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易经》“八卦”
《易传》中《杂卦》的解…
《易经》之应用
《易经》对毛泽东的影响
《易经》是谁写得,是怎…
《易经》是迷信还是企业…
《易经》背后八卦想荡的…
《易经》对现代企业管理…
《易经》是中国管理哲学…
《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
最新热门    
 
帛书《易之义》的解易思想

时间:2009-8-8 16:51:51  来源:不详
变化,故言刚柔相推;人道求恒久,故言刚柔互济。
从前文所说的《易之义》刚柔互济的思想中,其实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一些与《彖》相同的因子,例如,不动则无功,《彖》在解释《丰》卦时表达了同样的思想: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
彖以丰为盛大,《丰》,下离上震,卦象为明以动,动则成其大。对于刚健动发而不息将导致死亡,《彖》也并非无见,《彖》是通过强调知“止”的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大畜》《彖》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
《彖传》始终是在卦象设定的模拟世界中阐发义理,它的思想依赖于其解易的形式,它是以上下两卦相重所产生的意义的组合来表达思想,是一种智慧,而《易之义》则表现出更多的哲理性的沉思,其思考必然会由宇宙到人类社会。它讲阴阳刚柔就并非是出于对自然大化屈伸往来的兴趣,而是以“刚柔互济”作为原理,来说明社会得以存在发展的文武之道。天地之义为刚健,柔顺,社会意义上便是文武,“武之义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阐明这一道理才是其解易之用意所在。宇宙需刚柔互济,社会需文武互补。文中的文武与刚柔有着直接的意义上的对应。“柔而不狂(?枉),然后文而能胜,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安也。”。
所以文中对卦爻辞的解说都是反复引申到文武之意:
群龙无首,文而圣也,川(坤)六柔相从顺,文之至也。遯
“革之”黄牛,文而知胜矣,涣之缘(彖)辞,武而知安矣。[4]
龙战于野,文而能达也。
这与仅从天道来解易相比,显然更多了人文的意味,关切的是人类社会自身。
在“易赞”部分的“文”“武”则是抽象意义的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运作之道。文武与刚柔的关系,可以说刚柔为内在的本性,文武为外在的“行”。
在前面引到的“刚柔相成,万物乃生”,谈的完全是另一个领域的问题,是万物生成之过程。而,《易之义》对此并未追究,而是从万物的存在切入主题,突出了其关心现实的思想性格。以刚柔来言万物之性,与以刚柔言万物之生成,本身就显示出不同的关心层面.在刚柔的关系上,《易之义》把刚柔做为万物动静的本性,而动才是生的象征,柔静固然是所需,但久静不动则沈,此柔之失也,所以并不会满足于安的状况,所以《易之义》的刚柔互济的性格是尚刚健的。在《黄帝四经》中的刚柔互补则不同。《十大经?三禁》讲“人道刚柔,刚不足以,柔不足寺(恃),对于其思想,我们若从老子那里出发,会容易把握。老子尚柔,刚强在他看来,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刚是他所不取,他的继承者则是从现实出发,偏离了尚柔的思想。《易之义》也是对现实的关切,二者在论文武并用上的一致的基础即是现实。
我们再来看当时以易论治道的情况,我这里想举的是《文子》中的例子。《文子.九守》篇,“守弱”一节中有“德施天下守以让”,对于熟悉《周易》的人来说,这句话仿佛是从《乾》卦中化来,是对《乾》卦的说明。而值得注意的是相近的话也出现在帛书《缪和》篇。《易》在当时已经成为可以依据的重要经典,这样一种倾向促进了《易之义》的作者对易的思考更贴近人类社会的问题。
《易之义》解易用到了三对范畴,“阴阳”,“刚柔”,“文武”。我们再来看一下以这三对范畴解易的过程和意义。
《彖传》历来被看作是“十翼”中最早的解易之作,彖是以刚柔来解易经中的符号的,阴阳并未用来指“——”“──”两个符号,只有在泰否两卦中将乾坤两卦称之为阴阳。刚柔说的提出,表示对卦爻象的解释,已进一步抽象化。
全面以阴阳来解易的是《系辞》,将卦和爻为阴阳,“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并概括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关于以阴阳解易的意义,正如韩仲民先生所言,“阴阳概念是卦象之说的基础,”[2]有了阴阳的范畴,《易》才有了灵魂。“易以道阴阳”,阴阳是宇宙图式的基本范畴,将阴阳思想赋予了《易经》的符号,于是便可说“易与天地顺”。
《易之义》第一次将“文武”作为一对范畴来解易,反复论述文武也是其它文献所罕见。将文武互补作为恒久之道有了宇宙论的基础,对《易经》的理解也进入了新的境界。
阴阳是指天象的变化,而刚柔则是标示有形质的万物之性。阴阳,刚柔均是自然哲学的范畴,文武则更具社会意义,这对范畴被引入对易的解说,使《易》不仅有“穷神知化”的天道精微,更有“文武并用”的现实层面的关切。由天道到人道,亦可见对《周易》解释的多面性,以及《周易》文本解释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84页。
[2]韩仲民,《帛易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53页。
 
作者简介:张丽华(1975—),女,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200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
[1] 1998年4月,311页。
[2]朱伯崑先生指出,周易的筮法是否最初就有取象与取义说,这两种占法的体例形成于何时已无史料可考,这两种筮说目的在于说明周易作为占筮之书如何灵验。《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28页。
[3]参见《易学哲学史》“《易传》中的哲学问题”一节的相关内容,见其书54-109页。
[4]廖名春,陈松长的释文补作“遯”字,“革”字,乃据李学勤先生所补,指《革》初九“巩用黄牛之革”,他还对“涣”卦作了说明,指出“武而知安”是本于涣的彖文,参见其《帛书易传.易之义研究》,《中国哲学》第十七辑。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