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位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杀人不眨眼 盘点中国历
王光美:把历史的真相告
赵构的两次出使与历史的
香港历史教科书如何描述
忆唐德刚:一生推动口述
台媒:著名华人历史学家
台媒称著名华人历史学家
从历史转折点败下阵来 
最新热门    
 
专访历史学者杨奎松:建国史的启示

时间:2009-11-14 19:06:06  来源:不详
左了;划太少,就是右了。

四是靠人治,不靠法治。所有这些运动,基本上都是打仗式的,各种配套的政策措施全都跟不上,仅凭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和经验为参考,所谓“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像镇反、“三反”、“五反”等等,全都是运动搞起来之后,才来考虑打击面大小和政策标准问题,运动轰起来两三个月后政务院才开始颁布相关条例。

五是盲目服从,宁左勿右。比如,毛泽东在肯定《五四指示》(1946年发布,用于指导土改——编者注)对中小地主的“九条照顾”时,明确表示过反对肉刑。可同时他又提示不要和平分田,强调要用群众运动使农民与地主撕破脸,来得到土地。因此,他反对对农民的一些过激行为泼冷水,说这是阶级立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温和的政策在实际贯彻过程中也难以落实,越来越“左”当然不易避免。

(

今天吸引民主党派到政府是基于长远眼光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书中考察了新中国对资产阶级政策的转变问题。为什么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明确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明确提出对资本家要团结、争取,但不过两年后,资本家就变成了打击对象,再过两年私营企业干脆不允许生存了?

杨奎松: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阶级斗争的逻辑使然。共产党是靠阶级斗争革命成功的。但1949年的革命成功只成就了它奋斗目标的第一阶段,即民主革命大功告成,它马上就要转入奋斗目标的第二阶段,即社会革命阶段。

这是中共的意识形态及其政治纲领早就规定了的。民主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它团结争取的对象,而社会革命,就是要革资产阶级的命了。建国后对资产阶级,包括对民族资本家及其私人企业的政策转变,只是迟或早的事情。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以后为什么会提出团结、争取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是因为当时毛泽东认为民主革命还没有最后完成,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战争还在继续,何况经济还需要很长一段恢复时期,政权还需要巩固,刚进城的共产党也还很需要一段学习管理城市和经济生产的时期,因此当时曾提出过先搞一段新民主主义过渡阶段,然后再来搞社会革命的方针。既然还要一段时间过渡,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自然也就会延续过去的做法,不会马上转向激进了。

但因为相信阶级利益根本对立,故即使在与资产阶级合作的过程中,也一样会保持对资产阶级的高度警惕,并且随时准备在“利用”的同时,“限制”和“改造”对方。1952年的“五反”运动,最初就是为了“粉碎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而发动的。

《瞭望东方周刊》:比较今天私人企业家入党蔚然成风,政府中再度吸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执政,你认为这与当年建国的理念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

杨奎松:都是共产党执政,前后做法又有十分接近之处,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至少是今天的领导人借鉴了当年的一些经验。但我相信,今天的做法和当年的做法,有着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因而也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

如今和过去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不同,就是意识形态的出发点不同。

过去共产党是按照自己的阶级划分标准划定谁是资产阶级,然后再在其中划分左、中、右,再根据现实政治的需要,即联合谁、反对谁,来确定政府构成。因为是阶级意识决定一切,因此,欢迎或号召私人企业家,即私人资本家入党,是不可能的。

如今领导人的思维是非阶级斗争的,不以阶级划线,甚至不承认中国今天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强调“三个代表”而不突出强调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因此,才会欢迎私人企业家入党,也注意努力吸收社会各阶层精英加入政府,以便扩大党和政府的社会代表性。

建国初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执政,从阶级政策的角度讲,其实是一种策略。今天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府,是着眼于扩大当今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更多的是基于一种长远眼光,并非简单的策略手法。因此,两者怕是不能同日而语。

(

靠政治运动反贪污,成本太大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书中指出,“三反”运动还是有效果的,因为此后贪污腐败问题明显减少了。但是你又认为,当年干部腐败之所以得到遏制,根本上还不是因为“三反”运动,而是因为中国很快就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取消了市场经济。也就是说,你认为运动式的反腐并非治本之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