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
谭嗣同山水诗论略
最新热门    
 
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时间:2009-8-8 16:51:40  来源:不详
在《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中称要急办以下四点:筹变法之费、利变法之用、严变法之卫、求变法之才。但其方法:如筹变法之费而毁寺;利变法之用而在海中建发电机,及卖去内外蒙古、西藏、青海、新疆之地等等,有病急乱投医之嫌。他是在寻找强国富民之路,以摆脱国家之危境,但其所求一针见效的灵丹却是无觅处。

    我们抛开其不成熟的事功之策不论,此时谭嗣同的思想中有一点是明确的:华夷之争,再不能以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来解决,不能只及皮毛,而不及根本;只看到表象,而不去究其本质。他认为“西国之治平,岂皆人心正于中国乎?”既然天下同此心,而我不如人,那就是制度的问题,所以谭嗣同大力倡导变法,希望通过制度的变革,使中国能在中西之争中觅得可胜之机。平心而论,他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思想也有过激之处,但他敏锐的嗅到了症结所在。

    此时谭嗣同的《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展示了其心理的矛盾,一方面为了强国之目的,而采用“器体道用”说,提出“尽变西法”,显示他业已认识到了我不如人,这是他独立的个体认识,代表了谭嗣同自我中的主我一面;另一方面,却又认为“圣人之道,无可疑也”,这是谭嗣同自小所受的教育观念与当时社会心理所具有的观念,是其自我中客我的一面。由于自我中主、客体之间无以调和,造成了谭嗣同自我中主我和客我产生的分离,使他在“尽变西法”与“圣人之道”间游移不定。因为制度之变会导致作为文化核心部分思想观念的改变,故此他必然会设法将这两者统一,这也预示着《仁学》的即将诞生。

  三

    谭嗣同在历经两年多的小型变法实践及“北游访学”后,开始对其思想进行系统性的整理,自1896年开始了《仁学》的写作。在这部书中荟萃了谭嗣同的所有知识,庞大博杂,但也是谭嗣同思想巅峰的展示,其华夷之辨也达到近于融通的地步。

    在《仁学界说》中,谭嗣同提出了“仁以通为第一义”。那么“通”作为“仁”的首要之意义,要“通”往何处?谭嗣同认为“通之义,以‘道通为一’为最深括”。“道通为一”其实是从道体的角度来说,从人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人通达于道,但谭嗣同将“通于道”的思想落到现实层面的四义在当时却是惊世而骇俗“通之四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仁学》,P7)那通的表象是什么呢?确定通与未通的标准谭嗣同释之为“通之象为平等”。也就是说如果作到了中外平等、上下平等、男女内外平等、人我平等,也就“通”了,才有达乎仁境的可能。谭嗣同认为不能达于仁之故,是由于拘于名。“不识仁,故为名乱;乱于名,故不通。”正由于人为万物命名,为天地立心,才人为的割裂了万物一体的自然之境,也就乱于名而不通了,用陆九渊的话就是“人自隔限宇宙”。谭嗣同上述的理念与其在《自序》中那一连串沛然莫之可御的“冲决罗网”的观念是殊途而同归。冲决各式的罗网是为了达于平等的仁境,分析仁境的含义及我等缘何不能达乎于仁,又为冲决罗网确立了目标及其途径。

