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因盐筑城、因学兴城的富顺古城

时间:2009-8-17 11:31:51  来源:不详
石的下游,使岩石成为城址的防洪屏障”,这样的城基更为牢固。再次,城墙近水,也是中国大多山水古城的选址方式。这种做法除前述对土质、排水防洪,乃至城市的防卫的考虑外,更利于水运交通。对于一个盐业为主、“外贸”发达的城市尤为重要。我们从近代留下自流井城镇水运照片可以一窥当年富顺古城外码头上的盐船云集的景象。富顺城市的选址和周边的山水形势一方面充分说明了古城“必依山川”的思想。

  选址一定,与都邑之城受到伦理观念的强烈影响不同,地方性的、尤其是边远古城的建设,会尽可能利用山水形势,体现出自然天成的特征。
  其一,因地制宜的城墙轮廓。富顺古城的城墙轮廓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因为在三面环城的雒水包围之下,凸岸的形状呈釜形,加之西北面的山地环绕,自然只能有近似椭圆的平地可用。城墙就这样随地形建起:东南西三面江水为防,北面高山为屏,有利于古城抵御外来的侵扰。

  其二,文风蔚然的建筑设计。富顺建城之后向学之风日盛。县志记载:翠屏山,“壁立如屏,正对学宫,如挂榜形,故一名挂榜山,邑中科第相承,以为是山之盛”。学宫,此指文庙,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为教化乡人,鼓励科第。此处用由山之形象作比喻,决定建筑的位置,这说明了城市设计与环境的密切关联。
  与学宫建设相关的还有锁江塔的建造。富顺古城虽选址为金城环绕之地,但有一点与别处不同:一江雒水从县城之东流向西。人们认为江水东流才为吉利,当该地连年没有进士登科的时候,因此有人说:“好个富益州,江水往西流。好官不长久,好马不回头。”道光年间的县令陈长墉,是一位重视文化的县令,他为稳定邑人的心理想出一个解决之道。在古城之西选择两山夹江的位置,在雒水北岸山峰上建了一座高十三层的八边形塔。当夕阳西下时,塔影落在江面上,并正好跨过江面到对岸。其意寓指塔影锁住向西的江水,留住富顺的好风水。
  第三,血脉畅通的内湖与外江。古城内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湖,名之日“西湖”。“此湖天地生成,山川灵秀,较之新都桂湖、新繁东湖远胜”。此湖与城外雒水相通。西湖曾是富顺城内一大名胜,在湖面最大时,达到了六、七里宽。文人骚客常在此歌咏揽胜,其盛况据说堪与杭州西湖一比。这片城内的水面因为与江水相通,故能常保清洁水质,对城中空气大有裨益。可惜,西湖日渐缩小,至今日,几乎成为一个水塘了。虽如此,人们仍愿聚在湖边休憩、玩乐。
  
  富顺古城布局变化体现了因学兴城的特点
  
  在富顺古城规划发展历程中,城市布局变化体现了城市发展重心和城市风尚的变化。
  如前所述,富顺古城肇始于井盐的采掘和商贸,起初是一个资源型的商贸城市。从它最初城市规划可以看出这个城市以盐业为中心发展、重视工商的城市风尚。城址依托山水形势选定后,要择中建设最重要的建筑。所谓的“中”,为城市的中心点,是风水格局中城市的正穴所在。有“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北周建设富顺县城时,以富世盐井为中心,划出江阳所辖地域东西45公里,南北55公里,以井命名设“富世”县。据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富义(世)盐井在富世县“西南五十步”,即谓该盐井位于唐时县衙署西南约75米处。由此可见,该盐井在城市规划之初被作为城市的正穴,其地位比“公厅”还要重要。这体现出富顺县以盐业为命脉的建城思想。
  从北宋开始,文风日盛。在1044年,在县府的带领下,“在县衙署侧修建了‘孔圣庙’”。此条资料谓“在县署侧”,不知能否推断为就在富世盐井的位置。如此,则表明县城的正穴从此为文庙学宫所占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