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之特异功能与易学结…
易学与中国医理
易学传奇人物
易学的原理
易学的文化名词
为什么易学只能应用在算…
易学盲区
我的易学路
易学的魅力是什么
易学如何科学地发展
最新热门    
 
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

时间:2009-8-8 16:51:53  来源:不详
之象。

贯彻“《易》含万象”的理念,虞翻对《周易》经传作了如上的解读。通过这种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的理解视野下,天人宇宙间的万象,业已为当初作《易》之圣人作过不同的归类。这种归类,大致言之,有二分、八分及六十四分三种:万象可以划分为阴阳两大类而成两大系统,由阴阳爻分别表征;可以划分为八大类而成八大系统,由八卦分别表征;可以划分为六十四大类而成六十四大系统,由六十四卦分别表征。在上述各类系统中,统属于同一个系统的物象,皆具有相近或相同的品性,因而才被划入同一个系统。准此,具有旁通关系的任意两卦间,其卦爻象静态上的涵摄关系,明确言之,在虞翻看来,首要指的就是由各自特定卦爻所表征的两个物象系统之间的涵摄关系;这两个物象系统,分别由品性相近或相同的物象所组成。因之,这种涵摄关系所着眼的,主要不是个体,而是系统,是系统所展现的构成它的物象所具有的总体品性;其所凸显的,不是简单的两个品性相反的单一物象间的对待与涵摄,而是两个品性相反的物象系统以及这两个系统总体品性间的对待与涵摄。故而,从两个这样的系统中,各分别随意挑选出一个物象,它们之间,就构成静态上的对待涵摄关系。例如,在由阴阳爻所分别表征的两大物象系统中,阳爻所表征的阳气与阴爻所表征的阴气、阳爻所表征的君子和阴爻所表征的小人之间,固然分别构成此等对待涵摄关系,但阳爻所表征的阳气和阴爻所表征的小人、阳爻所表征的君子和阴爻所表征的阴气之间,同样也构成此等对待涵摄关系。在虞翻的心目中,作《易》之圣人,借助卦与卦之间的旁通关系,就是这样开示出一幅万象静态上对待涵摄的奇妙总体宇宙图景的。

其次,通观今存虞氏《易注》,我们还不难发现,依据一卦与其旁通之卦各自发生爻变最终即可通向对方这一事实,透过一卦或其旁通之卦自初爻始的依次变化,来诠释该卦之辞象,这是虞翻以旁通说诠释《周易》经传的另一种方式。正是在这种方式下,虞翻揭示了万象间动态上的变化互通关系,并由此而诠显了一幅天人万象间变化互通的总体宇宙图景。

此方面的显例,如虞翻对《豫卦》的诠释。

豫卦与小畜卦相旁通,前者自初爻始依次发生变化,最终就会通向后者。据此,虞翻曾经如此诠释过《豫卦》:

《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虞注道:“豫变通小畜,坤为地,动初至三成乾,故‘天地以顺动’也。‘过’谓失度;‘忒’,差迭也。谓变初至需,离为日,坎为月,皆得其正,故‘日月不过’。动初时,震为春;至四,兑为秋;至五,坎为冬,离为夏。四时位正,故‘四时不忒’。”

豫卦的下体为坤。在豫卦自初爻始依次发生变化而通向小畜卦的过程中,变至三爻,下体坤地之象变为乾天之象。地之象顺次变化而通向天之象,是则“天地以顺动”。变至第五爻时,卦变而为需。需卦上体为坎,三至五爻互体为离。坎表征月,离表征日。构成此坎与离的诸爻,皆当位而得正,是则日月之象“皆得其正”,所谓“日月不过”。

同是在豫卦通向小畜卦的过程中,变化发生于初爻,下体成震;变化进展到四爻,卦变而为泰,二至四爻互体为兑;变化进展到五爻,卦变而为需,上体为坎,三至五爻互体为离。震、兑、坎、离分别表征春、秋、冬、夏,是则四时之象完备出现。上述震兑两卦,作为它们基本表征的初爻之阳、四爻之阴,皆当位得正,是则春、秋之象位正。上述坎离两卦,构成它们的诸爻,皆当位而得正,是则冬、夏之象皆位正。所谓“四时位正”。