    故此,“华夷之辨”在谭嗣同的《仁学》中再发新枝,更触及了文化比较的核心:寻求中西平等是其终极目标。谭嗣同借用了儒家的“修、齐、治、平”的路径,提出先通于一家,次而通于乡里,继而通于一乡一县,再而通于一国,终可通于全球。“地球之治也,以有天下而无国也”(同上,P111)设若全球可通,即各国俱皆平等,而平等后国家的设立也将是没有必要的了,在那“无国则畛域化,战争息,猜忌绝,权谋弃,彼我亡,平等出”、“君主废,则贵贱平;公理明,则贫富均”、“千里万里,一家一人”的大同之境中则中外之争、华夷之辨立消矣。这也就是“道通为一”的仁境。谭嗣同此时对待华夷之辨所用的“中外通”之观点是以西学的平等观念为轴,以《公羊春秋》中“太平世远近大小若一”为依据的学说。由此,梁启超在《仁学序》中评说:“仁者,平等也,无差别也”,(同上,P3)确实一语中的的说出了《仁学》的窍要。我们看到其缘于中华文化的公羊学说在吸纳了西学后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公羊学说是经世之学,谭嗣同作为一个公羊矩子,自会着眼于世事,他看到中国当时的朝政“不过力制四万万人之动,絷其手足,涂塞其耳目,尽驱以入契乎一定不移之乡愿格式”(同上,P47),完全违背了“通”的要求,故悲叹“夫群四万万之乡愿,教安得不亡,种类安得可保也”(同上,P47)。由此,他大力批判“纲伦之厄”,认为仁为名所乱,人们对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所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在这里谭嗣同将矛头直指当时中华文化核心部分的“三纲五伦”。他认同墨家的兼爱说,认为“分别亲疏,则有礼之名,自礼明亲疏,而亲疏于是乎大乱”,造成了“心所不乐而强之,身所不便而缚之”(同上,P35)的违背自由、平等、博爱的情势。他更提出“据乱之世,君统也”,也就是说君统造成了据乱世,认为“君主之祸至于无可复加,非生人所能任受”。故此,他盛赞法国的民主,认为“夫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唱民主之义”。(同上,P77)他更由君臣之祸,而推及父子夫妇之伦。认为“独夫民贼,故甚乐三纲之名”,是“取便己故也”。(同上,P86)谭嗣同认为之所以君主乐于三纲,目的是为己之利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称天而治,以天纲人,世法平等,则人人不失自主之权,可扫除三纲畸轻畸重之弊矣”,(同上,P88)要“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同上,P70)在现实层面他敏锐的发现轮船、火车、电报等现代工具已将世界联为一体,“闭关自守”式的不通乎中外已绝无可能,再紧守“中外之防”、“夷夏之防”的后果堪忧。只有破除传统习惯之对待观,立平等、自由、博爱的新观念,进而变法、通商才是自强而摆脱危难之途。我们可以说谭嗣同在其《仁学》里业已认识到华夷之争不光是器物与制度层面的比较,更是思想观念层面的比较。

    谭嗣同对西方的人文知识方面可以很快上手,并可以与中国原有的人文知识迅速融会贯通,但是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也不是旦夕之功。故此,谭嗣同虽然认识到“今夫自强之策……论其至要,亦惟求诸己而已矣”,(同上,P103)但其用以挽劫运的却是佛学中的“心力”,他认为“夫心力最大者,无不可为”,(同上,P96)而且“以心挽劫者,不惟发愿救本国,并彼极强盛之西国,与夫含生之类,一切皆度之”(同上,P97)。他不但要以心力救国,还要以心力救众生。而且他又在提出仁之四义后,认为这四义又可归结于要“人我通”,但他认为“原夫人我所以不通之故,脑气之动法各异也”(同上,P106),倡导以心力来打通人我之辨。这在今人看来显得颇为可笑,但若设思当时的文化环境,加之救国无方,以谭嗣同激烈的性格而言,有此等思想实为必然,无须加以苛责。

    总而观之,谭嗣同的“华夷之辨”在认识上历经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器物层面阶段后,进入了制度层面,最终指向思想观念层面。谭嗣同一生的思想,虽然拘于年岁、阅历、西学根底之不足,其学说未能达于成纯之境,在变法中又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有如扑火之飞蛾,但凭借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勇襟怀,终于撩开了遮掩“华夷之辨”实质的层层面纱。后学们得以直面“华夷之辨”的本质,得谭嗣同之益良多。在近代“华夷之辨”的历史路径上,谭嗣同完成了“华夷之辨”中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的转化,更直指思想观念层面。其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比较中更深层的思想观念层面的差距。可以说谭嗣同以生命让我们触到了“华夷之辨”的本质。

  参考资料

  《谭嗣同全集》,蔡尚书、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
  《劝学篇》“会通”,张之洞
  《仁学》,加润国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