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日本对外侵略的鼻祖竟然
日本遗孤组团来华感谢中
1890年日本驻上海间谍学
揭秘《蒋介石日记》里神
日本发现《源氏物语》续
一个日本津津乐道的中日
日本丰子恺研究界:丰子
日本多数网民不看好中国
日本丰子恺研究界:丰子
日本国粹切腹起源于中国
最新热门    
 
日本在侵华问题上认罪为什么这么难

时间:2009-11-18 11:19:57  来源::《同舟共进》 2005年第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 2005年第9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在人类历史上这次战争规模最大,造成的灾难最为惨痛,同时是非也最为鲜明。还没有哪一次战争的施害者与受害者的界限这样明确,得到这样广泛的举世公认。按理说,这一代日本人,不论是居高位者还是平民,本不必对侵略战争负责,和军国主义罪行划清界限,自己脱掉干系,另起炉灶,吸取历史教训,建立新型的对外国际关系,共同面对未来,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德国人基本上这样做了。为什么日本人至今连历史事实都不能痛痛快快地承认,而且总是有一股企图颠倒是非翻历史定案的强大势力不时冒出来发出刺耳的声音呢?这里说“日本人”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当然在一亿多日本人中总是有对这个问题头脑清楚,主持正义的人。但是我这里有意不循惯例,把“一小撮”和“大多数”区别开,是为了要作为一种总体政治文化现象来探讨。何况,我真的不知道,“大多数”日本人对这个问题究竟抱什么想法。今天,日本号称是民主的国家,有四大自由,有议会制度,日本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反对官方政策,经常示威游行,并非处于完全无知无权状态。石原慎太郎当上东京都知事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史东郎一再败诉,却引不起日本舆论的强烈反响,原因何在?

关于德国人——首先是其主流政治家和主流舆论——与日本人对待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罪行的态度的鲜明区别,已经有许多论述。对于其原因,笔者所见到的大体上有以下一些说法:德国文化中有基督教忏悔的基因,而日本正好相反,日本武士道精神以认错为耻;美国战后出于冷战需要,姑息并利用了日本军国主义残余;日本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遭受原子弹的国家,把自己看成受害者,而忘记了战争的起因,等等。这些笔者大多同意,不过意犹未足,还想作进一步探讨。

历史文化根源

首先从历史文化看,日本与德国迥然不同。德国地处欧洲中心,除了自身的独特性之外,它更主要的是欧洲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科学、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做出过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信手拈来,就可以举出一连串世界文明史上金光闪耀的名字:马丁·路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歌德、席勒、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大批后来在美国定居的顶尖科学家,也是从德国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16世纪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革命,上承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下启兴盛于法兰西的启蒙运动,它对西方近代文明的里程碑作用史有定论。所以,尽管德意志民族的种族优越感和传统政治中的专制主义成分滋生了法西斯主义,但是更为源远流长的是和欧洲文明相一致的自由、理性、科学精神。这是否定和批判法西斯主义的深厚思想资源和强有力的武器,也是德国人足以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他们可以把希特勒的德国当作历史的岔道,曾经拥戴他,或者未能阻止他上台,是德国人犯的严重错误,也是耻辱,承认了错误,洗刷了耻辱,回到正道上来,历史照样辉煌;汇入欧洲共同发展的潮流,前途大有希望。

日本则不然。对于世界文明来说,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日本是后来者。明治维新之后,全力学习西方,成绩卓著,国力突飞猛进,令中国人扼腕、慨叹,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讨论的无穷尽的题目。但是,日本真正学到手的还主要是器物和实用的层面,在思想、文化、精神方面日本也曾大力引进,并产生了不少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且还曾起到西学流入中土的桥梁作用,但是自由民主思想始终是“外来”的,在精神上没有融入日本文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力初步强盛时,政治上的开明派被军国主义派所压倒,日本终止了刚刚开始的可能走向民主化的进程,全力发展军事强国,从此日本在世界上的“业绩”与侵略扩张联系在一起。日俄战争、甲午战争,日本都是胜利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也在战胜国一方坐享其成。日本源远流长的是武士道精神,日本人的荣辱观系于战争胜负。应该承认,战后日本被迫放弃军备,其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在新的形势下,日本不需要以武力来赢得国际地位。但是从心理上,如果彻底否定侵华战争,就要否定19世纪末以来的一系列对外征服的“业绩”。那末剩下的足以令日本人傲视世界的传统是什么呢?研究日本非笔者所专,定有方家,或者日本有识之士对此能找出答案。我只是认为,敢于坦荡地认错,除了人性的良知外,还需要勇气和“瑕不掩瑜”的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