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一个国家是靠“和平…
古代风水术“镇法”和“…
知天命而不惑
“黄历”和“皇历”
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易经
办公室风水术之“微笑”…
“材料决定说”和“技术…
使婚姻“生旺”和“生弱…
三合,九星,八宅並行而…
庄子自由理性的特质及其…
最新热门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

时间:2009-8-8 16:46:11  来源:不详

文化自觉”的涵义

 

在世纪之交,费孝通先生多次讲“文化自觉”问题。由于他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中华文化的前途,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来思考、探讨这个问题的,所以很快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并形成了相互切磋、深入研讨的可喜局面。在今天,“文化自觉”已不是一个孤立的理念,而是已经形成为一种文化观,一种有深刻意涵的文化理论。

费老对“文化自觉”的涵义做过明确的界定,他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的:

一是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他说:“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费老最初是在对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实地考察中,注意到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其面临着“保存文化还是保存人”的严峻选择,指出他们只有通过文化转型来求生路。他因此而由小见大,联想到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整个中华民族、中国文化都面临着一个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认识到“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问题”,“我们都是生存在文化转型过程中的人物”,于是心头冒出了“文化自觉”四个字,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问题。他提出这个名词是在1997年。近五年来,他经常思考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问题,反复说明不是要“回归”、“复旧”,而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表现了一个世纪老人对自己的祖国、对民族文化的深沉的爱。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自己学习费老这一思想的体会,认为“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一方面要有忧患意识,一方面还要有文化自信”,[2]就是从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这个意义来理解的。

  二是正确处理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费老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各种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都有一定的位置,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将取决于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处、对话沟通、取长补短、共存共荣。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四句话高度地概括了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并解释说:“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3]特别是在讲到如何对待“异文化”时,他强调要以容忍的态度来尊重别人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点,不仅要容忍别人,而且要理解别人,欣赏别人,使不同的价值观点在相互理解、容忍中共同存在、不相排斥,进而互相接近、互补与融合。这里表现了费老博大的天下情怀,以一种毫无偏执的理智心态,来拥抱人类创造的各种类型的人文价值,力图克服文化隔阂与文明冲突所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费老在他80岁生日时提出的“美美”四句,早已成为关心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前途的人们的美谈,成为他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共同奋斗的思想指导原则。我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曾提出一个看法:如果将“美美”四句中的最后一句“天下大同”改为“和而不同”,不伤费老提出“文化自觉”的本意,而且意义可能更加明确,也更具有现实性。因为不同文化价值观念互相尊重、互相欣赏的“美美与共”,虽然只有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才能真正、完全地实现,但它也是我们在争取实现“天下大同”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多元文化关系的唯一现实的选择。它是奋斗目标,是结果;同时也是过程,是手段。“美美与共”的意涵正好可以用“和而不同”来准确地加以诠释。

我认为将“美美”四句表述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完全符合费老提出“文化自觉”理念之初衷。因为费老早就意识到了:“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要求,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空想。”[4]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时代的问题,实际上,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每个人、每个文化主体都面临着如何认识自己的文化、如何理解和对待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问题。对自己的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所处的位置有“自知之明”,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多元互动,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套多种文化兼容并蓄、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和秩序,这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但也是一个相当艰巨的长期的过程。费老乐观地认为:在今天,“实现和平和公平的世界的早期愿望已走上逐步成为事实的路子”,[5]“人类的文化现在正处在世界文化统一体形成的前夕”。[6]他相信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天下大同”的理想终究会成为现实。历史上中华文化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在促进人类文明多元互补、实现“天下大同”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费老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国古代先哲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有密切的关系。‘和而不同’就是‘多元互补’。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7]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才能做到各种文化的“多元互补”、“美美与共”。

我们注意到,费老近年来特别强调“和而不同”文化观的价值和意义,他在本论坛上次会议的报告论文中谈到“美美”四句时说:“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经验里面一直强调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所主张的倾向。”又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表现。”[8]我们不难看出,费老提出文化自觉理论和“美美”四句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要大力阐扬“和而不同”的文化观,让这种中国的传统智慧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正是根据他的这些阐释,我才斗胆将“和而不同”直接引入“美美”四句,力图更准确地理解费老提出的“文化自觉”思想。

