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200抗战名将后人在卢沟
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稻米
法国罗浮宫考虑归还埃及
三国时期各国钱币制度优
南北朝时期的和尚其实是
三国时期各国钱币制度优
抗战结束后 国民党少将
南洋华侨机工抗战史料展
邓小平:和平时期军衔设
热血卫国:抗战时期中国
最新热门    
 
抗战时期中日假币战:国民政府以假对假

时间:2009-10-20 11:02:24  来源:《文史春秋》
鉴于日伪大量制造假法币,向华中地区猖狂开展金融进攻,豫鄂皖苏边区战地党政委员会于1942年1月8日通电各地:“为加强货币战起见,亟应将敌伪所发行之钞票及各种伪造法币,彻底查禁,以巩固金融,而利抗战。”并随电转发中央银行立煌办事处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函送的《真假钞票识别办法》,指示真假法币的不同点,遏制了伪造法币之流入。

国民政府破获了桂林、全州、浙江、安徽等地贩假、卖假案件多起。在反假币斗争中,国民政府还采取了“以假对假”的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蒋介石曾命令军统局与英美两国造币公司合作,在重庆秘密筹建一所制造日伪钞票的造币厂,并从美国购买纸张和先进的印钞设备,又从中国银行造币厂挑选精干的技术人员,潜心研制。戴笠还通过汪伪财政部长周佛海的关系,获取日伪银行的最新钞票版样,送往重庆印刷,其成品总数超过15000箱。这些日伪假钞悄悄运往江西上饶,从这里运往沦陷区,进入市场流通。1943年,汪伪中央储备银行突然宣布:“近日发现大量10元假票的储备券在市场上流通,本行不予承认,现金交易中也予拒收。”宣布假法币正面纹样蓝色,质量与储备券基本相同,只是“中央储备银行”的“储”字上一点有些斜。这些真假难辨的假币,令敌伪伤透脑筋。这既挫抑了日伪货币信用,又可抢购物资,补充抗日的财力、物力。

另一方面,日伪还将制造假币之手伸向中共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为了敌后抗日财政需要,大部分敌后根据地都开办了自己的银行,发行纸币,统称“抗币”。1938年开始,晋察冀边区发行了边币、冀南银行发行冀钞等,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的苏中、苏北、盐埠、皖江、江南等银行发行的抗币共57种、467个版,在各自根据地内流通。抗日根据地是在敌占区开辟的,最初法币、抗币、伪币都在根据地市场流通。后来根据地巩固,严禁伪币,限用法币,确立抗币的本位币地位。日伪为了掠夺根据地物资,破坏抗币信用,便大批制造假抗币和假法币,涌向后方抗日根据地。1941年6月,日伪大批印制假冀钞,由汉奸与奸商投入根据地,以一百比三四十元价格,骗兑抗币,内邱地区一日破获假钞案件数起。敌伪伪造抗币,最初在根据地境外进行,后来发展到利用汉奸将印钞机运到境内来大量印发。晋察鲁豫边区发现假冀钞达二三十种之多,破获印刷机关10多处。1943年春,日军山西派遣军司令部印制了6000万元假冀钞向晋察鲁豫边区大量倾销,当时冀南大名以南地区市场上流通的就有70%是假冀钞。1943年,日军又在山东大量伪造和抛售假北海银行券,这些假抗币都用来高价收购粮食和其他物资。为此,敌后抗日根据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假币斗争。

首先严惩制假、贩假罪犯,普遍建立“假票识别所”,帮助群众识别假币。1940年8月3日,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为严防假法、假本币流通的通令》,并附识别办法;边区各银行、合作社在乡镇广发票样,或将假币贴在布上悬挂街头;根据地还组织专门人员巡查市场,查禁假币。陕甘宁边区在防奸、除奸活动中破获假钞案20多起。为此,自1943年9月起,苏北等抗日根据地开始限制法币流通,只准使用中央银行民国三十一年美国版和英国版的10元券等6种较难伪造的钞票,以减少敌人伪造法币造成的损失。1943年10月,苏中行政公署还发布了《关于查禁假江淮票》的布告,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敌后艰难环境中,根据地要以精良技术来防止敌人制造假抗币,尚有一定的困难。为此,1942年2月,华中根据地总结并推广了“用落后的办法防止敌人伪造抗币”的办法,就是用自造土纸印抗币,并在土纸中加些带点颜色的纤维或土水印,在印好的钞票上加盖号码,这样敌伪要造假币,不但非常麻烦,还一定要先花长时间仿造土纸。因为土纸币不能长期使用,一般为期只有半年,一破旧,老百姓就自动要求兑换新票,旧票很快收回。再印新币时,只要将旧币版颜色变换一下,新上市的抗币就变成另一种了。敌伪伪造抗币上市起码要费时半年,半年以后新抗币又变了颜色,假币一进入市场,就被发现,变成废币。

用土办法防止假冒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如皖江根据地的大江银行印发抗币,没有铅版,就用木版刻制,所用刻版的木材,都是坚硬的楮树根和黄杨树根,一版只能印1至2万张;没有印币纸,就在下胡里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