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旧上海最有能力女记者:
马步芳曾蹂躏5000女子 
记忆1984:中日青年天安
患难与共:九江98年抗洪
80年代记忆:有井水处 
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忆邵华
十年记忆:98抗洪中的解
股民记忆:那年我在中南
烽火记忆:中印边境的刺
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记忆
最新热门    
 
侄女记忆中的大伯张学良和大妈赵一荻

时间:2009-10-10 11:05:13  来源::《纵横》杂志2006年12期 作者:张闾蘅
同张家晚辈即我们姐妹聊聊天……大伯、大妈身边没有别的亲人,他们的子女均远在美国,只能靠书信来往。大伯知道我在美国留学,见到我是否会想起他们在美国的儿女呢?不知道。但他看似不经意的凝视眼神,却留在我的记忆中。

(

(三)

读完大学,1967年,我回到台湾,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们在台湾的亲人,大大小小好几十口,如果聚在一起,真是不一般的热闹。最常来的总是大伯、大妈,1964年他们在台湾经历了“离婚”、“结婚”,人生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相依相伴、形影不离,已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每星期起码来我们家三到五次,每次来,总要弄出很大的“动静”。一群时刻跟随的“服侍”先进家转一圈,看是否有陌生人后,便在门外警戒,有时甚至坐在屋里,面无表情地听我们家人聊天。

大伯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被人监视的生活,非常坦然,依旧与我们家人大摆“龙门阵”,聊到高兴时,笑声朗朗。有时他还拉我们一同去下馆子,边吃边聊。我就是从那时起,才真正认识了我这位“鼎鼎有名”的大伯,我与大伯的感情,也是在这段交往中,在听他的讲述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大伯喜欢讲述东北的往事,讲述他童年的故事,大伯的讲述唤醒了我童年时在天津馋吃冰花的记忆,海峡那边是我们的老家!我忽然想回老家看看,回祖国大陆去看看……这一想法,彻底改变了我所有的计划,这也是后来我决定到香港发展,并在1979年冒着风险返回祖国内地的初衷。

现在想起那段与大伯、大妈在一起的时光,令人难忘。大伯家在北投,那块地皮是他买的,那栋房的格局是他设计的,他自己花钱盖的自然倾注他的情感。在他们家里,除了跟随他们同生死共患难、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吴妈之外,其余“服侍”的人,都是保密局派来的看守特务。在大伯家的外围,也布满保密局的警卫点,不让外人靠近。我们平时不能常去大伯家,偶尔去了,家人总要再三交代,说话要小心,隔墙有耳,不能口无遮拦,免得给他们添麻烦。当时我真是无法理解,看着他们宛如生活在“鸟笼”中,心里很压抑,也很气愤。大伯的“自由”是很有限的,来往的朋友也少得可怜,除了家人,只有张群、张大千、王新衡、大卫黄(黄仁霖的儿子)等几家可以走动。大伯每次外出都要提前报告,出门时,总是两辆车,前一辆是大伯、大妈,跟随的一辆就是便衣特务或警卫。

大伯、大妈最开心的日子是逢年过节。每到年三十,我们与大伯、大妈一起在北投过年。平时他们家冷清寂寞,连玩牌都不允许,这一天可以例外。大妈忙里忙外准备年夜饭,她烧得一手好菜,中西餐都很拿手,尤其是西式蛋糕更是一绝,小巧精致、香甜诱人。吃过年夜饭,大伯带头玩牌,别看他的视力听力均不好,每次赢家总是他,我们口袋里的“红包”还未焐热,大部分的压岁钱都回到了他手里。看我们沮丧的样子,他呵呵一笑说:“耍钱,你们差远了,我是拜过师的!”有好几年,都是大妈下令:“散局!”大伯才肯放人。这就是我的大伯,天性爱热闹、爱玩、爱生活。有时我会想,那些囚禁的日子、与世隔绝的时光,大伯、大妈是怎样熬过来的?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段什么样的日子呢?

后来我在香港定居了,往返台湾很方便,只要我回到台湾,大伯几乎每天都来。他往屋里一坐,打开“话匣子”,我们都成为他的听众,他讲他的童年、他在东北的往事,讲祖父张作霖的趣事,偶尔也会讲起囚禁生活中逗乐的事……在他的讲述中,张家的“老事”、人与物似乎都鲜活地呈现在我面前,那些原本遥远、陌生的人与事,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台湾的张家后人来说,清晰得似可触摸。

(四)

日子久了,我与妹妹闾芝成为大伯最好的倾诉对象。常常是我们三人聊,大妈有时就避开,因为她一见我们总是谈《圣经》或上帝。别说我们,有时大伯也烦,就打断她说“换个话题”。我理解大伯,他在漫长的囚禁生活中,除了大妈,无人可聊,他是靠回忆和读书度过那段难熬的日子的,他的周围全是看守监视的人,那些人还时时提醒他“不能跟陌生人交谈!”大伯的心里积存了太多太多想说的话。

记得有一次,大伯笑着对我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