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中国现代史 >> 正文
李华英:从辛亥革命到抗
国军抗日第一将薛岳:连
抗日玫瑰:身遭日寇剐刑
广东东江纵队抗日谍战:
抗日时期皖中地区财经工
毛泽东撰写的抗日“出师
明朝抗日援朝留下遗患:
打鬼子去:一个八路军战
率部队驰骋抗日沙场 张
国共抗日王牌决战东北:
最新热门    
 
抗日在越缅边境的军统特工们 循着老虎印来避日军

时间:2012-12-29 16:33:34  来源:不详

  文昌市头苑镇坑尾村,偏僻少人至。97岁的南侨机工吴开进,就住在这个小村子里。3月4日上午,在头苑镇偶遇头苑中学退休教师郑心新,由他带路,记者才找到吴开进的家。

  开后门成为南侨机工

  吴老的听力和视力衰退得厉害,采访起来很困难。我把要提的问题,用初号宋体打印在白纸上,他才能慢慢辨认出来。他的声音洪亮,中气很足,记忆力也很好。两个多小时采访,一点不显疲态。

  1913年,吴开进出生于坑尾一个贫穷农家。吴老回忆,他有三兄弟,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带大兄弟三人。后来,两位哥哥到新加坡去闯荡谋生。他是小儿子,留下来照顾母亲和两个嫂子。

  “那时候,家里太穷,当地还常闹匪患,我跟村里拳师学过功夫,粗通拳脚。”吴老说,家里没钱供他读书,十多岁才跟随族里一位堂叔上小学。兵荒马乱的时代,少年吴开进辗转多所学校求学。“就在堂叔结婚的第九天,有劫匪来他家抢东西,我大声呼救,劫匪朝我开了两枪,打在身边两株树上。”恼羞成怒的劫匪扬言要找机会除掉他,吴开进只好前往新加坡投奔两位哥哥避难。那年他23岁。

  在新加坡,兄弟三人挤在一间铁皮屋里生活,高大老实的吴开进找到一家电镀厂学电镀。他拼命打工赚钱,晚上还学文化,希望有朝一日存够盘缠,回到母亲身边来。但是,噩耗接踵而来,家乡匪患不但没有消失,日本人又侵占了琼州。吴开进收到家乡来信,说日本人强迫村里青壮年去修工事,筑堡垒,修机场。WWW.LSqn.Cn“作为一个国民,我不愿意做亡国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想回国抗日。”97岁的吴老话语依旧掷地有声。

  1939年2月8日,爱国侨领陈嘉庚代国民政府招募南侨机工,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服务,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战。不会开车也不会修车的吴开进心急如焚,找两位哥哥商量,终于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找到一位老乡,为吴老出具了一份机修学徒的证明书,他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祖国的抗日战场上。

  “我是1939年7月17日第八批回国的机工,当时几百人从新加坡坐着一艘破旧油轮到越南河内。”吴老回忆,到昆明后他被分配到西南运输站职工队,负责管理汽车零配件,直接和司机交往不多。现在只记得车队长吴朝进。他经常听到有司机在滇缅公路上被日本飞机炸死炸伤的消息,对日军的痛恨与日俱增。

  与沈醉的师生之谊

  沈醉,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军统少

  一位世纪老人,岁月迢遥,曾经的荣辱得失、辛苦遭逢,已成云淡风轻的往事。如今回忆起来,只是生命的历炼和对祖国坚定不移的忠诚。南侨机工吴开进,从新加坡来到滇缅路上,随后成为黄埔军校学员,被沈醉派往越南泰国一带搜集日军情报,后又起义投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今,97岁的他只是文昌乡村一位平凡老者。

  将,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与吴开进有过一段师生之谊。

  回国半年多,黄埔军校招生。吴开进希望学得一身军事本领,杀敌报国。1940年,吴开进考入黄埔军校17期合川分校特训班,沈醉便是他的教官。

  “他个子很高,看上去很斯文,由于一只眼睛视力受损,他戴的眼镜有一个特制的镜片。”吴老记忆中的沈醉,儒雅、有爱国心,而且非常有本领。“他功夫很好,10多个人近身不得,教我们擒拿术;他枪法也很准,弹不虚发。对日本人很痛恨,汪精卫亲日,他多次策划暗杀汪精卫的方案。派人去越南刺杀汪精卫时,我还负责外围情报工作。”

  吴老回忆,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戴笠和郑介民[注: 郑介民(1897-1959)。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特务头目。海南文昌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曾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每周末都要到学校训话。“后来,我知道郑介民是海南老乡,曾经去找过他。”吴老说,郑介民告诉他,年轻人要好好干,不要来提什么要求。

  沈醉对学员要求相当严厉,教擒拿术时,面对面、手把手,一个一个学员地教。“他告诉我们,做特工的,万事小心,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掉脑袋。”吴老也从沈醉处学得一身好功夫。

