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龙湾之战:决定朱元璋与
朱元璋严刑峻法开创中国
朱元璋的知识分子政策:
天家无骨肉:朱元璋死后
细数古代各行各业的祖师
乞丐皇帝朱元璋采取什么
罗贯中故里花落东平 朱
朱元璋嫔妃众多为何没落
朱元璋“群众反贪”真相
朱元璋:千百年少见强势
最新热门    
 
朱元璋有多残忍?不与政府合作的知识分子均斩首

时间:2010-9-6 10:55:34  来源:凤凰网历史
了新王朝的权力高层,受诏入京修史时写了《召修〈元史〉赴京师别内》,兴高采烈地说:“宴安圣所戒,胡为守蓬茨?我志愿裨国,有遂幸在斯!”不仅自己积极进入新王朝,高启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动员有才能的朋友出仕。如“北郭十友”之一的余尧臣出任新郑簿时,高启作《答余新郑》:“幸逢昌期勿自弃,愿更努力修嘉名。”

高启的态度得到了新王朝的肯定。他很快就被授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同时承担了教授新王朝“诸王”文化知识的重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秋,朱元璋在朝堂上当众擢升高启为户部侍郎。高启刚刚当官一年,就像坐了直升飞机一样,做到了侍郎的高位,令在朱元璋手下奋斗进步了几十年的老人们瞠目结舌。这也体现了朱元璋对高启的肯定和器重。

可就在朝堂上,高启拒绝接受户部侍郎的任命。他的理由有两条:一来自己年少,才35岁;二来自己一介文人,没有实际政务经验,恐怕难当户部的大任。高启的这两条理由都还说得过去,朱元璋心里虽然不快也不好说什么。但高启接着说了一番话,却激怒了朱元璋。高启说自己心力疲惫,请求解除本兼各职,“放归山林”。

你年纪轻轻,才参加工作一年,就以干不了为理由要回家养老?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你是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不愿意和同事们相处了。的确,高启是对朱元璋交待的工作厌倦了,而且还对新王朝的政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和所有的文人一样,高启内心积极入世,非常希望有一番作为。他的文采越飞扬、名声越远播,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和成就的期望就越高。高启在诗《赠薛相士》中承认:“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高启隐居青丘,并不是要做隐士,而是和诸葛亮一样,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出山而已,是静观局势待价而沽。就是在隐居时,高启也经常“登高望远,抚时怀古,其言多激烈慷慨”。明朝建立后,新朝新气象,吸引了高启。高启一开始和新王朝的合作,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态度,并非一个特例。

在南京的一年多高层政治接触,让高启感受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和不适应。

朱元璋等人是农民造反出身,依靠暴力得的天下,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力,在政策上采取粗暴繁重的方法。比如明朝初年对苏州等东南各地采取打击豪强、加重赋税的政策,对一些不合作的富豪和文人大加挞伐。朱元璋对原来精英阶层的打击面很广,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有人说“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之一二”。高启虽然跻身于新朝新贵行列,但出身于旧的精英阶层,不可能对新朝打击故交名士的行为无动于衷。对于朱元璋的高压政策,高启不赞同,但他权小势微,无力反对。这个时候,文人的敏感和脆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