太平洋世纪,更为合乎实际。
    对“太平洋世纪”或“太平洋时代”,也有不同的设想。王逸舟先生曾根据环太平洋国家经济热点地区的地形特征,归纳为四种模式,即美国的“蝴蝶模式”;日本的“雁型模式”;马来西亚的“项链模式”;中国的“扇形模式”。比如所谓蝴蝶模式,是以北美洲为这只蝴蝶的头部,以美国本土为蝴蝶的中枢神经系统,以美加墨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头的外延,躯干部分则是中、南美洲。
    实际上,太平洋时代,并非哪一种模式可以取代的。四种模式各成热点,四种模式完全可以联系成四边对进的传导体系。太平洋世纪,应是这些模式的共同效应,尽管这些模式所代表的地区或有消涨进退,或有冷热迟速。
    世界经济的发展重心,已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中国作为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既是受益者,又是创造者;既是幸运者,又是挑战者;既是时代的幸运儿,又是时代的弄潮儿。

            三、北纬60度内最后一条黄金海岸线

    依作者的研究,世界文化类型可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与岛国文化。大陆文化的代表首推中国。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一个大陆性国家,虽然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品性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中国文化以农业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以中央集权制为统治框架。这三点决定了它在封建时代创造出人类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也决定了它很难从大陆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因此,它虽然有辉煌的历史,却在资本主义时代落后于西方,惨败于西方。大陆文化的另一个代表是印度,印度虽然三面临海,重心却在内陆。它处在东西方交汇点上,然而很可惜,它既不愿向东方发展,又不愿向西方发展。反过来看,东方人常常认为印度便是西边的终点,而西方人也同样认为印度 便是东边的终点。于是印度便成为所谓的“桌球袋”。它虽然处在海洋的拥抱之下,却没有将海洋作为自己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一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某些十分相似的地方。
    海洋文化的代表则是西欧文明,或者说是基督教文明。西欧文明自古希腊时代起,就是开放性的,到了文艺复兴时代,更有了空前的外向性要求,于是沿海国家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尔后是意大利,再后是荷兰和英格兰、法兰西,相继得到飞速发展。于是从远洋航海开始,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契机,揭开了西方近代文明辉煌的一页。
    与海洋文化相比,岛国文化尤有特点。岛国文化代表首推英国和日本。岛国文化集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之特点,对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外又有很强的开放性。因为对内凝聚,它具备了某些大陆文化的特性;因为对外开放,它又具有某种海洋文化的特性。岛国一般面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