  吴开进记得,合川分校一共录取了38名南侨机工。“我被编入二十总队三大队,欧阳兴任大队长。”他一口气说出了好几个名字:“文昌同学有李其香、钟积杰、冯月亭、黎良艺、刘宏辉、潘柏良、龙列文和孙民。”合川分校被日本飞机炸毁之后,火烧了三天三夜,学校只好迁入山洞,后来又搬到宜宾。他在步兵特别训练科接受了一年半的训练之后,又被派去重庆参加军统训练。

  “沈醉是国民党军统局总务处长,后来又任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他任站长之后,1942年,他派我到缅甸军机处当副官,负责交通联络等工作。”吴开进说,从那时起,他就在越南、泰国、缅甸一带的深山密林活动,搜集日军情报,并想法将其传回国内。

  “文革”后,吴老曾给沈醉女儿去过几封信,1980年,吴老的问题得到平反,他听说沈醉在全国政协文史委工作,便试着给沈醉写了封信,没想到他收到了沈醉的亲笔回信,沈醉还记得他这个学生。沈醉在信中高兴地表示,“多年不见,没想到还能取得联系。”,并告诉了吴老他当时的状况,“我是49年在云南起义,现在全国政协任文史会委员(十二级待遇)。最近由于香港探亲返家后,因气候相差太大,身体不适。”对吴老历史问题得到解决,沈醉也很高兴,在信里说,“你的问题得到落实,说明党的英明和实事求是,使人万分钦敬。相信不久一定会得到妥善安排。”沈醉还在信中表明他不走回头路的决心。至今,吴老还珍藏着这封信。

  循着老虎足迹前行 收集日军情报

  分配到缅甸情报处后,吴开进经常出没在越南老挝缅甸暹罗和我国交界的山区,有时和国内少数民族[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同胞在一起,有时和东南亚人在一起,生活很辛苦。

  为了避开敌人的眼线,他不得不住在山洞或树林里,过着风餐露宿的原始生活。“我还记得当时的联络手势,见面时用右手拍拍胸脯,再把右手食指弯成七字。”吴老说,用这种办法,在经过自己人的关卡时,就会畅通无阻;遇到敌人时,不了解这个手势,便一眼识破。

  开始,吴老给自己的部队和后勤人员提供交通联络情报,日本人占领东南亚之后他还负责监视日本人的动态。这是极危险的情报工作。不知道有多少同事被日军抓捕,严刑拷打,砍手断脚以至极刑处死。有时他与国内失去联系,甚至断了给养,只好依靠当地老百姓的支持。

  “我要把情报从越南送回国内,一般都随身带着红糠条,渴了、饿了,就用泉水冲来喝,解渴充饥。”由于长期在密林生活,他练就了一身丛林生活的本领。“那时,越南、缅甸、泰国一带山林里,老虎很多。”吴开进说,进山时,当地山民做向导,往往跟着老虎的足迹小心前行。“日本人不敢走老虎走的山路,我们这样走可以避开日军。”碰到老虎时,他们只好敲锣或者燃起篝火,把老虎吓走。直到1949年,吴老返回四川编入川鄂陕边区警卫旅当连长,而这期间,南侨机工复员回侨居国,还在越南丛林里与日军周旋的吴老错过了复员机会。

  收集和传送日军情报,很大程度上要仰仗当地村民,吴开进学会了越南语,老挝话和缅甸话。1980年,居住在文昌华侨农场的老挝难民,因语言不通与坑尾村民发生冲突,吴老挺身而出,用老挝语帮他们解除了误会,与村民重归于好。

  机工补贴 至今未领分文

  1949年10月,吴开进在四川万县起义,编入解放军18师,而同年底他的教官沈醉,也在云南起义。1950年,海南解放,家人来信说,土匪已被消灭,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家乡马上就要进行土地改革,并叫吴老赶快回家参加建设新中国[注: 【1】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英语: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PRC) ,]。吴开进立即向部队申请复原,他满腔热血带着一张起义证明书回到坑尾村。

  然而,令吴老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南侨机工、军统特务等身份,无论是在土改中,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都受到冲击,被打成历史反革命。直到1980年,文昌县人民法院宣判:“恢复吴开进的公民权利,按起义人员对待。”吴老的历史问题才得以平反。

  去年,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看望了吴开进,并送给他“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记者的两次采访,老人都慎重地把这枚纪念章佩在胸前。

  然而,由于吴老所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加上他年纪大了,与外界联系也很少,过去,没有任何部门了解吴老南侨机工的身份。因此,从1992年由国务院侨办发放的南侨机工生活补贴,吴至今未领取分文。谈起这些,吴老很坦然,他没觉得自己有什么损失,他说:“无论何时何地,祖国利益第一。我回国抗日不是为了自己享福,我不后悔。”

  今年初,吴老及其家人在有关知情人的帮助下,从云南省档案馆查找到了吴老南侨机工的身份证明,现居琼海的南侨机工吴惠民也证明吴开进是南侨机工。

  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渐渐衰退,加上前不久跌倒摔折一条腿,吴老一直卧病在床,依靠女儿和女婿照顾他的生活。老人的子女说,父亲一生为祖国为民族大义付出,不计个人得失,年近百岁,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积极帮助吴老恢复其南侨机工的身份,补发国家发放的机工补贴,让老人贻养天年。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