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父亲祁文山:一直潜伏到
让巴金先生一直难忘的两
柯岩:一直知道宋庆龄很
咸丰帝在位时:慈禧为什
用简体字,还是用繁体?历
一直打而不倒的叛徒 张
漫长几千年,中国人为何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一
金寨县委书记陆秀宗谈洪
最新热门    
 
一直在路上:孔子的梦想与失败

时间:2010-2-16 15:33:26  来源:不详
公慕名向他问政,他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臣、父、子各守其礼,各尽其事,国家秩序才能保证,才能上下一心。

公元前500年,他们又一次见面了。

此番两位君会盟,鲁国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三桓和齐国最大的两大政治势力领袖晏子和田乞都没有出现。此时的国际形势对齐国有利。晋国因公卿作乱失掉了盟主之位,齐景公背晋争霸,郑国和卫国已与齐国结盟,齐、鲁和战不止,中原又陷入了战乱。孔子此次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齐国的相犁弥很轻视孔子,认为他“知礼而无勇”,出主意武装莱人劫持君。齐侯也认为这个主意不错。

据《左传》记载,孔子按剑上前,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两国国君既然会盟和好,为什么又用东夷俘虏以武力胁迫?这难道便是齐国号令诸侯的方式吗!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这样做,于神为不敬。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想来您堂堂齐国国君不会这么干吧!”孔子用他的礼和义折服了齐侯。两国即将盟誓,齐国人临时出花样,孔子随机应变,竟然让齐国归还了郓地、龟阳的土地。

这是孔子五十岁出仕之后,抑私家尊公室、推行礼乐之道的最佳时机。他向鲁定公和三桓提出了“堕三都”。“堕三都”,就是堕毁、拆除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桓”家的采邑费、郈、成三邑。

四年前季氏的家臣阳虎叛乱,打着维护君权威的旗号,差点囚禁了季桓子,郓地、龟阳的土地也便是因此被阳虎献给了齐国。家臣们据邑叛乱,三桓也不得安宁,如今都支持堕三都。叔孙氏首先堕毁了郈邑。费邑的公山弗扰听闻要堕费,抢先发难,偷袭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桓子匆匆忙忙逃奔到季氏家中。孔子组织人马击退费人,乘胜平乱,堕了费邑。

孟懿子的手下公敛处父孟懿子提醒他,“堕三都”旨在抑三家,强公室。曾师从孔子的孟懿子从此任由公敛处父据成抗堕。直到这年十二月,鲁定公亲自帅师围城,无功而返。堕三都功败垂成。

孔子出仕之初鲁国上下信任的格局很快被打破了。齐国人适时送来了一批美女良驹。鲁定公和季桓子君臣“往观终日,怠于政事”7。齐国畏惧鲁国重用孔子,尊扬公权,担忧鲁国因此强大成为齐国隐患,遂用了一招“美人计”分化鲁国君臣。 孔子的一个弟子公伯寮也向季氏诋毁时为季氏宰的子路。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的反应十分淡然。从政这几年正逢知天命之年,他认为“命”是一种力量,知天命,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性和利用事物的规律性,以便在处理事务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他还想等待时机。

接着是鲁国的春祭,孔子随行郊祭,季桓子没有给孔子送祭肉。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季氏心里动摇,开始疏远冷淡孔子。

游列国,觅知音

如今鲁国情势已无可作为。孔子决定带着一帮弟子们离开鲁国,以五十五岁高龄出去闯荡,寻求可以施展抱负的机遇。

“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礼具有约束性,不仅仅是在祭祀里国家大法的约束,而且是对人的行为也进行约束,从形式而走向道德理论规范,最终人们通过礼和乐,而达于道。

此时可谓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是复古,还是创新?孔子向往文武周公这样的“圣人时代”,但对同时代的人,尤其是对国家有关贡献的人,他也能持平而论。“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孔子赞扬管仲保护诸候小国,驱逐外族的功劳,但也严厉地批评他收取大量的市租,奢侈、越礼等行为。他并非想返回到文武周公时代,而是想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

一个理想主义者,必然会面对三种敌对势力:一种是反对他的人;一种是不理解他的人,一种是他自己深深的疲倦和失望。

孔子从离开鲁国到再次返回,前后达十四年之久。他和弟子们先后到过卫国、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流亡羁旅,他常常击磬遣怀。他以美玉自譬,怀抱理想,等待识货之人。闻磬音而知心事,卫国一位扛着草框的隐士,因此回应他说,没有知音,就独善其身好了,有如涉水,水深,索性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不妨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