 

“和而不同”:中国的智慧

 

“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大家都知道,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9]意思是君子善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又能够用自己的正确意见去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与人家搞好团结,而不是盲目认同、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人云亦云,而不肯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也不能从别人的不同意见中获取教益,同人家真正搞好团结。在这里,“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也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道德境界。真正的团结不是没有意见分歧、思想交锋的一团和气,而是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对话、切磋、讨论,从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这就是所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取消矛盾)求团结则团结亡”。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和”与“同”作为一对区别“同一性”的两种不同涵义的哲学范畴,是由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百物”都是“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而生成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不同的“他”物相互作用、和合演化而来的,所以“和”是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本法则,“和实生物,同则不继”。[10]他对“和”与“同”的涵义作了明确的阐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11]这就是说,“和”是指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矛盾诸方面的平衡,亦即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只有以“他”来平服、和合“他的他”,即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事物聚集、组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相反,“同”则是指无差别的同一。“以同裨同”是把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简单地重复,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变化,那么就不可能产生新事物,世界也就“尽乃弃矣”。这就是所谓“声一无听,物(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12]五声和谐才能成为好听的音乐,单调的一种声音就不好听;同样道理,一种颜色就没有文彩,一种味道势必倒人的味口,只有一种东西就无从比较好坏。没有多样性的绝对同一只能使这个世界“不继”即停止了发展的生机。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一个朴素的但也是相当深刻的哲学命题。它反映了事物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即宇宙万物都是由相反的事物组成的,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才构成了这个不断发展着的丰富、生动的世界。同时,它也以相当简洁、准确的语言,揭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同一观,指出“和”是包含着差异、矛盾与多样性,强调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同一性,而“同”则是形而上学的无差别同一,简单重复,绝对等同。史伯还用“和同”与“专同”两个名词来进一步揭示这两种同一性的不同含义,并且明确地表示了反对“去和而取同”的态度。[13]我国在约三千年前就有如此明晰的“和同之辨”,说明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辩证思维传统。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继承和发展了史伯关于“和与同异”的思想。他以“和羹”、“和声’为例生动地说明了相反相济、相反相成的道理:“如和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嬋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14]厨师将鱼肉放在盛满水的锅里,加上各种调料,用火烹煮,就能做出美味的羹汤;乐师用各种乐器把不同的音调配合起来,就能奏出和谐的乐曲。只有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才能收到多样性统一的“和羹”、“和声”的功效。“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没有差异的绝对同一,就如同“以水济水”,做不出可口的羹汤,或如“琴瑟之专一”,奏不出动听的乐章一样,所以说“同之不可也如是”。[15]

晏婴还用这种“尚和去同”思想来说明君臣上下的关系。他认为在君臣之间也应该建立起一种相反相济的“和而不同”的关系,也就是要求做到:“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样才能“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16]君主认为是正确的,其中可能也有错误的成分,做臣子的要指出其错误以成全其正确;君主认为是错误的,其中可能也有正确的成分,做臣子的要肯定其正确所在而清除其错误。这可以说是对“和而不同”的君臣关系之本质涵义的相当典型的诠释。晏婴还指出:“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17]君主不要害怕听到臣下的不同意见,其实那些敢于发表与君主不同意见的才是真正的忠臣、贤臣。这就是晏婴所理解的君臣之“和”。当齐景公问他随时紧跟自己的梁丘据是不是“和”时,晏婴回答说这不是“和”,而是“同”。因为梁丘据只会对齐景公亦步亦趋、随声附和,而从来不发表不同的意见,“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18]这就不是“和而不同”,而是典型的“同而不和”了。在此之前,史伯也曾批评周幽王疏远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高明昭显”之士,而亲近那些与自己意味相投的“谗慝暗昧”之人,是一种“去和而取同”的错误态度,指出这正是周王朝必然走向衰败的原因。[19]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着差异、矛盾、多样性的对立统一物,不同事物、相反方面的存在及其纲蕴激荡、和合演化才构成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