我们不难看出,甲乙两卦相旁通,从甲的角度立言,它的诸爻自初爻始顺次发生变化,从而通向乙,乃是一种“往”,这种“往”当下刚刚开始,尚处于将然的展开或实现状态;乙的诸爻自初爻始顺次发生变化,从而通向甲,则是一种“来”,这种“来”当下业已完结,已经成为昔日之陈迹。因此,虞翻立足于旁通关系,通过本卦自初爻始的依次变化来展开诠释,其着眼点,就是一卦将然之“往”,就是一卦将然的向与其相对待的旁通之卦的转化,就是一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将然的向与其相对待的旁通之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的转化;他的基本诠释理念,就是在这类卦中,作《易》之圣人,具体运用了一卦将然的如上之转化学理,并且透过这种运用,启导人们举一反三,深入契会并了悟万象间将然的奇妙变化互通关系,以便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未来走向。而他同样是立足于旁通关系,通过本卦的旁通之卦自初爻始的依次变化来展开诠释,其着眼点,就是本卦的旁通之卦的已然之“来”,就是本卦的旁通之卦已然的向与其相对待的本卦的转化,就是本卦的旁通之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已然的向本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的转化;他的基本诠释理念,就是在这类卦中,作《易》之圣人,具体运用了一卦已然的如上何以转化而来的学理,并且同样透过这种运用,启导人们举一反三,深入契会并了悟万象间已然的奇妙变化互通关系,以便更好地明了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并进一步预见事物的未来。尤有进者,在虞翻看来,作《易》之圣人,基于旁通关系,通过对一卦将然与已然的转化的揭示,启迪人们将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视野,与反视过去的回溯性视野,有机结合在一起,通透地了悟到天人宇宙万象间,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无限延展中,所存在的往复循环、永无停息的奇妙变化互通关系,通透地了悟到在这种关系下所展现的一幅变化互通的奇妙总体宇宙图景。

综上可见,虞翻的旁通说,其最大的理论建树,即在于,一方面,它从静态上揭示了旁通之卦间阴阳的一显一隐、对待互涵之妙,以及彼此所表征物象间的一显一隐、对待互涵之妙;另一方面,它又从动态上揭示了旁通之卦间阴阳的变化互通的转化之妙,以及彼此所表征物象间变化互通的转化之妙。此一学说告诉人们,在解读一卦的内蕴时,不仅要静态地看待该卦,把握其当下之所是,而且还宜动态地看待该卦,回溯其过去之所是,预断其未来之将是;不仅要看到该卦本身,而且还宜看到与它相对待的另一卦-此另一卦,就静态而言,不在该卦之外,却当下即涵摄于该卦之内;就动态而言,即是该卦所由以变来之卦,抑或该卦所将通向之卦;就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结合而言,这另一卦与该卦一直处于一显一隐、相互涵摄而又变化互通的状态和过程中。这些识见无疑是相当卓异的。显而易见,虞翻所发明的此一旁通说,其一般性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万象的存在与变化,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物在其存在和变化的每一时点或时段,都同时直下面对着与其相对待的另一方,此相互对待的双方,一则在静态上相互涵摄,一则在动态上相互转化。它指明了,宇宙是一个由对待而又相互涵摄、对待而又变化互通着的万象所构成的普遍联系、永恒流转的奇妙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包括其隐而未彰的一面与彰显于外的一面,因万象流转的永恒性与绝对性,而日新又新。在此日新又新的历程中,隐而未彰的一面渐次向彰显于外的一面流转,彰显于外的一面也渐次向隐而未彰的一面转化,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通透地诠显出一幅有显有隐、有明有幽,显与隐、明与幽对待而互涵、对待而流转的日新又新的奇妙总体宇宙图景,为人们更好地把握天道,确立人道,适切地回应大宇宙和社会人生中的一切,开拓理想的社会人生之未来,建立天人之间良性互动之机制,达致天人关系和谐之妙境,提供了可贵的智慧启示。因此,他的此一学说,颇富哲理价值,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源,深值我们开掘与借鉴。

参考文献

虞翻,《易注》,载李鼎祚《周易集解》和陆德明《经典释文》。

《周易》。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