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
 |
时间:2009-10-8 18:58:31 来源:不详
|
|
|
[摘 要] 湖南文化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继续增强湖南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形成湖南文化产业集群以增强整体实力等问题已提上日程。本文从湖南省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各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出发,分析了其区域差异,从产业集群角度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湖南省;文化产业;区域差异;发展对策
一、湖南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现实基础 1.湖南已打造出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 近年来,随着电视湘军等文化产业在全国的崛起,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到了繁荣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及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则》等相关文件。目前,湖南的科技教育、影视音像、文学艺术、演出娱乐、文物字画、图书信息等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湖南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湖南图书城、定王台图书批发市场、湖南大剧院、世界之窗、报业中心、广电中心等拔地而起;“文学湘军”、“出版湘军”以及影视业的“湖南现象”饮誉全国;火暴的歌厅在全国也有名气。各种文化机构、设施、团体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构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实基础,从而使得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9.4%,已初步形成“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产业格局。即以长沙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中心区”,以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为“两翼”,着力建设京广线、潇湘流域和大湘西三个特色文化产业带,做到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轮驱动”,其中文化娱乐业是湖南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产业,现已建成了大、中、小型各类娱乐场所,包括投资超亿元的世界之窗和海底世界。 2.湖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文化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是丰富的文物资源优势。全省仅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有180多处,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举世闻名的革命文物纪念馆有60多处,古迹古建筑物15处,古遗迹古葬墓29处。如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宗教景观,再现楚汉历史和湖湘文化的岳麓书院;有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古麓山寺、贾宜故居、天心阁、南长城和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出土文物;还有以韶山、乌石寨为代表的领袖故居。二是奇特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资源虽然是大自然对湖南的恩赐,但它却在湖南文化产业的旅游开发中同样具有文化开发价值。湖南是我国中部地区自然景观最丰富的省份,单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就有张家界、桃花源、大围山、九嶷山等[1] [2] [3] [4] [5]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