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秦始皇很自恋 过于迷信
最新热门    
 
从自恋到互虐: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为何相轻?

时间:2012-5-4 10:42:27  来源:不详

核心提示:中国的文人的遗传基因是命定了的。自恋带来的牢骚,自恋带来的不服,以至自恋带来的互虐,就这般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本文摘自:《学习时报》2011年9月26第09版,作者:刘火,原题:《文人的自恋与“相倾”》

没有认真考察过外国文人的命运,不太好说外国文人有没有什么宿命。不过对于中国的文人的命来说,凡翻上过几页中国的书,便会发现中国文人一些有趣的东西。譬如,互虐与自恋。

关于互虐,早在若干若干年前,就由那个魏文帝[注: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weiwendi]说了——大约就是那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吧。文人相轻,上古的不好说(据说上古还没有发明“相轻”一词),但是从“焚书令”的制作、颁发、实施开始就有了吧。与秦始皇[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于邯郸(今属河北)。 秦朝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比,李斯恐怕应算是一个文人吧,只是与普通的文人比,李斯当上了始皇的谋士罢了。不正是有了李斯的这样一个划时代的建议,当时的中国轻而易举地将百家争鸣变成了一言堂。这样,才有了与此相关的两千多年历史的斑斓多姿的画面。譬如蔡邕与王允的故事,不过是这一历史长卷中有点起眼的画面而已。董卓用蔡邕,是蔡于董的朝廷里有用,而且蔡已经对董缴械投降。关键还在于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当时已不太可能对董的当政提出什么有力的挑战了。但蔡邕对王允就不一样了。蔡的名气与才气,都是王不能比的。当王允作出了处理蔡邕的决定后,怕死的蔡邕哀求道,“愿黥首刖足,继成汉史”。王允不允,这时有人站出来为蔡邕说情,说情的理由是他“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而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对此,王允也不允。他是这样说的:“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事党蒙其讪议。”也就是说,蔡不能留在世上的原因至少有二,其一是“旷世逸才”,其二是生怕“蒙其讪议”。如果说其一还仅仅是因为嫉妒才学,那么其二就是直接关系到生命了。本来清静的王允,自己给自己预留下一个敌人——王允不杀蔡邕那才是天下第一弱智了。

这个世界,地盘就只有那么大,位子就只有那么多,盘中的餐食就只有那么一丁点,而人的欲望又是那样地不知天高地厚,谁能保证人与人之间都是和平共处而不去争斗呢?这是明眼人都可以看清的事。问题在于,一些人总是喋喋不休于中国文人的被打压和被戕害。这当然是中国文人与朝廷与皇权无休止纠结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显然不是儒生们或读书人期冀的温馨与中庸,而是充满着阴谋、阳谋、残酷和血腥(如清的&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